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能忘
暖風和煦,洞庭湖畔垂柳青蔥。
東面岳州巴陵郡。
巴陵郡和常德府隔湖而望,雖此時北面鄂州正在和元軍對峙,但緊張氛圍暫且並未蔓延到這巴陵郡來。
城內熙熙攘攘,大好氣象。
自從趙洞庭登基頒布諸多新政以後,巴陵郡民生的確在以喜人的態勢繁盛起來。
毗鄰洞庭湖,讓得巴陵郡有洞庭湖內無數水產作為後盾。近兩年來,已是逐漸成為周圍城市水產貿易的集中地。
這自是為巴陵郡提供不少稅收,同時,百姓們的經濟來源也多了。
城內街道兩旁,尤以客棧最多。因為巴陵城內總是有來來往往的水產品商販。
悅來客棧。
作為巴陵城內有口皆碑的老牌客棧,縱然這接近城門之處的客棧只是分號,外面也是人來人往。
有小廝喊得口乾舌燥,「客官,您裡邊請呢!客官,您裡邊請呢!」
但在招呼客人的同時,這小廝視線卻總是不自禁地向著客棧內某個靠窗的角落掃去。
那裡有個頗為顯眼的光頭。
其人穿著僧袍。
卻是個女僧。
容顏絕美,縱是剃盡青絲亦不減其靈性。
客棧內不知有多少住客、食客都如這小廝般有意無意向著她掃去。
這般國色天香的女子出家為僧,的確是有些可惜了。
若她不是出家人,怕又要引得不少這城內的倜儻公子前來觀望。
甚至,如果不是現在皇上明法制,縱是這姑娘已出家,怕也有人膽敢作出強搶的事情來。
這樣的事情在以前的巴陵城內可沒少發生過。
現在有許多膏粱子弟家中仍未失勢,只是因忌憚皇上,便不敢再像以前那般胡作非為而已。
而面對眾人那帶著覬覦的目光,出家女僧只是目不斜視,始終看著窗外垂柳。
她自有她的氣度。
瞧著偶有乞丐從窗前過,這女僧總是會將其喊住,然後遞些碎銀出去。
這讓得客棧內眾人眼中的覬覦之色漸漸消失,變得敬佩。
恰逢亂世時,佛門不顯。現在民生恢復,諸佛門也多忙著積攢自家香火,如女僧這般出家度世者,並不常見。
「客官,您里」
門外又響起小廝的喊聲,但才剛喊出口,聲音便就噶然而止。
門口櫃檯內掌柜的瞧過去,也是瞬間愣住。
有妙齡女子翩然進屋。
她雖只是穿著尋常的民女服飾,但顧盼間卻好似是穿著鳳袍綾羅。
其容貌更是用傾國傾城才能形容。
體態婀娜,顧盼生輝,便是較之那極具靈性的女僧,都好似還要勝過幾分。
有女人縱穿著綾羅綢緞亦像潑婦,但也有女人縱穿麻布也儀態萬千。這女子,無疑是後者。
她的出現,登時將客棧內不少目光吸引過去。
但只是短短几瞬,這些目光便又移開。
在這女子面前,縱是此時客棧內有不少江湖人,亦有不少富商,卻也覺得有些自慚形穢。
窗邊女僧似是感應到什麼,終是偏頭瞧著這邊看來。
兩女的眼神在空中交觸。
女僧淡然回頭,這長得國色天香的女子卻是嘴角扯出輕笑,扭動著腰肢向女僧走去。
她走動間真有萬種風情。
客棧內有咽下口水的聲音。
肩上披著麻布的堂倌似是有些害羞,竟是不敢上去詢問。
妙齡女子在女僧對面坐下,聲音略帶嘶啞,卻是動人至極,「我能否坐這?」
雖是這麼問,但她人卻已是在桌旁坐下。
女僧只淡淡道:「請便。」
兩個國色天香的女子相映生輝。
櫃檯內掌柜的咽下口水,用只有自己聽到的聲音輕聲呢喃道:「巴陵城有多少年沒出現過這樣絕美的女子了?」
卻沒有答案。
好似,自他學會瞧女人以後,這巴陵城內根本沒有出現過這般美艷的女子。
掌柜的心中忽然嘆息了幾聲。
只可惜自己並不年輕了。
此時,客棧內如他這般以各種理由嘆息的,也不知有多少人。
堂倌終於是鼓足勇氣走過去。
可還離著妙齡女子尚且有兩米余遠,就聽得妙齡女子道:「不住店,只給我碗清水面即可。」
「噢。」
堂倌愣了愣,臉色稍紅,似又有些惋惜,向著后廚走去。
他聞到女子身上的香味了,真是好聞。只可惜,不能再走得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