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山賊票號>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人關係親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人關係親密

  徐茂才點了點頭,

  “好,我知道了,跟著李大人出去吧!”


  張旦旦回頭看了看號房裏黑老三,“徐大人,這黑老三在此已經關押了很多年了,人也老了,不如將他也放了,這本該孝敬您的那些軍餉我會繼續每月提供,不知徐大人意下如何?”


  吳義突然的勃然大怒,“放你已屬不易,你還有這麽多要求?你是不是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啊?”


  “誒,吳副將休得無理,”徐茂才伸手製止,轉而又對著張旦旦說道,

  “我聽說你不同於其他的這些山賊,占了黑鷹山,卻要將黑鷹山自古以來的就在經營的山賊生意,轉變為票號生意,我就想問一句,這票號的生意,有那麽好賺錢麽?”


  張旦旦笑了下,“這票號生意,為的是匯通天下的理想,並不是為了賺錢。我如果是為了賺錢,根本就不需要開辦什麽票號。”說完轉身跟著大家夥走出了地牢。


  張旦旦這些話在徐茂才聽起來有些難以理解,也有些匪夷所思。


  吳義走過來,低聲對徐茂才說,“大人,我們擁有如此多的兵力。為什麽要受製於那李大人。怕他作甚。”


  徐茂才連看都不看他一眼的低聲說道,“你懂什麽,朝廷都是依靠這些當地的文官來監視我們這些武將的,把他們惹得不高興了,一封奏折報上去,我們就都吃不了,兜著走了。把他們哄好了,大家都相安無事,一起悶聲發大財。”


  徐茂才官場經驗豐富,他的心裏明白,像他們這樣武官,手裏沒有兵的話,屁都不算。而要想有兵,就得有錢。


  軍餉是第一要務。但是有了錢,有了兵,卻不見得就能夠安穩了。


  朝廷真正的親兵,隻有八旗軍才算。他們這些身家在外的綠營武裝,因為都是漢人武裝,始終是難以得到朝廷的信任,包括先賢曾文正公,領導湘軍擊敗太平天國,曾經權傾朝野,官至封侯拜相的一等毅勇侯,最終也不得不自解武裝以表忠心。


  既然手裏握有兵權就得處處小心提防。不能錢還沒撈到,缺落下了一身的罪名。


  尤其是這些文官的監視,更需提防。否則稍有不慎,被安上個傭兵自重的罪名,那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走出地牢的大門,外麵的天仍然亮著,張旦旦抬眼望天,遠離了那地牢的肮髒臭氣,自由的空氣是如此的新鮮。


  他注意到刀易恒掌櫃和那縣丞大人一直走在最前麵,看起來兩人的關係是非常的熟悉。


  熟人好辦事,看來這是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呀。


  張旦旦想起早上張本初曾經來請他去縣衙一趟的事情還沒有辦完,遂走上前去,找到張本初,

  “多謝官人前來解圍,不知早上是否有受傷,”


  “好說好說,反倒是我要謝謝你們店裏的夥計幫我解圍。”


  張本初早上被人扔在街上,孤單寂寞冷,連嘴巴也被人用破布堵住。


  四周的百姓看到他被幾個軍爺像是殺豬般的捆綁起來,丟於街上,也不知是什麽原因,都不敢上前解救。


  直到青雲山票號的夥計出門看到,連忙回去稟告,陳泰興才出來將他營救,扶回店裏。


  恰逢刀玉婷和他爹爹準備出門回和豐鎮,遍尋不見東家在哪裏?


  陳泰興才告知刀玉婷,東家被綠營的官兵抓走了。


  這還了得,


  刀易恒與刀玉婷立刻放下包袱,跟著張本初來到縣衙,縣衙的李繼芳李大人跟刀易恒是老相識了。


  隻因當時的票號,已經成為了社會經濟所倚重的重要金融工具。


  大清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


  貨物需要流通,經濟需要交流,大清國的金融秩序需要急速的提升,才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往來貿易所需,也正因為如此。


  票號這個行業自然而然的應運而生,


  票號的的誕生不僅滿足了異地貿易的需要,也極大的滿足了官府銀兩匯兌的需要。


  其實,在清代來講,紙幣還沒有興起,巨量金銀的這種實物貨幣,重物貨幣的匯兌存取,非常的不方便。


  票號這種流行與山西商人之間的金融工具,很快的引起了官府的注意,這些官府裏的當官的大多是些八股文人,頭腦中對於金融完全的沒有概念。也是完全的不懂金融一詞的含義,


  但是他們都並不傻,能夠從山西商人的匯兌業務中看到票號轉存轉取得方便之處。


  這個東西簡直是太方便了。


  相隔千裏之外,不用牛車馬車的駝負,千金萬輛的金銀,通存通兌。


  這樣的新鮮玩意,官府怎麽能夠不加以利用呢。


  於是便有了最先嚐鮮的衙門,他們要匯兌的銀兩是便是國之重器,稅收。


  由於大清朝實行的是中央集權,全國各地的稅賦,官府的盈餘錢銀,最終都是要大車小車的運往京城或者是各地的省會城市,途中跋山涉水,艱難險阻不斷,還要時刻提防賊人搶掠,還要派出大量的兵卒沿途押運,勞民傷財,最終入交國庫的,難免會損失大半。


  這稅收財政如果入交的不夠及時,或者有所損失,當地的運政官或者是官府的頭頭腦腦可都是要掉腦袋的,這種風險太大了。


  直到幾十年前,一個杭州的運政司司長正好要去京城訴職,為圖省事,將自己所收取的鹽稅所得,全部都存入了一個山西票號。自己則輕輕鬆鬆的一路上吃吃玩玩,兜兜轉轉的到了京城。將銀票往京城票號的櫃台上一擲,便順利的取出了幾萬輛的銀子。


  這可震驚了京城官府的各位大老爺們。


  從此,鹽稅,茶稅,田賦,海關關稅,軍餉,都漸漸的轉入了票號匯兌業務。


  李繼芳是刀易恒的遠房親戚,聽聞刀易恒在日盛票號做了掌櫃,便將自己轄區所有的稅賦,和其他官府收入全部存入了日盛的官銀通道。而當刀易恒從日盛離開了之後,這些平和縣的官銀的匯兌業務也沒有任何的影響,得以繼續保持。


  所以李繼芳與刀易恒是兩個熟的不能再熟的遠親關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