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章:崔陲父子好盤算
雖然李萼的手下對崔莊的態度多有不爽,但是崔陲的表態多少帶有一些良心,五百頂帳篷讓眾人不在糾纏。大夥兒都是普通百姓,戰亂之中能有一處安身的地方,已經難能可貴了。
不過,李萼在現場眾人的哄鬧聲中,卻把嘴巴湊到了崔陲的耳邊,輕聲說到:“崔公送得這些帳篷,是想亂兵打過來之前,城外的難民跑得更遠一些吧?”
“李公子這話何意?”崔陲老臉一紅,強撐著質問。
“冰天雪地裏住帳篷,崔莊的城外可不好待。隻怕用不了幾日,難民們自己就受不了跑了。”李萼微微一笑說。
“是崔某想得不周全,但是此事崔某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李公子莫要怪崔某?”崔陲有些尷尬,隻好搪塞。
“既然崔莊有困難,這件事小子沒有異議,照辦就是。”李萼點破了崔陲的心思之後,卻沒有多說其他,反而一口吞了下來。
對於崔陲來說,自己的一點小心思被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一眼看穿,他到底有些不爽,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蠢。
但是遇到李萼這樣的妖孽,崔陲心中就算是不爽,也不敢當場翻臉,這是一種自帶的氣場決定了的高下之分。等到宴席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家,打算找一個更有眼光的人,解讀一下李萼這個妖孽。
崔陲穿過崔廟,走過過兩丈多寬的漢白玉石橋,眼前忽然又出現了一座高高的圍牆,圍牆上麵覆蓋著瓦楞,一直伸向兩邊,緊緊圍著一座大院落。院落的門樓更是雄壯,兩排合抱粗細的木柱撐起了三層厚重的房頂,兩邊聳立著兩座巨大的石獅,氣派的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再往裏,就是一道長長的筆直的通向宅院的雕花走廊,走廊的兩邊栽種著各種花草樹木,此時仍然一派青翠。走了約一盞茶的功夫,走廊變得彎曲,逐漸遇到許多身著統一服飾的奴婢,看到崔陲紛紛垂手避讓。
在一處僻靜的亭子旁,有一位須發灰白的老者正在練箭。這老者正是崔莊的老莊主崔佶,隻是他脫去了甲胄之後,倒是頗有一點仙風道骨的感覺,起碼形象比一般百姓人家的老丈,確實要得體的多。
隻見他握住一把古香古色的雕弓,拉弓引箭,使勁地瞄準著前方十來步的假人靶標,那箭支對準著一個綢緞軋製的假人,‘嗖’地一聲飛去…
然後就射偏了,反正也不知箭支飛到了哪裏。
“ !”崔佶見著箭支飛跑,心中暗罵,可礙於形象,隻是未罵出口而已。
“啪!”的一聲,鬱悶的崔佶甩掉手中的雕弓,然後拿起身邊一名奴仆漆盤裏的濕毛巾,鬱悶地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
“阿爺上了年歲,力有不怠,非阿爺的箭術不好。”崔陲站在旁邊,趕緊安慰著說。
崔佶白了崔陲一眼說:“你不用寬慰我,我們是經詩傳家,不練這武藝也能旺族。”
“阿爺說的是,咱們這樣的家庭,哪裏用得著練習這打打殺殺的伎倆…”崔陲順著崔佶的話接著寬慰。
“是個屁!《周禮?保氏》說: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你可還記得,六藝中的射藝,有五射,是哪五射嗎?”崔佶到底是個老滑頭,在兒子麵前還是露出了真容,他沒再虛偽,而是考起了對方。
“五射乃射箭技藝的五種層級,曰: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乃箭穿靶心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箭準確而且有力道,是考驗箭術的基本功;參連又曰三連射,前發一箭,而後三箭連射,是為考驗一個人的發箭的速度;剡注者,要求射出的箭速度極快,轉瞬即到,考驗的是射箭人的力道;襄尺,乃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而箭卻能一同抵達,這是禮節也是對自己箭術的自信;井儀謂之箭術的最高境界,四箭連射,又全部正中。”崔陲恭恭敬敬地回答。
“那你學到了第幾層?”崔佶問。
“慚愧的很,兒連第一層都未及到達。”崔陲低著頭回答。
“這不能完全怪你啊。這都是我們這些大家族,幾百年來隻注重經史子集,完全忽略武力所致。你看看現在,我們崔家想找一個能保護咱們老祖宗牌位的人,都找不到。唉!!!”崔佶說完,有些黯然。
“孩兒不是身兼東武城縣團練使的身份嗎?”崔陲回答。
“你這個團練使頂個屁用,出了這崔莊,誰聽你的?”崔佶剜了崔陲一眼,一臉的瞧不上。
“阿爺說的姓李的那小子,一眼就看穿了兒子的心思,倒是一顆好苗子。”崔陲說。
“哦?他看穿了多少?”崔佶很詫異的問。
“以兒子所見,恐怕咱們的那點心思他都早已經了如指掌。”崔陲說。
“他不願加入我們?”崔佶問。
“非但不願,而且還看破了阿爺您的精心布置。他答應帶著難民駐紮在城外,也答應了幫助我們協防崔莊,就是沒答應和我們合兵一處。”崔陲說。
“這個年輕人,野心很大,怕是不好駕馭。”崔佶眼睛一凜,神情陷入了沉思。
“可是就算這小子再有能耐,畢竟隻是一個庶子出身,那李家也不是太原李家的本家,又能走多遠?”崔陲不服,他感覺到今天自己脆弱的小心髒接連被打擊得不行。
“你別忘了,他的父親李憕,現在可是東都的留守大臣,那可是正三品的高官。而且李憕升遷之前,可是在清河郡做過好幾年的太守,李家在清河,還是有點根基的。”崔佶反駁道。
“他一個毛頭小子,又憑什麽能在這河北地界鬧騰得起來呢?”崔陲反問。
“暫時來看是不能,但是你看看現在的河北,都已經亂成一鍋粥了。這樣的局勢,正是時勢造英雄的時代,連我都想練箭出山,何況他人。要不然你阿爺我,為什麽想收編那小子手下的兵?隻怕整個河北有點誌向的,都在打這樣的算盤。”崔佶又說。
“難道那小子也有這樣的頭腦?我看他隻是一個愣頭青,無非是想在這亂世中活命而已,沒什麽其他的心思。”崔陲說。
“那可說不定,亂世出英雄,我看那小子身上有一股英雄氣。”崔佶說。
“可是阿爺剛剛不是已經說過了,整個河北的有誌之士都想出頭,這小子放在人堆裏,又算得了什麽呢?”崔陲還是對李萼有些不屑。
“那就要看他能得到多大的助力了,如果李憕全力助他,他就有可能成事。再不濟,拉起一支上萬人的軍隊,還是有可能的。你看看他現在的手下,不就有上千人了嘛,這才短短幾天的功夫?”崔佶回答。
“既然阿爺這麽看好那小子,咱們不如押注於他…”崔陲眼睛一轉說。
“你想說什麽?”崔佶趕緊問。
“我今天看到瓔瓔,她似乎是看中了那小子,如果倆家聯姻,以他庶子的身份,可能會對我崔氏有所求…”崔陲說。
“不急!此事言之早,可別押注押錯了對象。”崔佶連連擺手。
“阿爺的意思是?”崔陲問。
“局勢還未明朗,朝廷那邊的確切消息還沒有傳過來,咱們再等等看。不過,暫時可以讓瓔瓔先去接觸一下,你先不要阻攔,隻當是年輕人的相識,如此,我們也好有個進退。”崔佶說。
“阿爺高明!如果那小子得了勢,咱們就和李家聯姻;如果那小子立不起來,那就是他自己做的一場白日夢,怪不得我們。”崔陲眼珠子溜溜地轉著,臉色大喜。
崔家宅院裏正在謀劃的事情,李萼和崔瓔瓔都是不知道的,尤其是崔瓔瓔,在聽到崔陲不反對她去見李萼的消息之後,高興的一整晚都沒睡好。
崔瓔瓔決定,在此國難之際,她要代表崔莊的年輕人,明天一早就出城,去慰問一下城外的難民,重點要慰問一下領頭的李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