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為什麽不賣葛根
鄉上的高書記和劉鄉長說了,他們歡迎有人來投資,同時他們也在跟市裏的幾家企業接觸,洽談合作事宜。
張新民和劉長順開始以為這位蔡老板,大老遠的跑過來,是聽說這裏要建廠,是要來投資的合作商,現在來考察太平鄉的野生葛根的產量情況,為投資摸底。
如果是這樣他們當然歡迎。所以熱情接待。
卻不料人家根本就是來挖牆角的,把葛根收購走了,他們太平鄉還生產個屁呀。
“對不起,蔡老板,我們村不賣葛根。”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拒絕的話了,但是蔡明康還是很吃驚。
“張書記,這話說得,你們有葛根為啥不賣呢?難道就讓它在地裏腐爛,那可是錢呢,能夠改善你們村貧困情況的錢呢,你們居然不賣?為什麽?難道有人出價比我高?”
蔡明康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嗓門。
張新民:“不是,鄉上說了,葛根鄉上要統一安排,所以我們不能亂動。”
“你們鄉上要統一安排?什麽意思?”
“我也不知道,反正鄉上交代了,我們照辦就是。”
張新民幹脆來了個一問三不知,把一切都推到鄉上去。
蔡明康:“我去鄉上找你們領導去。”
葛根的事情,朱霞才給自己打電話多久?怎麽就搞成鄉上要統一安排了?這之前那麽久都沒有見他們有什麽動作,這突然之間要統一安排了,是不是想針對自己呢?
“去問吧,認不認得路,要不要我帶你們去?”
“謝謝,不用。”
蔡明康沒好氣地帶著司機上了車,往鄉上去了。
看著遠去的車子。
劉長順道:“這個蔡老板可真會算計,盡想好事,打我們葛根的主意,沒門。”
張新民嗬嗬笑:“人家出那麽高的價,你難道不心動?”
劉長順:“心動有那麽一點點,但是出再高的價我們也不賣,我們全靠這個葛根打翻身仗呢。等以後我們的廠建起來了,投入生產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呢?要是賣給他了,我們拿什麽生產?再說,他可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要是賣給他了,那不是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威風嗎?這麽強硬的對手,我們還怎麽脫貧呢?
他還不死心,要到鄉上去,哼,鄉上就有好果子等著他啦。
肯定也是碰釘子的份兒。
高書記和劉組長這回可是卯足了勁兒要大幹一場的。
他們需要的是投資商合作者,而不是來收購葛根的。
哈哈……”
張新民:“還好,鄉上早早就給我們打了預防針,不然在優厚的價格麵前肯定有人要動心把葛根挖去賣了。”
劉長順:“放在早幾年,那是肯定的,現在嘛,就不一樣咯。”
張新民:“且看著吧,鄉上怎麽應對這個蔡老板。老劉,去給高書記和劉鄉長打個電話。”
“好嘞。”
劉長順答應著跑進了村委會。
劉長順說的沒錯,當蔡明康找到太平鄉政府說明來意,要收購當地的葛根,幫助太平鄉脫貧的時候。
鄉高官書記高樹仁和鄉長劉祥安都異口同聲地告訴他,太平鄉的確對葛根有了統一安排,不賣。
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接到青峰村和高坡村的電話了,知道有個蔡老板要來找他們說葛根的事情
蔡明康:“為什麽不賣,之前不是還沒有利用嗎?”
“蔡老板,你也知道是以前,現在這一天一個變化的不奇怪吧,我承認,我們鄉以前是沒有好好利用,但是現在利用也不算晚吧。”
蔡明康好奇:“你們準備怎麽利用這些葛根呢?”
高樹仁:“我們準備建個葛根食品加工廠。”
劉祥安:“所以,蔡老板,對不住了,葛根我們是沒法賣給你了。”
蔡明康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蔡明康覺得他們兩位就像說相聲的一樣,一個逗哏一個捧哏。
這個答案太讓他意外了。
居然要建廠。
難怪朱霞閉口不談葛根的事情,
難怪青峰村的人支支吾吾,
難怪高坡村的人一口咬定不賣。
原來是鄉上打了招呼,要建廠,把葛根留給他們自己用。
看來這次自己是注定白跑一趟了,來的時候還興致勃勃,或多或少還帶著一點優越感。
覺得自己是來幫著青峰村解決難題的,人家還要捧著自己。
可現在,嗬嗬,嗬嗬…
人家鄉上都要建廠了,葛根自然有了銷路,那裏還需要自己來幫助。
劉鄉長:“蔡老板,你是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成功人士,大老遠地來我們太平鄉來幫助我們,卻……唉,我們真是過意不去,這都中午了,請你吃頓便飯,也請你為我們建廠提點寶貴意見?”
蔡明康心裏很失望,哪裏還有心情跟他們多說,隨便敷衍了幾句就告辭了。
出了鄉政府看看時間,出來大半天了,已經中午了。
“蔡總,我們現在去哪?”
蔡明康很想一走了之,想想又不妥,跟朱老師還沒說上話,就這麽走了,怎麽行呢,就算葛根沒收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買賣不成仁義在嘛,自己之前還在教育小唐要沉得住氣,可自己不是一樣麽。
“小唐,咱們找個地先吃飯,吃完在附近轉轉…”
吃飯小唐沒意見,可是還轉呀,這不都拒絕了嗎?
心裏想的嘴上可不能說出來,於是答應道:好,吃飯,我也餓了,吃飽了再說。
兩人也不開車了,就這麽走著在太平鄉街上轉了一圈。
太平鄉也不大,兩條街,一條新街,一條老街中間隔著一條小河。
新街其實就是新修的公路,兩邊新修了不少的房子,鄉政府就在新街公路邊上,另外還有學校醫院什麽的。
老街就在和那邊。
河上一座石橋,橋頭還蹲著兩個石獅子。
橋頭有一棵大黃果樹。
今天好像是逢集,
樹下還有不少擺攤的。
都大中午了還沒回去,
賣的都是自家土裏的一些農產品。
蔡明康和司機小唐過了石橋就到了老街上。
老街還是過去的石板路,街道也不算寬敞,兩邊的房子也很老舊。
但是老街比外麵熱鬧些。
有不少的門麵和固定攤販,也有不少的來趕集的村民還蹲在屋簷下守著自己的米呀,菜呀,紅薯呀等著人來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