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鬼穀神謀>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明哲保身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明哲保身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明哲保身

  「韓兄,你看現在的情勢我們當如何應對呢?」

  魏駒此時與韓虎同坐一輛戰車,車內也沒有其它人,兩人一人坐在馬車的一側,臉上都十分凝重,自上車之後兩人已經沉默許久,此時還是魏駒首先問起。

  「智遙此人心胸狹窄,而且自負傲慢,從來也沒有把我們兩氏放在眼中,今日時局兄弟也是無可耐何呀。」

  韓虎長嘆一聲,臉上現出苦笑。

  「是呀,若是與趙鞅相比,這個智遙為人處事差得遠了。

  他不僅沒有把我們兩氏放在眼中,而且野心勃勃,心懷不軌。

  我怕滅了趙氏之後,他就會順勢把我們兩氏一起滅了,這讓人不得不防呀。」

  魏駒語重心長的說完,已然不僅是無可奈何了,而是在盤算著將來可能發生的一切。

  「智遙與呂子善皆非善類,應該會有此想。

  以呂子善如此狡詐之人,若說就算是去任何列國也都會被視為上賓,可他卻偏偏來了晉國。

  就算來了我晉國也就算了,尚有其它世族可選。

  而趙氏一直對家臣忠厚仁義,世人皆知,也是得列國賢才忠愛之地。

  可這個師出名門的呂子善卻不選趙鞅,也不是其它世族,卻偏偏選了人品極差的智遙,這一點讓人不得不疑慮重重。

  剛才你也聽出他的語氣,不僅是要滅了趙氏,而且還要把趙氏血脈斬盡殺絕。

  想來此事也是智遙的目的,當年趙武回晉的教訓讓他們才會如此殘忍不義。

  看起來這個呂子善與趙氏必然有什麼深仇之怨。

  若說智遙比之趙鞅不如,那這個呂子善比之鬼谷先生就更不如了。

  雖然這些年來鬼谷先生也在列國掀起風波,可最終卻是利於一方百姓。

  吳國因鬼谷先生而稱霸一時,楚國因鬼谷先生而內禍全除,可以韜光養誨,行中興之策。

  而秦國也得鬼谷先生扶助,王位順利繼承,少了列國王位繼承那血腥的爭鬥,讓秦國朝堂得以平穩過度。

  至於齊國,田氏取代姜氏之後,齊國實力更是不可小瞧,四處百姓絡迂不絕遷入,百姓安康過著遠離戰火的日子。

  從這些來看,鬼谷王禪行止確實不負其為天下百姓而謀的仁義之名。

  剛才兄弟也聽了智遙與呂子善的說辭,可卻並不贊同說鬼谷王禪以及趙氏已經窮途末路。

  沒有人敢小看鬼谷王禪,看不起鬼谷王禪的人都已經是死人了。」

  韓虎此時也是一臉感嘆,對於鬼谷王禪,他雖然沒有太多的接觸,可從一貫作風與行為來看,鬼谷王禪顯然要比呂子善仁義,而且也更光明磊落一些。

  魏駒一聽,臉上不憂反而有了欣慰之色。

  在二個月前,魏駒能兵不血刃的收復朝歌城,其實一切都拜鬼谷王禪,若不然以當時中行氏的實力,雖然不可能戰勝魏氏,可卻讓魏氏少了許多流血,保存了實力。

  而且當時鬼谷王禪給了魏駒一冊密函,雖然已然燒毀,可鬼谷王禪的對局勢的判斷歷歷在目,似乎一切都不出其意料之外。

  「韓兄,你剛才所言極是,兄弟也有此念想,兄弟覺得鬼谷先生非是如此好對付之人,呂子善與智遙雖然工於心計,也善於謀略下作之謀,鬼谷先生未必不會防備。

  敢問韓兄一句,你覺得此次我們三氏真的可以打敗趙氏,打敗鬼谷王禪嗎?」

  魏駒也不敢明言,依然試探著韓虎。

  「哼,魏兄弟難道忘了剛才所憂嗎?

  你覺得我三氏打贏打輸有什麼區別,於我兩氏有何意義。

  此時晉王只是一個七歲的娃娃,而且是智遙的親外甥,完全受其母后及其智遙控制。

  我們兩氏各四萬戶,再加上中行與范氏遷來的四萬戶,光憑這十二萬戶即可抽調十萬大軍,加上原先晉都的大軍,足可組一支十五萬的大軍。

  若是我們滅了趙氏之後,只要智氏把此大軍以及其它智氏封地的大軍聚結加以攔劫,再回上此時智氏的大軍圍夾,我們兩氏大軍永遠也回不了封地。

  可若是此戰不能打贏趙氏,那麼我們三氏都會回不了封地,最後晉國將會成為趙氏一國。

  你覺得我們現在還有選擇嗎?」

  韓虎說得是此時的實話,他的心裡雖然也有疑慮,可卻沒有選擇,打贏打不贏趙氏其實他們兩氏都已然十分危險了。

  「韓兄不必如此悲觀,我看趙鞅也不會不明白此時的形勢,而且聽剛才呂子善所言,其實鬼谷王禪非是沒有辦法,也非是被動挨打。

  這幾日晉陽城毫無動靜,並無實質動作,這也讓人不得不防,鬼谷王禪其實也想藉此機會一舉殲滅我們。

  幾個月前,你我知道範氏與中行氏圍攻晉陽城,其實並沒有傷及趙氏根本,相反趙氏有幾個月的時間準備,此時的實力還要更甚於幾個月前。

  依兄弟來看,這個鬼谷王禪不簡單,一年前來晉陽城,怕早已謀算好今日之局,所以才會如此淡定,臨危不懼,反而處處透著一股讓人壓抑的氣息。

  只是不知道趙鞅及鬼谷王禪是想一次全殲我三氏呢,還是只想殲滅智氏,此事卻還不明確,也還有機會。」

  魏駒一點一點的猜想著此時的局勢,雖然並不肯定,也是讓韓虎心裡一驚。

  可韓虎卻還是面不改色,看了看魏駒微微一笑道:「魏兄是不信任韓某了,想來魏兄必定是知道一些在下不知之事。

  若在下猜得不錯,幾月前收編中行氏,魏兄不費一兵一卒,而中行氏族主荀寅自絕,其族人遠走秦國,朝歌城也不損一兵一卒,如此仁義讓人羨慕。

  而魏氏自然在此時朝歌城威望至極,將來此城必然是魏氏無疑了。

  想來能謀此事者,非是魏兄。

  魏兄弟若論及兵法韜略,在下也不敢相比,可若說如此不動聲色之計,必非是你我這種武將出身之人能想得出的。

  魏兄有什麼想法不若說清楚一點,韓某非是智遙,你完全可以信任,更何況我們兄弟兩人此時已是同舟共濟,誰也離不開誰了。」

  韓虎也是一個明白人,他殲滅范氏大軍在陰風峽谷,其實得益於呂子善的陰謀。

  而且算起來是用兵之法,可魏氏收編中行氏卻是兵法上最為高的一招,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種謀略非是像魏駒這種粗人能想得出的,這一點他其實早有懷疑,所以此時一說,到也像點破了窗戶紙一樣。

  雖然兩人關係不錯,可在此關頭,誰也不會真的信任於誰,只有當利益完全相依之時才會真的坦誠相對,以圖明哲保身。

  魏駒見此時時機也差不多了,也是一笑道:「此事當瞞不過韓兄,想來也瞞不過智遙與呂子善,所以他們才會對我兩氏一直不信任。

  所以他們一直在謀算著我兩氏將來,對於范氏與中行氏的分封一直拖著,就是怕我們若是得了實地之後,會更不利於智氏。

  只是此事卻也有人早有意料,行此謀算的確實就是鬼谷先生,兄弟並不忌諱,也相信韓兄,更不會影響此時我們三氏的結盟。

  當時鬼谷先生曾有密函與在下,所以在下才會覺得此舉有利於百姓,也有利於我兩氏。

  鬼谷先生並沒有什麼提議,只在密函之中提過『三家分晉』之說。

  此事當時兄弟也不理解,可現在的情勢卻讓在下不得不佩服。

  想來鬼谷先生所言三家分晉,韓兄不會不明白吧?」

  韓虎一聽也是臉上大驚,他雖然是晉國世族,可從來也未曾想過要獨立,只想自保,當一個快活的世族,控制著晉國。

  可現在的情形已由不得他不想,畢竟要是智氏當權,就算不謀算魏韓兩氏,將來也不會再有兩氏什麼權力了。

  晉國將會成為智氏一家獨大的情形,而他們兩氏會被慢慢遏制,甚至於消失。

  當然這還要看智遙是不是有些仁善之心,能容留他們兩氏了。

  那麼鬼谷王禪所言的三家分晉,自然不會包括智氏。

  若不是智氏必然是趙氏。

  趙氏在北,而韓魏兩氏在南,中間隔著智氏與中行氏、范氏。

  此時中行氏與范氏已滅只剩一個智氏橫在中間,若是再滅了智氏,那麼三家完全可以定下規矩,把晉國中部的三氏爪分完畢,共存於晉國。

  而若此時三氏聯合,那麼智氏必然沒有生機。

  可他卻也非是沒有顧忌,若配合趙氏滅了智氏,而趙氏反過來再攻擊韓魏兩氏,那麼韓魏兩氏也同樣回不到封地,最後剩下的必然是趙氏一家了。

  此時韓虎的心裡也是矛盾十分,並不敢隨意相信魏駒,更不敢表態。

  「魏兄,此事還待兄弟考慮考慮,智韓魏三氏聯合是以因為先王無故而亡,趙氏是最大嫌疑,三氏是打著討伐趙氏而來。

  此時有了異心,將來世人也會說我韓魏兩氏背信棄義,有辱祖先之名。

  更何況,此時趙鞅是如何想我們也不得而知。

  若鬼谷王禪想著先滅智氏,再滅我韓魏兩氏也非不是謀略,只是過於陰險,可在如此爭鬥之下,誰還能真的會有仁善信義之想呢。

  此事也不得不防。」

  魏虎一聽,心裡也放下心來,他聽得也韓虎找的借口,其實根本不是借口,成王敗寇,帶領世族活下去才是正道,而非是後人所謂的仁義不仁之說。

  更何況先晉王之死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嫁禍於趙氏是此次出兵的借口。

  若是滅了智氏之後,一切都會真相大白,反而可以為兩氏洗脫背信棄義之嫌,成為真正的仁義之舉。

  「有韓兄這句話,兄弟我也放心了,只是此次我們布防是否真的要把趙鞅的大軍置之死地呢?

  若趙鞅死了,我們就會失去一次機會。」

  「既然如此,我們心知肚明,就不必明言了,今夜即可知呂子善與智遙的大計,我們也不急於一時,想來趙鞅還在百里之外,此時他也不可能回來。

  再說若是鬼谷王禪心有此願,必然不會坐失良機。

  明日智氏必然會對晉陽有所動作,鬼谷王禪若再無應對措施,那我們也只拚死一博,先滅了趙氏再想著將來的自保之策了。」

  韓虎說完也不再言語,兩人此時都在權衡也都在謀算,是信任趙氏多一些呢,還是信任智遙多一些,在世族利益面前,他們也不敢胡亂作出決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