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夜談二
王春生:“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青峰村地處丘陵地帶,除了這些山坡坡種點莊稼之外,又沒有什麽特別的出產,也沒有什麽經濟林木,坡上的樹木都是些彎彎柏樹小樹和雜草荊棘,種的糧食產量也低,好像一樣都靠不上。”
王進發點頭附和:“就是,就是。以前吧還說可以靠著黃泥巴燒磚賣,可也沒搞成。一件好事情弄得亂七八糟,誰都沒有占到便宜?硬是抱著個金碗碗討口喲,現在哪……不得行了,那個裏還需要那麽多的磚呀?”
王春生:“現在國家提倡保護環境,紅磚對環境和耕地造成巨大破壞,所以很多地方都取締了磚窯。就算有磚也是青磚和沙磚。建窯廠是行不通的。”
肖光偉:“這個建窯廠肯定是行不通的,我們電力部門的熱電廠都被取締了,就是因為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
王進發:“就是呀,肖書記,不是我不曉得工作。你看嘛,我們青峰村山也靠不了水也吃不上,一點地理物產優勢都沒有,咋個脫貧嘛?”
“就沒有什麽特產嗎?
王進發說:“青峰村就出產紅苕和苞穀,這兩樣東西耐旱,最適合這樣的坡地栽種,青峰村這兩樣東西多。隻要是在十裏八鄉,每個村都出產。走出去人家都說是苕國的來了。”
朱霞道:“山靠不上不是還有水嗎?村裏那麽大一個堰塘搞養殖業的話也能有不小的一筆收入吧。”
“快別說了。朱老師,你不曉得為堰塘的事情差點還鬧出人命來了。”
“怎麽回事?怎麽會鬧出人命來?”
王進發說道:“還是老支書在位的時候,就說要在村裏搞活經濟發展養殖業,要把堰塘承包出去。
可村裏人個個瞻前顧後誰都不敢下手。
之前堰塘是集體的財產,有什麽大家就吃什麽,裏麵的藕呀魚呀什麽的,每年到了年底都是大家分了的,誰也不會吃虧,誰也沒有多大便宜占,你好我好大家好。
現在要承包出去就要自己個人努力了,誰也摸不清楚行情,哪個又敢輕易的下手呢?
而且承包堰塘還要自己先拿錢出來,這錢都沒賺到,你先拿一筆錢出來,誰願意幹呢?更何況還不知道這魚養得出來不,養出來有沒有銷路什麽的,都要自己去操心,這裏麵的風險也不小,誰又願意來承擔呢?
青峰村的人曆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要不然早就富裕了,當初我叔叔找人合夥去鄉場上擺攤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隻看著他去城裏享福了,當時硬是沒得哪個跟著他搞。
王春生:“哎呀,莫扯遠了,說回來。”
王進發:“好,不扯遠了。最後還是村支書的兒子,李強成了第一個站出來吃螃蟹的人,說他先來承包。
對於他來承包村裏人倒沒有什麽意見。
他們抱著觀望的態度,反正李強成功與否他們都有錢分。”
——————
——————
李強承包了村裏的堰塘種藕養魚,說好交給村裏多少承包費後,村裏就不管了,好賴都有李強自己承擔。
李福民很支持兒子,把家裏的一點積蓄都拿了出來,準備讓兒子打個翻身仗,好重新在青峰村露露臉。
之前為著女兒去世的事情,他這個村支書也沒當了,在村裏很長一段時間都抬不起頭來。
之前有女兒女婿撐著門麵,日子還算不錯,處處受人尊敬追捧。
自從女兒走了,情況完全變了。
現在兒子如果能夠成功,也算是能夠頂立門戶了。
兒子也大了,要為他的婚事考慮了。
李強也知道,自己讀書不得行,不能像姐姐那樣考上大學跳出農門,之前還想著就算考不上大學有姐姐姐夫幫襯著,以後在城裏去找個工作也不是難事,可突然之間姐姐就沒了,李強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
而且自己家跟姐夫家鬧成仇人了,老爹回來後就下了禁令,以後再不和姐夫來往了。
雖然姐夫後麵還寫了信寄了錢來,但是都被老爹退回去了,姐夫還給他寫了信,寄到學校來的,他瞞著家裏給姐夫回了信。
以後姐夫就沒信來了。
一切都得靠李強自己了。
李強先去鎮上打算買一些養殖的書,可鎮上沒有像樣的書店,於是他幹脆就進了城,城裏有專門的新華書店那裏麵的書肯定多。
在新華書店買到了自己需要的書,李強想著既然來了,何不去姐夫家看看,順便問問姐夫劉建國的看法,他知道姐夫從來沒有不認他這個小舅子。
還有,自己的外甥劉李都不知道長啥樣了,自己這個舅舅應該去看看,於是就買了些禮物去了姐夫家。
姐夫家住在單位宿舍裏,李強來過幾次。
熟門熟路的就走到門口了,正碰上親家伯伯接了劉李放學回來。
親家伯伯還認得他,熱情地請他進屋,倒是劉李不認識他,好奇地打量他。
在親家伯伯的引導下喊了他一聲舅舅,就跑回自己的房間裏半天不出來。
李強跟劉伯伯說了自己進城來買書,準備承包魚塘的打算,劉伯伯說這是好事呀,現在搞養殖業肯定賺錢。
李強也很高興,又有了信心。
問起姐夫劉建國。
劉伯伯說去省城學習去了。
李強沒見到姐夫,劉建國,雖然有些失望,但是還是有收獲,走的時候,劉伯伯塞了幾百塊錢給他,讓他好好幹。
他是不打算要的,但是劉伯伯說你還是劉李的舅舅,咱們兩家也還是親戚,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好好的幹,以後發大財了,還記得來看你劉伯伯啊!
李強忍住要奪眶而出的淚水告辭離開了姐夫家,回去好好地學習養魚,還專門跑去別人的魚塘學習取經。
後來又收到了姐夫劉建國的一千元匯款,李強就更加有底氣了。於是準備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李強買了魚苗投放在堰塘裏,還在堰坎邊搭了個窩棚,白天黑夜地經管著魚塘。
就連李福民和老伴忙完農活也幫著割草喂魚。
連阿公也沒有閑著,每天一早就來給李強送飯,李強不在的時候,他就在魚塘邊幫忙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