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先埋個釘子
「小僧玄奘,見過妙應真人,見過蜀王殿下。」
被摘了假髮的唐和尚一臉苦笑,看著面前一老一小兩個道士,他現在處於被鎮壓的狀態。
鎮壓他的就是牛逼不解釋的孫藥王,鎮壓的方法就是一根簡簡單單的銀針,釘在了他的眉心上,現在的他別說運轉佛門神通了,就是動動手指頭都困難。
嗯,因為他無意中散發出來的氣息實在是有點兒強悍,所以在跟著李恪進了後堂的一瞬間,正在分辨藥材的孫藥王以為自己的寶貝徒弟有了危險,就下意識出了手,一根銀針不但釘住了唐和尚,還順帶著震掉了他的假髮。
「玄奘……」
孫藥王摸了摸長髯,臉色有點兒尷尬,大手一揮,玄奘眉心的那根銀針自動脫落,飛回了他的手中,「你不在廟中修行,到貧道這同仁堂作甚。」
「這……」
唐和尚看著孫藥王,繼續尷尬,他總不能說自己西行的奏疏被朝廷咔嚓了,這會兒準備偷渡用的藥品,馬上就要跑路了吧?
旁邊還坐著個官面上牛逼不解釋的蜀王李恪呢!
然而出家人不打誑語,糾結了一下,唐和尚才用一個折衷的辦法回道:「小僧準備買外出,故此想要準備些傷葯。」
這和尚辯才無礙,但是畢竟還年輕啊,現在這撒謊都不順溜……
李恪就嘆了口氣,年輕人總是很可愛的,你看他現在這麼年輕,不也很得喜愛?
於是李恪就招呼唐和尚坐下,盯著他那顆還帶著青色的光頭打量,心說自己要是真吃了一口唐僧肉,是不是真能長生不老?
「你已經凝結了舍利,便是做不到通體無垢,總也不能被尋常蟲蟻所擾,尋這些凡俗藥物作甚,貧道這裡還有些備用的藥物,便送與你罷。」
孫藥王嘆了口氣,作為一個老江湖,他吃的鹽大概比唐和尚吃的米還多,直接就看出來這和尚是話裡有話,不過他也不打算深究,也沒打算針對,所以從袖子里摸了摸,就掏出幾包藥材來丟了過去。
21歲受具足戒,25歲凝結了佛門舍利的唐和尚,那真是佛門的天才,其地位和李恪這種大唐祥瑞在上清門庭里的地位彷彿,和尚道士再不對付,總也不能拿這個檔次的天才開刀不是?
「小僧多謝妙應真人賜葯。」
唐和尚鬆了口氣,在他看來,只要妙應真人不追究,這事兒就算是揭過去了。
然後李恪的一句話,直接就把唐和尚再次釘在了地上:「法師之所欲,本王是知曉的。」
「這……」
雖然溫潤如玉的唐和尚在佛法上牛逼不解釋,從悟性上來說,吊打古往今來九成九的光頭都不成問題,但是他現在畢竟還年輕,還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和尚,社會經驗並不如何豐富。
最起碼,作為天才,他在佛門裡受到了各路大和尚的關照,自己也算是書香門第出身的,能受什麼社會拷打?
而這會兒坐在李恪上首的孫藥王,打量著自己的徒弟,也有點兒驚訝。
「本王有幾個問題,是想要問問法師。」
李恪這會兒正襟危坐,眼中紫光閃爍,已經不再眯眼了,整個人散發著一股先天境界才有的氣勢,不怒而威談不上,卻也是嚴肅非常。
「殿下請問。」
唐和尚認命地點點頭,然後補充了一句,「小僧絕不打誑語。」
「法師欲西行求法,所為何事?」
李恪閃著紫光的眼睛盯著唐和尚的眼睛,似乎是想要看出唐和尚的內心,「普濟眾生耶?光大釋門耶?」
一聽「西行求法」四個字,孫藥王的眼睛微微一眯,道門和佛門那些複雜到讓他都頭疼的恩怨糾葛,實在是讓每一個和道門綁定的人都印象深刻。
不說是什麼直接的佛道爭鋒吧,朝廷打擊佛教的時候道士們幫忙踹一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小僧求法,只為普濟眾生。」
一聽這個問題,唐和尚就是面色一正,盯著李恪的眼睛,聲音洪亮,宛若大呂黃鐘。
西行取經嘛,回來之後肯定會引起轟動的,這是可以預見的,當年菩提達摩從印度跑來中原宣講佛法,就很是壯大了佛教,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為一個二十五六歲就立志取經的人物,唐和尚是個理想主義者。
理想主義者首先考慮的是理想,然後其中明智的,會判斷自己的理想完成後形成的社會影響,再然後才是權衡利弊。
「南朝四百八十寺,可曾普度眾生?」
李恪洒然一笑,忍不住懟了一句。掛著個天才的名頭就這點好,十來歲的時候裝逼也不會有人懷疑太多,他那個最後娶了魏徵女兒的叔叔李元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嘛。
他也沒提什麼《老子化胡經》這種當面打臉和尚的經文,李恪只是伸手在桌上抓了些草藥:「若想普濟眾生,終歸要用到實處的,草藥也好,爐灶也罷,總歸不是一張嘴能解決的。」
「小僧紅口白牙,總能導人向善。若無善心,便是有草藥爐灶,也不過是助紂為虐罷了。」
搞辯論嘛,唐和尚還是很在行的,「道信禪師於南方倡導農禪並舉,也是佛理。」
「本王還有功課要做,今日也不知尋法師辯論的。」
李恪笑了笑,也沒和他糾結這些,沒有意義的,他把唐和尚叫進來,本身也沒想著攔他,阻撓法相唯識宗的出現,鬼知道這裡是不是牽涉到什麼佛門的隱秘。
更何況,宗教改革就和生產力進步一樣,早晚都能出現,攔不住的,沒了法相唯識宗,總也有法相唯神宗、法相唯一總之類奇奇怪怪的門派出現。
所以稍微停頓了一下,李恪繼續說道:「既然法師心志堅定,只想普度眾生,本王總也不好攔著。不過這普度眾生,想必是不分漢胡的,本王這裡有一法,可解西域眾生之苦。」
「殿下請講,小僧洗耳恭聽。」
唐和尚鬆了口氣,只要不攔著他西出陽關無故人,那就是小事兒。
「法師西行一路,當記述西域風土人情,猶以山川地貌為重。」
上輩子看過《大唐西域記》的李恪就是一笑,宛如看著上了鉤的魚。
這下,不光是唐和尚了,孫藥王的眉頭都是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