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災情嚴重
梁安斌去了文國,分明什麽都沒做,也沒有任何的貢獻,反而還牽連梁國為他倒貼文國諸多東西,但是這事情讓羌丞相這樣換個角度一說,就變了味道,梁安斌成了一心係國,係百姓的有作為之人。
“而且,送去的那一百位丫鬟,選什麽人,自然是陛下說了算,這更便於安插我國眼線,有活人在,她們的眼睛和耳朵,會成為陛下的耳目,陛下想要知道文國的任何事情,都能夠讓她們幫著打聽,這才是此番換人最關鍵的一步棋。”
梁默雲和呂將軍聞言,都是一臉恍然,但是呂將軍依舊覺得給文國的東西未免太多了。
一百位丫鬟給了也就給了,現在正是鬧災情的事情,多送出去一些人,倒是省去了梁國口糧,但是其他的東西,到底是財物,給了文國,總覺得吃虧。
可梁默雲覺得羌丞相的話十分中聽,不等呂將軍再開口說什麽,救兒心切的他立即同意了羌丞相提出的建議,隨即便在求和書上又加了許多置換人質的物件,將羌丞相所提及的那些個補償的東西,一件不落的寫了上去。
“陛下三思啊,眼下咱們國家正在鬧災情,哪兒能夠拿出手那麽多的財物?”呂將軍還想再勸一勸,便宜敵國的事情,他總覺得不妥。
梁默雲神色一沉,語氣也低沉了許多:“怎麽,難道朕的兒子,堂堂梁國的太子,還不值這些東西?他的價值,遠比這上麵所寫的東西要重的多,光是寫這些,朕都覺得對不起他。”
他隨即歎息一聲,“當初就不該答應他,讓他去文國冒險,這一趟,他還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呢,若是回來之後被皇後知道了,還不知道怎麽跟朕鬧呢。”
梁安斌被文國關押的事情,他沒有告知皇後,為的是不想讓皇後為太子的事情煩憂,更不想皇後因為此事而痕他,畢竟當初是他同意梁安斌去文國的。
若是他沒有同意,也就不會出現在的事情了。
呂將軍知道陛下看重太子,不好再說什麽,隻能悻悻的站在一旁,將否定的話給咽了回去。
從禦書房出來,羌丞相對一臉不悅的呂將軍道:“大家都是臣子,理應知道,隻有主上高興了,咱們臣子的日子才好過。你呀,不用糾結過多,順著陛下的意思來就行了。”
呂將軍還是覺得不妥,但是這話也就和羌丞相發發牢騷:“文國根本不值得咱們付出這麽多,這樣一來,文國會以為咱們怕了他們,這件事情也指不定會在諸國傳成什麽樣子,咱們梁國豈不是被認為臣服文國了?將來在諸國如何立足,會成為諸國笑柄,並且被諸國當做軟柿子拿捏。”
羌丞相卻不這樣認為,直接反問了一句:“難不成你要忤逆陛下的意思?”
呂將軍不說話了,他身為臣子,當然不能夠忤逆陛下的意思了,但還是有些不甘心:“可……可是陛下隻是要寫求和書,並未說要用那麽多的東西去交換太子殿下,偏你非要上趕著給文國送那麽多的東西。我承認,即便你後來說明的話有道理,是為了彰顯太子殿下為國為民的英勇氣魄,但這根本就是一個服軟臣服的過程,任誰看都是這個道理,再怎麽引導言論,引導百姓的認知,咱們梁國示弱還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他就是不服氣給文國那麽多的東西,覺得虧得慌。
羌丞相見說不服他,索性不和他理論,丟下一句:“有本事,這些話你去和陛下說,看看陛下什麽反應。”然後便大跨步離去,不再講所謂的道理。
呂將軍別看這會兒說的凶,好像多不忿一樣,真要是讓他去對陛下說,他不敢。
陛下的意思誰都看的明白,他將梁安斌當寶兒一樣的捧在手上,自然是舍得拿出任何好東西把人給換回來。
所以,羌丞相所說那些什麽道理,分析的所有利害關係,不過是給了梁默雲一個台階下,呂將軍若是再否定這個提議,那相當於是和陛下對著幹,他才沒那麽傻呢。
梁國求和書送出去的同時,梁默雲便命人著手準備置換所需的東西,且讓羌丞相親自去準備。
不過眼下,更為棘手的問題是,因為雪災的問題,百姓流離失所,凍死餓死的不在少數,早朝之上,各地都有上報的災情,上書所述的死傷人數觸目驚心,都在向朝堂上伸手要賑災銀和糧食,搞的梁默雲焦頭爛額,心情煩悶。
再看看國庫存銀,更是焦慮不安,陷入了焦躁苦惱中。
此番雪災,梁默雲已然撥出了數十萬兩銀子,率先處理京都附近的幾個城鎮百姓,稍遠一些的城鎮,便有些無暇顧及,偏整個梁國都陷入了雪災中,算起來,還需的賑災銀上百萬兩,糧食千萬擔,國庫根本撐不起來。
梁默雲不知如何是好。
求助友國?梁默雲一臉苦澀,梁國哪有交好的友國?和越國之間,也不過是覬覦著共同利益的同盟者,談不上友國,況且這個時候越國內亂,不可能騰出手來幫助梁國,就算幫,那自然也是有條件的,且幫的份額有限,無法緩解梁國此時的大災情。
梁皇後見陛下整日愁眉不展,也從宮中聽聞了百姓的疾苦與艱難,知道陛下眼下是最難的時候,她命人收斂了自己身邊值錢的物件,裝在一個紅木箱子裏,讓下人抬著,一起去見梁默雲。
“陛下。”
梁皇後一見到梁默雲,便見他撐著額頭,望著書案上的奏折發愁,眉目之間都是憂思。
梁默雲一抬頭,看到她,臉色舒緩了不少,勉強揚起一絲笑容:“天這麽冷,你怎麽來了?”
隨即,便看到了她身後的那口箱子。
“這是……”
“聽聞災情嚴重,臣妾也幫不上什麽其他的忙,手裏倒是有些值錢的首飾,還有一些衣物,陛下拿去,或許能夠為這些災情做點兒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