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鬼穀神謀> 第八百七十三章道儒交鋒

第八百七十三章道儒交鋒

  第八百七十三章道儒交鋒

  王禪一送別了秦國太子贏盤之後,很快就回到了齊都,這一次他沒有白虎也沒有騎馬,十里路對他而言卻並不是什麼問題,可到了酒樓之後,卻還是有些不好意思,此時晉王與孔夫子已經坐在桌在等著他了。

  這是一個小酒館並不在熱鬧的齊都大街,反而顯得有此偏避,應該是晉國專門設立的地方,可以探察齊國的信息,也供齊人在此聯絡,但此時酒樓里並沒有其它客人,也沒有侍女奴僕,看起來晉王與孔夫子是專門在等他。

  「晉王尊上、夫子讓你們久等了,小子本來以為還會早來片刻,卻還是來得晚了一些,有失禮數,實在該罰。」

  「不晚不晚,是我與夫了先來片刻以候先生,正好與夫子閑聊一番治國之道,也算是大有受益。

  想來先生送別秦太子路途遙遠,來回奔波到是累了,正好本王已為先生斟好酒,先生當可受罰也可算是解渴一杯。」

  王禪作揖行禮之後也是坐在桌邊,一張不大的桌子上也擺滿了剛上的菜肴,而王禪也不拒絕,端起杯來就飲了一杯。

  「鬼谷先生到是真性情之人,老夫十分敬仰。

  孔夫子邊說邊欲為王禪斟酒,可王禪卻比夫子要快得多,自己已提起酒壺自斟起來。

  「不敢有勞夫子,夫子這些年行走列國,傳教弟子三千餘人,都在列國報抱效,小子才是對夫子十分敬仰。」

  孔夫子也是微微一笑道:「鬼谷先生見笑了,今日的孔丘已非當年之孔丘,當年孔丘自以為悟得天道,卻不知這幾十年來其實所悟只是人為之道,與天地之道相去甚遠。

  自秦國得先生提點之後,老夫再次拜會了老子先生,得他傳教三日,受益菲淺。

  老子先生才是明得大道之人,已達抱仆歸一之境,超越天地,逍遙於世間,這世間之人已無人可比了。

  不知老子先生此時可好?」

  孔子也是故意透露王禪的師承,此事本來也是十分機密之事,外人少有知曉,可他如此問王禪,其實也是間接的告訴晉王,王禪師承何人。

  而他誇講老子,其實也在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名師出高徒,反過來又向晉王說明王禪的本事,以詮釋自己剛才敬仰王禪的理由。

  「師傅他老人家看起來塵世之事已了,此時已雲遊天下,或者是遨遊蒼穹去了,既然已通大道,就不會有恙與無恙之別,與天地同壽,有勞夫子掂記了。」

  其實王禪十分清楚,老子道德經里說過「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說若說世間之人不尊大道,那麼才會講求道德,而德就是道法之用於人世之顯,若失德則再講仁,其次是義,依次類推。

  只有世間之人既不尊道,又不修德,再次不講仁與義,這才需要制禮約束。

  而禮在這些品性里是最底層次的約束,講求禮制,用禮制來約束,已經是忠信薄情之人了,那麼君子應該是求厚而舍薄,處實而去華。

  說明白一點,遵遁禮制的人已是忠信薄涼之人,而真正的修身呢,應該以德為尊,若是德修好了,自然包括了後面的仁、義、忠、信了。

  老子教人是以德為本,而孔夫子教人卻是以禮製為本,這就高下立分,一個治本,一個治標。

  以禮制教人是本末倒置之舉,而以德教人才是以本置末,所以老子不輕易援徒,是因世人難與達其真義,而孔子呢制禮教人,所面對的就是芸芸眾生。

  (而道德經所講的聖人與儒家的聖人又是兩回事,在此也一一說明,關係到第四部分道法修為的境界問題。

  道德經的聖人有幾個描術,其一聖人不仁與百姓為芻狗,與上句天地不仁相對,所以在道家聖人的眼中,世間百姓無高無低,亦無尊無卑,與儒家講求尊卑完全不一樣,自然不會制禮,制禮以約束是為有為,與道法相背,所以而只講求要世人修德。

  德其實就是自然之道,故統稱道德,遵循自然之道就是最高之德,而不是禮制尊卑,這也是道家與儒家的區別之處,道家崇善自然,儒家崇善禮制尊卑,而儒家自孔夫子得老子傳教,所以儒家借了許多道家的理論來為儒家說辭,有偷梁換柱之嫌。

  孔夫子的儒家也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也是從道德經中借來的,道家修身講求自然無為,儒家修身講求尊禮守制,又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包括後來的佛家思想,其實也是借了許多道家的思想來為其裝裱,中華文化的源頭,其實一直都是道家。

  包括現在所存許多易理,其實都是用儒家想法來解,包括孔夫子所作繫辭,非是依道德經詮釋易經,當然也有可取之處,卻帶著濃重的人為之意,也帶著目的性。

  所以後世之人學易理,少有突破,其實是因為本身就加了儒家的條條框框在裡面,無法真正的透析易經的真理,畢竟易經成書早於儒家的這此尊卑禮數,不可能體現儒家後來的思想,所以若是讀者想學易經,最好拋棄儒家所解,才能領會易經真義。

  其二,聖人抱朴歸一,這裡的一其實就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的一是一個意思,也是一個境界。

  道生一,一可稱之為無極,二可為陰陽,或也可為太極,用天地來代表,三,就是天地人三才,也可稱之為三元,而這二生出來的三,其實就是人之始祖,有天地人之後這才生出世間萬物,這是道家對宇宙蒼穹的解釋。

  而抱朴歸一之境,其實就已超越了天地之境,也就是太極之境,成為道之所生無極之境,所以聖人可以遨遊宇宙蒼穹,超越天地而再造天地。

  而鬼谷王禪有一門道法就叫混天移地,其實已基本上若要練成必須達到歸一之境。

  達到歸一境之聖人,也就才能無生無死,與道同存,在歷史之上唯一無死記錄的也就只有老子。

  與儒家的聖人其實是兩回事,而也因此與中國傳統神話里中的人物才會相符,因為那些九重天等等其實就是聖人歸一之後再造其天地,與世間天非是同一回事,這樣領悟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錯,老子已達聖人之境,通天徹地,自無生死之念,是老夫無悟道之心,自愧不如,到讓鬼谷先生見笑了。」

  王禪只用一句話就讓孔夫子覺得自愧不如,也把形勢扭轉過來,他知道孔夫子此時身為晉王客卿,多少受之局限,不可能真正的把天下百姓視為一體,而且孔夫子講求禮制尊卑,也對貧苦百姓少了些仁受之心。

  「鬼谷先生不愧名師出高徒,怪不得能如此通透,隨時掌握列國之變。

  本王收到先生竹簡,也與夫子商議,卻也不明先生之意,可卻相信先生為民之心,所以此次縱然夫子不願來齊,可本王還是硬拖著他來了,就是想當面向先生請教。

  來來來,先飲一杯,邊喝邊聊。」

  齊王此時也是舉杯把正事說明,三人共飲一杯。

  他知道剛才夫子是有心試王禪,卻又十分隱誨,而王禪呢一句話就讓夫子接不上話來,晉王當然也知道眼前的鬼谷王禪已經不是幾年前的鬼谷王禪了。

  現在的鬼谷王禪不僅依然權謀無雙,武技超群,而且精通道法,也算是悟道之人,雖然與聖人老子還差得遠了,可比之世人那可是已然超脫於界外一樣。

  就算是孔夫子與鬼谷王禪相比,似乎也高下可分。

  鬼谷王禪在吳國見財不取,視為看透財富金錢,在楚國可以高就令尹,卻不為權勢名利所誘,視為看透名利權勢地位。

  而現在並不為任何列國諸侯效力,而孔夫子卻是受雇於晉王,這其中的區別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齊王此時臉上雖然笑著,心裡卻是多有憂慮。

  (此小說四部分,也是本人認為修道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看透金錢物質,第二階段更上一層看透名利與權勢地位身份等,第三階段看透世情,包括親情愛情等等,第四階段,看透生死,四階段悟透也就可以達到無我之境,也和能真正的以百姓為芻狗,一視同仁,最後達歸一之境。)

  「晉王心有憂慮,不知為何,若是疑惑盡可問來,在下當為兩位釋疑。」

  晉王也是一驚,剛他只是多想了些事,可卻還是沒能逃過鬼谷王禪的眼睛,而且王禪非是從外表來觀晉王,卻直言其心,這不得不讓他小心應對。

  「此事還是由老夫來詢鬼谷先生了。

  先生傳與晉王之竹簡言明,讓晉王代表北方配合與吳國會盟,而且言明以武會盟,特意讓晉王提議願意參與角逐霸主諸侯各帶兩萬兵甲,可在齊王壽宴之上,先生卻並不明言,反而說與德者居之,這不是相互矛盾嗎?

  老夫認為吳國禮崩樂壞,吳王夫差窮兵黷武,何德何能與晉王爭霸。

  若論及德行,晉王在諸侯列國之中無出其二,自然可順利成為諸侯霸主,平息爭紛,為大周天下謀福謀利。

  可如此一來,吳國此時兵強馬壯,若真的以武會盟,那於晉國十分不利,此事老夫不解,本來老夫不願前來,也不願晉王同意此舉,可晉王大度依然遵從了先生之意。

  現在也該先生把此事說個清楚,也免晉王與老夫心中有慮,反而壞了先生天下大計。」

  王禪微微一笑,知道此時的孔夫子其實已完全站在晉國的一邊,而他的話也失了公允,正是屁股所處的位置決定腦袋裡的想法,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身為晉王食客自然為晉王打抱不平起來,而且語氣之中也帶著獻媚之態。

  「夫子之惑也是本王之惑,本王並不好武,也不喜亂起兵事,雖然剛才夫子以吳國夫差之語有些偏頗,卻也說得不錯。

  自吳國先王闔閭以來,吳國與我中原列國禮制不一,尊卑不分。

  當年闔閭所納之妻妾無不是普通百姓卑微之身,而現在夫差更是公然有違大周禮制,取了一個民間女子為妃,雖然本王對此也並不在乎,可吳國種種在列國之間有如異類,不尊禮制何來德行,難道說先生對於禮制也不在乎嗎?」

  王禪一聽,知道晉王的意思,就是想用禮制尊卑來先行壓制住自己,這樣縱有再多說辭也會被套上一個不尊周禮的高帽子。

  而晉王之所以依然同意王禪的主意,其實也是看在商亡周興之地的份上,若不然以晉王的身份資格,是完全不必要與一個年輕的吳國夫差爭霸的。

  晉國有中原優勢,而中原之人受之周禮,而且百姓也吳越這些偏遠的諸侯更開明,在晉王的眼中,從來也不會看得起像吳國、越國、甚至於秦國這樣的諸侯,他們都有如蠻夷,是禮崩樂壞之眾。

  可王禪聽完齊王之話,也是再次微笑以對,一點也不會生氣。

  孔夫子一看,卻又插了一句道:「剛才老夫所說,以及剛才王上所說,先生是覺得並不在乎,還是先生覺得已經胸有成竹不屑於顧。

  這幾年來老夫行走列國也認識不少隱居的高人,許多都是世人傳聞中的得道仙人,他們一樣法力高強,他們也都對晉國抱以希望,希望晉王能為天下一統中原,還天下安寧之態,也非是老夫與晉王自賣自誇。」

  王禪一聽,心裡也有些數了,孔老夫子為了證明其與晉王剛才所言,現在無意之中也透露了幾分信息,說明興晉會這幾年確實不可小瞧了。

  王禪此時也是有些無奈,卻還是再次笑笑,也不言語。

  「先生這是何故,為何一言不發,難道真如夫子所言,還是這幾年學了些道法,就瞧不起本王與夫子了。」

  王禪並不搭理,反而自斟自飲,在晉王與孔夫子兩人相互說話的這段時間裡,王禪可是慢斟細品,似乎一點兒也不在意,擺出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

  此時孔夫子的臉也有些變色,而晉王也是有些怒氣,自己也不相邀舉杯乾了一杯,而孔夫子呢則是依然顯得有禮,只是臉上也顯出怨氣,一目了然。

  王禪一看,哈哈一笑這才道:「晉王,今日是你與夫子請本公子來的,可本公子坐下之後,自罰一杯,卻不見晉王有禮待客,更不見孔夫子以禮相待,高高在上都在責問在下,若要說德行,又在何處?

  剛才本公子一直想說話,可晉王與孔夫子一直在自誇自談,緊接著就胡亂給本公子安什麼高傲自負之態,又說本公子瞧不起晉王,瞧不起夫子,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不知這又是何故?

  剛才晉王與孔夫子說吳王夫差如何如何,可我知夫差此人卻少有妄議它人,憑這一點難道就不比你們強嗎?

  更何況是背後議人,這非是君子所為,夫子此舉是心行不一,有違所傳之教了。

  另外,晉王與夫子皆說有疑惑,可卻並不願意聽本公子一言,反而先顯示自己的實力,諸如興晉會,諸如有一些隱居高人,得道仙人相助於晉王,種種說辭這是否是在有意威脅本公子呢?

  師傅傳教夫子三日,而傳教本公子三年,夫子又可知為何?

  非是夫子不聰慧不賢仁,而是夫子自認可代天地制禮傳道,疏不知天地之道自在世間萬物,有為必有過,制禮必有失。

  若說剛才本公子與晉王還有夫子是在戰場對敵,晉王如此著急,自露其形,而且不給別人機會,若是本公子堅兵不出,晉王覺得在本公子面前你有多少勝算?

  本公子本來對夫子與晉王還有些好感,也是顧及大周天下,可如此看來,本公子今日來此是有些多餘。

  不過晉王放心,若說吳王夫差雖然自負,可兵法了得,學得當年孫武兵法的精華,若他揮師北上,而楚國宋齊不參與也不反對,憑晉燕結盟的兵力我看也是輸多贏少。

  更何況還有本公子,不知夫子與晉王憑那些神仙隱士又有多少把握可以贏本公子呢?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你們說得太多了,有德無德,自可聽其言而觀其心,夫子與晉王實讓本公子失望了。」

  王禪不說則已,一說起來一個問題接著另一個問題拋出,讓兩人一邊思慮一邊覺得自形慚愧,更別說想插王禪的話了。

  王禪說完孔夫子也是臉上噪紅,剛才王禪的話,其實他心裡清楚,老子之所以不屑於多傳玩過他,就是因為孔夫子心中已有成見,而無視自然之理,所以再傳也無濟於事。

  而晉王則是想著剛才王禪所言,結合他一生征伐經驗,心裡萬分驚恐。

  他知道王禪並非虛言恐嚇,若是兩國對陣,如此急噪,把自己的底全部透給對手,這是犯是兵家大忌,那麼對手只要堅兵不出,己方必然會陷入紊亂,到時只要大兵揮來,必然是士氣已失,兵敗如山倒之態。

  這正是避其鋒芒,而攻其不備的兵法。

  而剛才他與夫子為佔得便宜,製造一咱有利的形勢,確實有些心急了。

  「先生批評得對,是我與夫子急於心切,還望先生見諒。」

  此時晉王此時也是知錯就改,馬上緩和氣氛,也並不再問剛才所問之疑惑了。

  可晉王不問,王禪卻主動說起,這就是王禪的脾氣與策略。

  「剛才王上所問與夫子所問,為何本公子以德為本,卻又建議晉王與吳王及其它願意會盟都各出二萬兵甲以武來會盟呢?

  其實並不矛盾,而卻相附相應。

  本公子是怕德行品性只有天知之,地知之,而你我只是凡夫俗子,自己德行皆不得天道,又何來憑判之,縱是妄加評判也會因私廢公。

  而以武論之,卻也非不以德為本,反而正是以民為本,以德為尊之舉。

  民為一國之本,若一國民不富,自然國之不強,國強自然需民富。

  剛才夫子與晉王所言,本公子十分不屑,若你們覺得吳王無德,自可去吳國一觀,何必坐井觀天呢?

  吳國百姓生活富足,而且百姓數量也不比晉國少。

  而且吳國大開國門,廣迎國處流民,不論貧賤,一律納之。

  這些流民,不論身份,不論來自何方,皆可在吳國自行開荒,安居樂業,與天地之道相符。

  而吳王還提供便利房舍,使這些晉王與夫子看不上的賤民可以安穩度日,成為吳國新型農民,而非世族奴隸,有這些農民,吳國國力已遠超北方中原任何大國。

  吳王對貧賤流民如此禮遇,一視同仁,此德難道不比晉王,不如夫子嗎?

  夫子以尊卑制禮,小子敢問夫子,這樹與草何卑何尊,這山與水何卑何尊,虎與兔又何尊何卑,為賤民謀福難道就是卑,為權貴謀福難道就是尊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天地眼中世間萬物皆是平等,無所謂君王無所謂賤民,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天下百姓不偏不移,才是真的公允,也才能真正心懷天下,而夫子只為一國而爭,眼中何來天下,這就是吾師與你的高下之分。

  所以本公子以武代德,其實也是以德為本,只是換了一種德之形式而已。

  更何況此次會盟未必就真的要選出盟主,因為本公子現在還並不想打開商亡周興之地,難道晉國可以因此而用強於本公子嗎?

  本公子雖然已不是楚國左相,可正因為本公子不為作何列國效命,也才能利用任何列國之勢,南方列國之兵本公子皆可用之,晉王覺得如何呢?」

  王禪在詮釋自己觀點之時,卻又連拋數問,趁勝追擊,就像剛才所言一樣,若是在戰場之上,現在晉王與孔夫子已是潰不成軍了。

  「如此說來,到也不錯,若無德之君自然不可有強兵護國,前商就是如此,失德而兵弱,這才讓周天子可以取而代之,本王現在也釋疑了。

  對於先生以武會盟,本王現在並無意見,先生兵法韜略無所不知,到讓本王受益菲淺,來本王現敬先生。」

  晉王此時也像是開悟一樣,再次敬王禪,可王禪知道是因為剛才王禪的一句話,就是未必會打開商亡周興之地,這才帛鉗於晉王,讓晉王不得不改變策略,若是王禪不願打開商亡周興之地,那麼爭個盟主於晉國而言並沒有什麼真的好處,所以晉王此時一退,也是在想著如何利用現在的局勢而已,而不與王禪撕破臉皮。

  「晉王客氣了,其實幾日前晏公所言並非無理,若能以德為民,自然民富國強,何愁不能一統天下呢?

  更何況此次本公子是來捕盜嬰妖人的,而非是來為列國選盟主創造條件的,若不能除掉盜嬰妖人,天下就危已。

  那麼打開商亡周興之地,就是妄然,反而會讓妖人得逞。」

  「什麼,依先生所言,難道盜嬰妖人此次故意盜嬰就是想引先生來齊國,以圖得利?」

  孔夫子沉思片刻,此時又再是疑惑的問起。

  「不錯,若列國大亂,那麼妖人必會趁勢而起,借本公子打開商亡周興之地,繼而達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所以本公子要晉國與吳國假會盟真集結,這樣一來就可騙過妖人,讓妖人覺得有利可圖而妄乎所以,而本公子可以利用列國之兵力一興殲滅妖人,除了天下之患。

  而若這些妖人不除,終會危及整個大周江山,不僅齊國會因此而受難,晉國當也是首當其衝,畢竟晉國佔得中原富庶之地,若是攻佔了晉國,幾乎可以代表著可以取代大周了,所以若妖人不除,晉國將會首當其衝。

  不知晉王覺得如何?」

  【作者題外話】:個人見解,非是有意貶低孔夫子,也非詆毀儒家,讀者不必糾結,小說再次低迷,還望讀者們大力支持,不求名利,只是希望此書能讓更多人看到,也不費本人宏道之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