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章北宋時期的沈培德(二十六)(加更一章)
於旺感覺他似乎是琢磨的告一段落時,又補充了一句:“想想看,那個持刀男在消失的時候,隻有他的刀、甚至是他的血消失了,那個持棍男的棍子卻沒有隨著消失,因為那棍子不屬於持刀男的也就是說,這個掌控之力對於這些財、物的歸屬,是區分的清清楚楚。.”
沈培德歎道:“我明白了,是這個理,這個掌控之力,應該是屬於神仙級別的力量,事無巨細,人家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於旺也是感歎的說道:“幸虧這次是與你們一起趕路,也算讓我漲了大見識而且我覺得這種掌控之力,應該是比神仙之力等級更高的力量。”
“再回到你那個話題上,這種掌控之力在把他們招回後,如果不讓他們回到原來的世界去,會能把他們放到哪裏呢如果是再投放到其它的世界,或者再換到我們這個世界的另外一處地方,那都應該是有什麽特殊的目的才行我想不出把他們易地而放能有什麽特殊的目的,至少崔小姐和鶯鶯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的女子,沒有理由要被這種掌控之力特別安排的。”
沈培德繼續陷入沉思之中,停了好一會他才說道:“我明白你說的這意思,有道理。.”
於旺再說道:“那個持刀男已經被你開腸破肚了,掌控之力把他移往別處又有何意義呢,難道是為了給他治傷麽?我覺得掌控之力就算是不當場處置邪惡,也不會助紂為虐去幫他治傷的按照掌控之力能夠直接把人消失的能力來分析,掌控之力隻要願意,就可以當場讓重傷的持刀男,立刻變得活蹦亂跳的毫發無損。”
對這一點沈培德是立刻點頭認可。
於旺再說道:“所以我認為,他們三人都是因為昏迷後、觸發了被招回的條件,因此被招回到你們那個世界了。”
沈培德有些興奮的說道:“那豈不是說,我隨時也機會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於旺承認道:“我認為是的,而且我希望沈兄台打算回去的時候,能夠讓我再見識一下這個奇異的場麵。”
沈培德幹脆的說道:“放心吧,我到時候一定讓於兄台在旁邊見證。”
他接著問道:“於兄台,你覺得我回去後會出現在什麽地方?”
“這個我真是沒有頭緒,或許你會回到你進到我們這個世界時的那個位置。.”
沈培德開始發愁道:“你覺得我能把這個劍譜和劍帶到我們那個世界麽?”
於旺同情的說道:“我不知道那個規則之力對這些物品的歸屬,是咋麽劃分的,實在不知道這劍譜及劍能不能被你帶走。”
清風在一旁建議道:“沈大俠至少可以等把劍譜練成了再回去呀。”
於旺說道:“這個恐怕很難,因為沈兄台一旦睡覺,就可能觸發被招回去的條件了。”
沈培德有些疑惑:“睡覺也算是昏迷麽?”
於旺道:“我覺著應該可以這樣理解,你想想鶯鶯在消失前,是不是因為先喝暈了,喝暈了不就是要睡覺的症狀麽。”
沈培德細思,覺得是這麽個理,他不由興奮的說道:“真要這麽簡單就好了,我剛才還在後悔沒有去拿點蒙汗藥呢。”
於旺說道:“我覺得十有能行,你今晚一試就可以見分曉了。”
這一點得到確定之後,沈培德是不由得更犯愁自己可利用的時間不多,該如何把這劍譜上的東西及劍掌握在手呢。
說起來,如果不是因為這劍譜和劍讓他牽掛,他其實最該操心的是如何趕緊去激發被招回的條件也不知鏢隊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或許人家是正等著他去支援呢。
於旺這時提議道:“我覺著,你現在抓緊時間把劍譜和劍抓在手裏把玩,這有可能會加強你和它們之間的聯係,這樣帶走它們的希望就會大些。”
沈培德當即把劍譜取出、拿在右手中,左手則是去攥住追風劍的劍柄如果不是擔心影響走路,他這會就打算把劍譜拿在手中翻看了眼前其實還有一個機會,那就是於旺的毛驢是在那閑著呢,他如果坐在毛驢上看書,倒是可以邊趕路邊領會劍譜。
不過這麽做與禮太不相符,雖然這麽做可以讓沈培德多些時間、與劍譜建成親善關係,但這麽做實在不是大丈夫所為,有違沈培德的道德觀所以盡管他知道這麽做自己可以更多的獲利,但他就是做不出這種無禮之事。
走著走著,沈培德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於兄台,我還有一事不明,按說咱們是都喝過蒙汗藥了,為什麽這蒙汗藥對咱們不起效呢?”
“我覺得這應該是咱們都喝的少,剛才又經過劇烈運動,把藥力都揮發掉了。”
沈培德點頭認同,繼續覺得於旺說的很在理。
又行走了一會,沈培德再問:“於兄台,我如果在這書頁的每張紙上都塗抹些鮮血,會不會對帶走這本劍譜有幫助?”
於旺問道:“那個持刀男消失的時候,地上有東西被一起帶走麽?”
沈培德想了想後,有些無奈的說道:“應該沒有,看樣塗血不管用。”
接下來的路上,沈培德是持續在探討著如何能夠穩妥的帶走劍譜及劍的方法,就連清風有時候也會插言、幫忙提出些建議,但遲遲沒能找出一個讓人覺得十分認可的方式。
雖然大家都知道了,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是可以帶離這個世界的,但這本書就算能分拆開咽進肚內,但又如何能將其再從肚內取出來呢,那劍就更別提要吃到肚子裏了。
直到清風給出了一個合理化建議:“可以把劍譜的內容通過刺青的方式刺在身體上,那樣就可以把劍譜的內容帶走了。”
於旺提醒道:“時間來不及,這本小冊子想要完成刺青,也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這期間沈兄台一旦睡著了,就很可能被立刻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