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稱霸之心
第八百四十七章稱霸之心
王禪等白靈與青裳落坐之後,這才再次舉杯,臉上卻恢復不喜不憂的表情,先是看了看吳王這才緩緩道:「吳王尊上此行,應該是志在千里,今日有緣相聚,不若共飲此杯,也好說來在下與諸位貴客聽聽。」
吳王夫差一聽,也是微微一笑,與王禪幹了一杯,放下杯子。
此時吳王也是看了看對面的葉公與墨翟還有旁邊的秦太子贏盤,看起來王禪對他還是十分尊重,也給他一展所長,一舒胸懷抱負的機會。
「得先生垂詢,本王也是無尚榮幸,在此謝過先生。
此次本王北上,非只是為一國之私,一地地之利,當也想盡一份姬氏子孫之責。
現如今列國爭伐時有,而大周百姓受難,平息南北混亂之局勢在必行。
究其原因皆是因為大周天子勢弱而諸侯列國明尊暗逆,要解決天下之亂,必須選出一位仁德之君來號令天下諸侯的霸主,以尊大周天子,維護列國之間的和平之態,為天下百姓謀福謀利。
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不知楚國、宋國、葉公、墨先生、秦太子殿下又以為如何?」
夫差的話也算說得明白,其實此事也是他及他的吳國先王一直的抱負與理想,稱霸列國,成為天下諸侯的共主,說起來雖然打著天子旗號,可也算是代大周天子領統天下了。
話語之間一開始詢王禪的意見顯得十分尊敬,可最後在問楚國葉公以及宋國墨翟以及秦國贏盤之時,語氣又憑自高揚,體現了吳王此時的傲氣與自負。
「吳王高看在下了,在下非是諸侯君王,也不是任一諸侯列國謀事之人,所以對於吳王的想法並無意見。
現如今天子勢弱,各諸侯強勢,可卻並不和睦相處,相互之間為封地爭伐不斷,現在吳國在王上治理之下,民生富裕,百姓安居,在南北列國之中也是風頭無二。
若王上心懷天下,能有此想,止戰安息,想來對於列國,對於天下百姓而言,都是好事。
只是不知其它列國對此有何看法,在下也想聽聽。」
王禪借著夫差的話,到也肯定了夫差的想法,自是支持吳王的主張,最後又婉轉的把其它人扯進來,而且語氣比之夫差到要客氣得多,這樣就為夫差化解了一些別人心中的怨氣。
西施聽了王禪之語,也是對著王禪微微一笑,算是感激王禪。
「鬼谷先生如此一說,那老夫也不得不說上兩句,若有不對之處,還望吳王見諒。
這些年得鬼谷先生為楚國所做,楚國才得以內平禍亂,而外無戰事,相對而言,這幾年是楚國最為安定的時日,百姓也從中受利,楚國百姓也是日漸增加,國庫亦十分充足。
只是我王來時交待老夫,我王受益於這些年的穩定,所以並不願與列國再起爭伐,能保持楚國穩定繁榮,也算是天下百姓的福祉。
而吳國與我楚國也是交好之國,吳王有此仁善之想,老夫十分贊成。
列國會盟選出盟主,也非是今日才有之事,自大周之後,也歷經數次。
老夫認來,只要吳王不輕起爭伐,老夫在此可以代表我王向吳王承諾,全力支持吳王。
至於此次會盟之事,我王自覺仁德不夠不會能與,更不會與吳王爭鋒,吳王大可放心。」
葉公的話也是說得明白,保持楚國這大周天下半壁江山穩定,其實就是對天下的貢獻了。
而且這些年來楚國受益於與吳國交好,又得王禪用計清除了內禍,安撫震懾其它列國,而楚王也是重掌朝堂大權在握,一直實施王禪的中興楚國大計,楚國現在已十分強盛,列國皆不可小看。
可楚王知道爭一時之勝,非是長久之計,而且王禪曾經告訴過楚王,此時天下尚無一統之勢,所以楚國行的是韜光養晦之策,不想與人爭強,更不會為了霸主虛名而與列國產生矛盾。
對於吳王稱霸的支持,其實也是基於楚國利益。
現在因為王禪吳楚不可能交惡,那麼若吳國北主爭霸,其實也是於楚有利,可以直接牽制於晉國這個老對手,所以葉公才會如此肯定的支持吳王,其實也非是沒有自己的考量。
葉公說完,吳王也是對著葉公一揖道:「有勞葉公支持,得楚王理解與信任本王十分欣慰。
吳楚兩國自鬼谷先生幾年前回楚之後,一直交好,兩國百姓往來甚密,有如兄弟,我吳國自也受楚國之益,百姓富足,在此還要感謝葉公,本王敬葉公一杯。」
此時吳王得楚國支持,那麼南方就沒有問題了,所以也算是解了他的後顧之憂,此時說話也客氣許多。
而西施也同時舉杯,對著葉公及葉女一笑道:「妾身也感謝葉公與碧雲姑娘,同敬二位。」
王禪一看,心裡卻並不是滋味,他知道吳王如此冒然北上爭霸,其實並非什麼好事,可得一時之利,卻也會留下更大的隱患。
列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縱然有他自己作為吳楚交好的紐帶,其實也只是暫時的,而王禪所為也只是列國平穩而已,可真的到了關鍵之時,列國謀又會產生變化,甚至於反目成仇。
現在看西施的意思,他明白西施非是看不明白其中利害,而是心中依然還懷著過往的仇恨,對吳國未必是真心的好。
可王禪卻又不願告訴她真相與事實,讓她放棄以前的仇恨,只是本以為他嫁與吳王會慢慢忘記過去,安心的助輔於吳王,如此看來,並非如此,這才讓王禪憂慮。
「師弟,看你的樣子,怎麼略顯憂慮,這似乎非是你一貫的作風呀!」
墨翟獨自坐著,其實心中也明白,只是剛才王禪那一瞬而過的憂慮,卻也逃不過他的眼睛,自來別院,墨翟也是一直沉默寡言,少有說話,此時一說到讓王禪有些不好意思了。
王禪知道墨翟較其他人更了解於他,也知道以前之事,而他剛才看了一眼西施才有此憂慮,所以自覺愧意。
「墨師兄何出此言,今日本是喜上加喜之事,阿二哥大婚,而又有各位八方來客,師弟可是高興不得,何來憂慮,你可別亂說呀。
前幾天史角大師也來過小院,對小子也是苦口婆心,不過大師對小子所謀到是十分信任,此時又已遠遊,師兄應該放心了。
今日得師兄來訪,師弟再敬師兄,若不然我怕師兄會說師弟小氣。」
王禪是以酒以解窘,說完也是哈哈一笑,舉杯敬墨翟。
墨翟當然也領會王禪的意思,王禪是間接的告訴墨翟讓他不必擔憂現在的傳聞,用史角信任於他來證明王禪的想法。
可墨翟卻並沒有王禪那麼誇張,依然十分有禮的飲了一杯,不像王禪那般豪放。
「墨先生,本王與墨先生相識於吳都,那時本王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公子,卻不想自本王登位以來,就沒有見過墨先生。
看起來墨先生一直為宋國及列國之事而奔勞,今日再見,實在感嘆不已,本王敬墨先生。」
吳王此時也是趁著王禪與墨翟一杯之意,再敬墨翟,言語之中帶著濃濃的懷舊情分。
墨翟也是舉杯一笑道:「得吳王不屑,墨某也是深表歉意,墨某隻是一介書生,雖然也望能抱效天下,只是能力有限,不比師弟這般。
這些年來,宋某確實出使過大大小小的列國,到也算繁忙,也曾去過吳都數次,只是不敢驚了吳王,只是走了一些難與忘懷的地方,還望吳王見諒,就以此杯以解墨某歉意。」
墨翟說得比較婉轉,他知道夫差是用當年的勝玉公主來說此事,也要讓墨翟記起往事。
而此時一邊的葉女也是頻頻望向墨翟,眼中透著溫柔,畢竟墨翟能忘卻過往,她到是最好的療傷之葯,當然這些年她也陪墨翟每年都去吳都,其實只是為了祭拜勝玉公主。
夫差聽完也是十分滿意,與墨翟共飲一杯,此時也是興緻較高。
「墨先生,不知先生作為宋國相國,對於剛才本王的提議有何建解?
若說起來,本王的提議也不違先生一直倡導的止戰非攻,兼愛仁善之念。
當年夫差聽先生所說,也是終生不敢有忘,想來各位也想聽聽先生高論。」
夫差也算是志得意滿,此時趁火打鐵,要想讓墨翟代表宋國表一個態。
對他而言宋國雖小,可一直處一南北交界,而且也是前商遺民之地,代表著前商世族百姓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宋王這幾十年來,一共主張了兩次彌兵之盟,志在調和列國紛爭,讓大周南北和睦相處,而夫差的建議明面之上似乎也正好與宋國主張相符。
「得吳王相詢,墨某不甚感激,我為宋國之相,當然代表宋國來訪。
我王來時特意叮囑墨某要以天下大局為重,不可以顧及一己之私,而且還特別交待墨某,要支持鬼谷先生。
剛才師弟也說過,我的師傅史角大師對師弟是十分信任,所以在下自然以師弟馬首是瞻。
至於宋國,本只是列國之中微不足道的小小諸侯列國,從來也未曾想這有成為諸侯之中的霸主之意,至於吳王所提,墨某也並不反對,而且宋國也不會參與角逐諸侯共主,此事還請吳王放心。
宋國受南北列國之限,所以也不敢輕易表態,不會支持吳王,卻也不會支持其它列國,希望吳王能夠海涵。」
這就是墨翟的想法,宋國地處南北之中,得罪誰都不會有好處,這一點宋國上上下下都十分清楚,但墨翟的表態已十分清楚,是支持王禪而非支持吳王,至於王禪的想法,他當然也是心知肚明,不必在此之時說得清楚。
宋國與楚國不一樣,並不希望南北對抗,所以楚國支持吳國,而宋國卻兩不相幫,也是自保之策。
「好好好,墨先生之意,本王能夠理解,南北列國之間,宋國居中,自然是保持中立最好,若是偏坦任何一國,都可能於己不利,來本王與王妃再敬先生,同時也敬令尹大人與碧雲姑娘。」
夫差一敬二,還把葉女碧雲拉上,這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墨翟與葉女的關係江湖人皆知,而葉公卻是楚國的令尹,為楚國而謀,支持於吳國,將來之勢若說宋國不會偏向楚國,誰也不會相信。
葉公一聽,與葉女一看,也明白其中之意,可葉公卻並不反對,畢竟吳楚交好正是楚國之謀,若能多一些幫手,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對付於晉國,何樂而不為呢?
「王上,為何只敬葉公,到不敬我這個主人,也不敬秦國太子,這似乎有些厚此薄非,再者我與西王妃也多年未飲酒,不如就算我與贏盤太子一份,權當陪飲如何?」
王禪像是爭酒吃醋一樣,臉上嘻嘻笑著,半分嚴肅,又十分玩笑。
「鬼谷先生,王上與先生本也是相知好友,王上一直軍旅出身,先生當是知道的,若說論縱橫捭闔,天下有誰能及先生,既然先生如此說來,不如妾身先敬先生,隨後王上再敬葉公與葉女還有墨先生,秦太子殿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