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記憶中的青峰村十二
李英跑進屋裏去拿了兩個紅桔塞進劉建國手裏。
“吃點水果,心頭好受些。阿公老爸也是,都不照顧著你一點,曉得你喝不得還端碗整。”
劉建國:“他們很照顧我了。是我自己酒量不行。”
李英:“你不知道這些村幹部個個酒量都大的很,每個人都有一兩斤的酒量,你那點酒量確實不夠他們看的。”
劉建國跟著李英出了院子往堰塘邊走去。
劉建國把紅桔剝了,給李英一半,自己吃了一半。
李英:“桔子皮皮不要扔了,曬幹可以熬水喝,止咳的。”
“嘿,你還懂這些。”
“農村人舍不得花錢看病,有個痛腦熱感冒咳嗽小病小痛的都是自己采草藥解決。除非萬不得已才去請先生。”
(這邊農村尊稱老師和醫生為先生)
“到了春天這個堰塘邊都要長很多草藥出來,什麽魚腥草,客螞草,賴子草,過路黃,蒲公英,薄荷,紫蘇……
還有上坡上也多,有蕨根,首烏,刺梨子……就連茅草根根都可以入藥。”
聽見李英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劉建國誇獎道:“你懂得真多。”
李英:“但凡農村長大的,都曉得,我們割豬草的時候就認識這些了,這不僅是草藥,也是喂豬的豬草。”
兩人說著話走過了堰塘的堤壩,來到了村委會旁邊的大黃果樹下。
劉建國抬頭看著如一把巨傘的黃果樹,見上麵掛著的一些紅布條在迎風招展。
樹下麵有一座石頭壘起來的小廟,廟裏有石頭雕的一座像,隻有一個雛形,也分不清是哪個菩薩。
樹下有燒過的香蠟和紙灰。
李英:“這是土地廟,村裏人會到這裏來祈福掛紅,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自家諸事順利。”
劉建國:“這算不算封建迷信。”
李英:“應該不算吧。”
劉建國:“我總覺得求神保佑不如求自己。”
劉建國正在積極申請向組織靠攏,所以覺得村民的覺悟低,才這樣說話。
李英:“話是這麽說,可一方水土一方習俗,村裏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寄托,跟我們受過教育的人不一樣,不能用我們的思維方式來看待。”
劉建國想說:“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依賴思想,才不懂得奮進,把什麽都寄托在神佛身上……”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兩個人有什麽好爭論的呢,跟自己又莫得多大關係,沒得破壞了氣氛。還是好好散步吧。
於是轉移話題道:“你不是說坡上有學校嗎?帶我去看看。”
“好,走吧。”
沿著那條土路,兩人爬上了坡。
這個坡不高,也就四五層樓高的樣子,一會兒就爬上去了。
李英說:“青峰村一共六個生產隊分布得稀稀拉拉的,所有的小孩子都在這裏來上學,接受教育。
當初建村小還費了一番周折。
那時候沒得學校,孩子們不能上學接受教育,隻能受窮,所以下定決心修建村小。幾個生產隊都想把村小修在自己隊上,方便自己的孩子上學。
李英阿公那時是他們這個生產隊的隊長,當然也要為自家爭取。
他特地寫信去找朱慶裕幫忙,他們可是穿開襠褲的發根朋友,雖然朱慶裕走出了農門,但是他的根還在這裏,老家青峰村有什麽事還是要幫忙的。
聽說要建村小,他是舉雙手讚成,當即就寄了一筆錢回來支持家鄉教育事業了,還給鄉上,鎮上都寫了信表了態說隻要他幫得上忙的,絕不推辭。
為此李家阿公得意洋洋地去鄉裏,要求把村小建在他們生產隊,還放出話說,如果別的生產隊出錢出得比他們多,他是沒意見的。
別的生產隊出力還行,出錢肯定比不過,於是村小就落到了他們生產隊。後來青峰村大隊部也搬到坡下來了。
那時候叫青峰大隊,現在才叫青峰村。
然後就是選校址,由於這裏都是坡坡坎坎的,沒得平地,就選了這個矮一點的山坡,發動全大隊的勞動力把坡頂挖平了,又去隔壁縣大山坡那邊開鑿了青石板抬回來,才把學校修了起來。那個時候全靠人工勞力,不容易呀。我阿公說他當生產隊長最大的功勞就是修了村小,這是值得一輩子誇耀的事情。”
劉建國:“那這個學校有些年頭了喲。”
李英:“是的。我爸他們那一代人是這裏的第一批學生,然後我,還有我弟,還有很多後麵的小孩子來讀書……”
順著李英的指點,劉建國看到了很舊的一排房子,牆壁上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個村小真的很簡陋,中間一個壩子做操場,操場前麵一個黃泥巴壘起的土台子,光禿禿的。
操場左邊一排五間教室。
右邊有兩間房屋是校長辦公室和老師辦公室,還有兩間是廁所。
學校早就放假了。山坡上空蕩蕩的,看不到一個人影。
教室的窗戶沒有玻璃,是釘的木頭框框,上麵結了一層蜘蛛網。
透過框框可以看到裏麵。
教室不大,黑板,講台,裏麵擺放著二三十張課桌。一看就是農村木匠自己用木頭做的那種,課桌看上去倒還整齊,可凳子就各種各樣了還有幾張竹篾條編的板凳。
李英:“還是老樣子,一點都沒變。”
劉建國:“條件很差,很簡陋…”
李英:“這還算好的了。你知道我爸他們第一批上學的人坐的課桌是什麽嗎?”
“是什麽?”
“課桌是青石板,凳子是黃泥巴壘起來的幹坨坨,那個時候還沒有瓦,屋頂都是鋪的茅草,下雨還要漏,直到後來我上學的時候,才發動全大隊的木匠,把集體種的柏樹砍了,做了木頭課桌,又去燒了一窯瓦蓋上,這一下子又是好多年了,你看這些木頭課桌都變得凹凸不平了。”
劉建國………
李英:“你不用吃驚,農村大部分村小就是這個樣子。這還是因為要普及教育才有村小,我們才有學上,有的更偏遠地方還沒得呢。”
劉建國被深深地觸動了,他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麽樣,但是就在本地方,他們市下麵的一個村小居然如此簡陋。
他不知道城鄉的差別竟然這樣大。
大得好像隔著一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