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柿子惹的禍
樹下陷入難言的靜寂,眾臣麵目呆滯,仿若白日見鬼,就連李二都臉色鐵青,恨不得一巴掌將兀自洋洋得意的程咬金拍在牆上,摳都都不下來那種。
“有辱斯文,實在是有辱斯文!”
白發蒼蒼的虞世南捂著胸口,顎下胡須顫抖的厲害,一旁的宋禹忙上前小心攙扶,朝程咬金投去憤怒的目光。
如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文臣亦是既惱怒又無奈,這特娘的是詩麽?若是傳了出去,怕是天下的文人騷客們絕筆者必不在少數,哪怕是三歲孩童都比這老貨強上一些!偏偏這老貨還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實在是令人恨不得上去弄死他。
眼看一眾文臣被惡心得死去活來,尉遲恭擠眉弄眼地偷偷朝程咬金豎起了大拇指,不過卻是集體挪動腳步,距離這個老不修遠一些才能保命。
“臣見過陛下!見過諸位叔伯!”
方言等人的身影終於出現在眾人麵前,李二惡狠狠地瞪了程咬金一眼,心底卻是悄然鬆了口氣——再待下去,怕是老邁又較真的虞世南真就堅持不住了。
“磨磨蹭蹭的作甚?”
方言被李二的這一吼搞得不明所以,但見到虞世南被宋禹攙扶著,一眾文臣皆是生無可戀,而混世魔王程咬金叉著腰鼻孔朝天的模樣,心底便猜了個大概——想必這老貨又舌戰群儒了。
“小子來遲,但請陛下恕罪。”
方言笑嘻嘻地賠了罪,指著數百步外隱約可見的高台道:“想必越王殿下已與陛嚇稟報,恰好高台已然完工,還請陛下移駕一觀。”
李二二話不說,抬腳便走,似是此地有甚麽汙穢一般。
“讓一群人瞠目結舌……”
程咬金滿足地歎息道:“俺老程果然有作詩的天分!”
眾文臣:“……”
如果眼神能殺人,程咬金這魁梧的身軀怕早就千瘡百孔了。
李泰掩著嘴將方才的事與方言說了一遍,方言若有所思地看著那幾顆柿子樹,歎道:“看來都是柿子惹的禍,明天都摘了去!”
十數步外,停著一輛極盡奢華的四輪馬車,不時傳來啪啪的聲音,車簾湧動,李淵肥大的身軀若隱若現。
“青雀,太上皇該不會是白日宣那個啥罷?”
方言猥瑣地撓了撓褲襠。
“……”
李泰咬牙道:“阿耶在玩麻將!”
“這樣啊……”
方言遺憾地撇了撇嘴,又問道:“太上皇怎地不下車駕?”
“七萬和九萬,他老人家用手摸不出來,正在較勁呢!”
“……”
難怪李二不等他,這簡直是玩物喪誌!
方言笑道:“陛下真是孝順,太上皇想做甚麽事都由著他,也算好事一樁。”
“那可不!”
李泰咧嘴笑得開心不已:“這幾日雖說父皇輸了不少錢,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們的關係確實緩和不少,說起來,你算是大功一件!”
“別談甚麽功勞不功勞了,連根鳥毛都不給,算哪門子的功勞?你爹啊,就是太摳了。對了,承乾呢?這麽大的熱鬧,不來可不是他的性子。”
“你以為馬車裏就阿耶一個人?走了走了,大哥正在陪玩,咱們趕緊走,我可不想錯過這場熱鬧。”
“我不在,這熱鬧就不能開始,急甚麽?”
話雖如此,方言還是緊跟著李泰向前跑去。
見李二龍行虎步地走來,李綱三人忙上前見禮,李二伸手虛扶,笑道:“李師今日竟也有閑暇來此?”
“非但如此,日後休沐還得來此處給學子們授課,老臣這把老骨頭,苦矣!”
李二好笑著指了指氣喘籲籲的方言:“怕是您三位的身影剛踏進王家村,這小子便已定下了這個心思。”
“恁地奸猾!”
李綱笑罵一聲,見李二左右張望,臉色頗有些好奇,便道:“陛下可是在找前來求學的學子?此時已至正午,他們正在學塾內用飯。”
“數百人的飲食,靡費可不少。”
李二斜睨著方言,皺眉道:“束修收了多少?”
凡上位者,必定善於拓展思維,說好聽點是心思縝密,難聽點,便是疑心太重了,方言不情願地正待解釋,顏師古已笑著將方才的話說了出來。
“還算你小子有良心,不過此舉有劫富濟貧之嫌,要注意點分寸,莫讓落了口舌。”
牛進達眼尖,看著桌案上的紅燒肉不停咽著口水:“陛下,臣早就肚餓了,不如咱們去學塾觀摩一下?”
“唔,好吃!”
一隻毛茸茸的大手直接伸到李綱的菜盤子裏,捏了一塊紅燒肉就往嘴裏扔,惹得眾人一陣嫌惡。
非但如此,劉弘基還惡心地舔了舔手指頭,嘬嘬的聲音差點讓人把隔夜飯都吐出來。
李二臉色有些發白,恨恨地指了指意猶未盡的劉弘基,率先朝學塾內走去。
眾臣紛紛跟上,隻是有意無意地跟劉弘基劃清了界限。
程處默與劉仁實生無可戀地綴在後麵,接受著方言等人無情的嘲諷,眼神裏充滿哀怨。
學塾占地頗大,依據地勢擇地而建。進了正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壇花草相映的園圃,蜂蝶穿梭,美景宜人。
園圃的左右側,各自留了一條小路,路邊栽滿了綠植,曲徑蜿蜒,直通內裏。
在敲詐了柴哲威一千貫銅錢後,方言便把給大佬們帶路以及導遊解說的重任交到了柴哲威身上。
“陛下,諸位叔伯,左側的這條路同往學堂,而右側這條路則同往宿舍和食堂……”
柴哲威殷勤地為李二等人介紹著學塾布景,模樣風騷得意,惹來眾紈絝的羨慕嫉妒恨。
“朕來過王家村數次,卻始終不曾進來。此次既然前來,那便走一圈罷,哲威,先去學堂,你前方帶路。”
穿過蜿蜒小路,行了百十步,便可見到學堂的一角。
“學堂共分為三層,每層有六個房間,均可容納三四十人,根據入學考試成績的不同,學子們被分配到不同的年級,再由不同水平的先生負責教授,以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