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小兵傳奇>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江東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江東

  孫策時年不過二十歲而已,當初孫策隨父跨江擊劉表。衝鋒在前,“扯弓搭箭”射死陳生,大敗黃祖。後孫堅中箭身亡。他隻好用黃祖換回父親屍體,罷戰回江東,葬父於曲阿之原,整個家族的重負。全部壓在僅有十六歲的孫策身上。


  葬父過後,沒有消沉下去,他率軍駐紮江都。“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英雄漸漸來投奔他。“後因陶謙與策母舅丹陽太守吳景不和,策乃移母並家屬居於曲阿,自己卻投袁術。”在袁術處,策更是英雄無比,攻涇縣,取陸康,所向披靡。連袁術也不得不歎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複何恨!”後孫策借兵征江東,擊劉繇,驅王朗,大戰嚴白虎,收降太史慈,挾死於靡,喝死樊能。曹操也不得不讚歎道:“獅兒難與爭鋒!”


  再說孫策的性格好強,仗著自己有勇力有武藝,每每行軍打仗常常身先士卒,說起來好聽,其實孫策雖力能扛鼎,卻不會用人,大小戰役,都要親自衝鋒陷陣,像神亭嶺大戰太史慈時,真是隻身拚命,那有主帥風度?諸將像程普、黃蓋、韓當、蔣欽等也反對他這種輕率之舉,孫策卻堅持己見,諸將也隻好慢慢的跟在後麵,結果使得諸將十二騎被劉繇的一千多人圍攻,要不是“周瑜領軍來到”,後果是不難想象的。孫策還多次隻帶數名大將,輕易出擊,深入險境。這樣,大將們怎麽想?後來,張糸龍勸道:“夫主將乃三軍之所係命。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孫策卻無可奈何地說:“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耳。”由此就可看出問題有多麽嚴重,軍中諸將對他的態度持有異議。


  正是這種性格,孫策總會做出一些讓人想不到的事情,便如這年春節正月十二這天,孫策忽然來了興致,竟然要去打獵,這本來也很正常,但是關鍵是孫策打獵,竟然沒有告訴諸將,更沒有和人商量,甚至隻領了區區幾個親兵就偷偷的出了城,便在城外狩獵,結果遇到了許貢之子許平,領兩名此刻伏於江邊,趁孫策射鹿之時,變形刺殺之事,結果一箭射中了孫策的臉上,當時孫策並沒有死,反而徒手將三名刺客搏殺。


  吳郡太守喚做許貢,密表漢帝,說孫策驍勇,和項籍相像,該把他早些召回中央,不可聽他留在江外,致成後患。許貢不僅品行不佳,而且對孫策早有害意。許貢早先在吳郡太守盛憲手下任都尉,後來,為自己謀得太守一職,竟要拿自己原來的上司盛憲開刀。幸虧上文提到的高岱將盛憲藏匿在餘杭大族許昭家中,盛憲才保住一條命。周昂被吳景、孫賁打敗逃到吳郡,許貢卻不明不白地殺了他。不僅如此,許貢身為太守,卻一向與境內匪首嚴白虎關係不清不白。


  孫策入襲吳郡,先派部將朱治打敗許貢,許貢隻得投奔嚴白虎。後來嚴白虎也為孫策打敗,許貢與嚴白虎一起投奔餘杭許昭。孫策放棄用兵,改用招降的方法,不久許昭連帶許貢、盛憲、嚴白虎不得已全部投降。許貢名為歸附,卻密謀推翻孫策,他悄悄上奏皇帝說“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奏章不慎落到孫策手裏,於是孫策隻得令人將許貢絞死。


  而許貢死後,貢之子平,便一直密謀為父親報仇雪恨,常年關注孫策,這一天才算是終於找到了機會,隻可惜當時不曾把孫策射死,但是孫策回去邾縣之後,自然有郎中為其處理傷口,郎中告訴他,說這傷可治,但應好好養護,一百天不能有劇烈活動。孫策拿過鏡子自照麵目,對左右說:“臉成了這個樣子,還能建功立業嗎?”奮起虎威,推幾大吼,傷口都裂開了。當夜死去。


  而坊間還有傳聞,說是孫策殺了於吉,這於吉會妖法,人雖死卻冤魂不散,糾纏於孫策,此後,每一獨坐,都感到於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惱火。這次調治箭傷剛有起色,引鏡自照,又見於吉立在鏡中,回頭看,不見於吉,如是再三。孫策摔破鏡子,奮力大吼,傷口崩裂而死。


  但是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確實說是孫策之弟孫權,因為各種利益糾葛,加上手下部將的攢等,當時孫權的實力已經超過別、策;孫權周圍的親信,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希望孫權取孫策之位而代之,便慫恿孫權謀殺孫策而代之。


  孫策、孫權二人對劉岩、曹操、袁紹三大集團的態度不同,當時各個集團合縱連橫不斷變化,因時而定,也就不會固定長久。孫策剛占據江東,劉岩、曹操、袁紹正要決戰,這時,東吳隻能有一個決定,可孫策與孫權的看法完全相反,孫策是想同劉岩、袁紹聯盟,襲取許都。甚至要帶傷出兵,決心很大,結果是遭到張昭和眾將的反對。理由是“玉體違和,未可輕動”。孫權的態度魯肅建議,“競長江所極而拒守之”、“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由此可見,孫策與孫權在這個戰略問題上,常常發生爭論,而這種矛盾和爭論往往與兩個集團的利益直接相關,很可能成為孫權謀殺孫策的導火線。


  有人便傳說是孫策安排貢之子在江邊刺殺孫策的,不然許平如何能夠清楚的把握孫策的行蹤,畢竟孫策狩獵根本就是隨機而動,能知道的人並不多,而許平也不可能一刻不差的跟著孫策,這其中還真有些道理,不過隻是傳說,誰也說不清楚,甚至還有傳說孫權是看上了其嫂大喬,不過不怎麽靠譜而已,真真假假別人誰也說不清。


  但是孫策死後,自然是孫權即位,孫權上來之後,任用魯肅諸葛瑾等人來平衡孫策在位時,周瑜一家獨大的弊端,畢竟周瑜和死去的孫策關係太好,而且兩人又是連襟,這讓孫權不得不防,其實也難怪孫權地方周瑜,關鍵是周瑜在江東的聲望比孫權還高。


  再說孫權上位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表天子,然後連接曹操劉備,隻是將目光望在了劉表身上,但是卻一改孫策於劉岩結盟的態勢,對天下發出繳文,稱劉岩為實為害國賊,劉岩一日不除,大漢一日不能安寧,遂決定聯合曹操劉備和天子四家一抗劉岩,用孫權的話來說:“天下如今最有威脅的就是劉岩,如果再讓劉岩做大,那麽就會讓後漢國變成一個龐然大物,到時候誰也不能抵禦。”


  而且孫權不但是明麵上這樣說,而且積極地準備調集大軍,準備對劉岩宣戰,而目標就放在了南陽郡上,當然更大的目的就是占據荊州,如今江東據揚州交州,擁兩州之地而坐望天下,但是不能占據荊州的話,勢必又隻能偏居一偶。


  在孫權於天子劉協的積極攢等下,劉協劉備孫權曹操便形成了統一的反劉岩聯盟,各方約定,將在開春之後對後漢國發動四路圍殺,絕不能讓劉岩再行壯大,不然的話眾人早晚要被剿滅,對於袁紹的滅亡,絕大部分都記在了劉岩身上,盡管曹操也分得了很大的利益,但是曹操還能相抗,但是如今劉岩的勢力已經不是任何一家可以相抗得了。


  當然東吳的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最少作為孫權的左膀右臂的魯肅就持有不同意見,對於孫權如此高調的於劉岩交惡,魯肅很不以為然,曾經多次規勸孫權,畢竟東吳於劉岩的後漢國國土不相接,沒有必要和劉岩鬧得太僵,所以反倒是不如任由劉岩和曹操劉備天子爭雄,而東吳隻將目光落在荊州上。


  隻是孫權卻不認同,便曾經這樣說:“正因為國土不相接,劉岩東遊曹操天子,南有劉備劉表,一時片刻不會對咱們江東用兵,咱們才需要未雨綢繆,天子被打的如此之慘,曹操一時片刻不敢輕動,如果咱們不站出來,這幾家諸侯如何能和劉岩拚下去,而且咱們也不能隻打雷不下雨,隻有咱們出兵於劉岩交戰,那麽才能讓曹操天子劉備於劉岩廝殺,等打起來的時候,咱們才有機會亂中取利。”、


  孫權派出一萬大軍屯於酉陽,一旦破了西陵,兩路大軍便會同時進攻南郡,當然這之前會做出姿態,於在安陸的閻行大戰一場,絕殺閻行這一軍,以此對天下表明心跡,而且孫權還可以將這消息傳的天下盡知,如何能不讓劉岩知道,這也等於強行將曹操劉備劉協困在了這個戰車上,讓本來想要安頓一兩年的曹操卻不得不改變主意,何況年前剛剛一戰,曹操與劉岩好像已經不能緩和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眼看著就要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江南之地已經是水美鱖魚肥的時候,而江北也已經冰雪融化萬物開始複蘇,春天來了,但是隨著而來的便將是天下大亂,這一年將注定不能平淡,注定是戰火紛飛的一年,而最早發生的卻是出乎劉岩預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