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九邊提督的煩惱
就在大明百姓準備過年的時候,九邊重鎮大同,熊廷弼已經到了大同,並在大同設立了九邊提督衙門!
熊廷弼是在十二月初五接到聖旨的,在那道讓他頭大的聖旨中,直接免了他薊遼總督之職,升任兵部左侍郎兼九邊提督,總管九邊軍事!
這樣的認命,可以說在大明朝立國以來,都是沒有過得,要知道九邊可是大明針對蒙古草原設立的九處軍事重鎮,其軍事地位一向是大明朝廷的重中之重,也是大明朝廷防範的重中之重,像現在這樣,將九邊軍權集於一人之手,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
在這裏要跟大家說一下,所謂九邊,又稱九鎮,是大明弘治年間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
老朱建立大明的時候,就曾經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這就是所謂的藩王守邊塞,朱老四在靖難之前,其實就是九大塞王之一,而他當了皇帝遷都北京,也是打著天子守國門的旗號!
同時朱老四也實在是一個有本事,敢打敢拚的皇帝,在位期間五次征討草原,雖然沒能將北元徹底消滅,但在當時漢人的軍隊出入草原,幾乎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但朱老四駕崩之後,明朝的武力迅速衰退,尤其是土木堡之變過後,明朝基本結束了對草原的征討,從此雙方攻防之勢就此逆轉,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漠南的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最後隻剩下九邊重鎮,用來維護明朝邊境的安全。
而這九邊重鎮是指的是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裏的北部邊防線上,所設立的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這九個邊防重鎮。
不過九邊重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嘉靖年間就在北京西北增設了昌平鎮和真保鎮,萬曆年間又從薊州鎮分出山海鎮,從固原鎮分出臨洮鎮。
但不管如何變化,在明朝軍力日趨削弱的情況下,九邊重鎮依然是明朝防禦蒙古殘餘勢力的重要戰線。
隻不過根據明朝對於武將的防範,九邊重鎮雖然對付的是同一個敵人,當然,後來又多了後金這個強敵,但九邊始終都是相互獨立的軍事單位!
管轄軍隊的除了各鎮總兵還有監軍的中官,以及各鎮的巡撫,而在這三者之間,原本應該是最高軍事長官的總兵官,卻是最沒有實權的一個!
在中官和文官的壓製下,總兵基本上淪為了替罪羊一般的人物!
蒙古扣邊總兵要帶兵去打!
打贏了是中官鎮守有功,巡撫指揮有度,總兵頂多落個勇猛的讚許!
可若是打輸了,那對不起,必定是總兵不聽中官挾製,不尊巡撫調度,一意孤行,致使大軍戰敗!
其下場就要看手裏還剩下多少親兵,若是親兵剩的多,總兵能夠掌握的戰力沒什麽損耗,那就報一個小敗,請旨申飭一番,如此一來大家你好我好,繼續安心混日子就是了!
若是手下的親兵折損嚴重,總兵沒了可以依仗的武力,那就對不起了,所有的罪責都會推到總兵身上,到時候丟官去職都是輕的,人頭落地也是常事!
久而久之邊鎮的總兵們也都學聰明了,不但精心豢養親兵,鞏固自己的實力,而且遇到蒙古人扣邊,那就直接閉城不出,反正蒙古人攻城肯定是不行的,更不會死打一座城池,到時候挺一挺也就過去了!
等那些蒙古人在周邊劫掠完了,退走的時候再虛張聲勢,假裝出去追趕一番,弄幾顆人頭回來,就算是功勞了!
不過那人頭可不一定是蒙古人的,事實上大多數都是大明的百姓,所謂殺良冒功,也就是這樣了!
於是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幾百蒙古人圍著一座堅城喧鬧,城中上萬的守軍卻是閉城不出,等蒙古遊騎劫掠完畢後撤時,城中便會衝出一隊大明官兵,遠遠地尾隨其後!
直到把那些蒙古人送出自己管轄的地盤兒,這些官兵便會快馬飛騎,在蒙古人劫掠過的地方再洗劫一遍,然後弄幾顆百姓的人頭,整飭一番,當做戰功報上去!
每到這個時候,報捷的文書就會飛馬送入京師,然後大大小小的賞賜就會放下來。
也就是說大明朝每年花百萬兩銀子養的精銳,其實就是一幫隻知道自保,殺良冒功的兵痞,這樣的軍隊其實已經有了脫離朝廷掌控的意思了,隻不過現在這個時候,大明內部的農民起義沒有爆發,外部的蒙古和女真的勢力也沒有做大,這些邊軍還不至於去從賊造反,也就和朝廷相安無事了!
但是後世的崇禎末年,作為朝廷最精銳軍事力量的邊軍,卻成了斷送大明江山的罪魁禍首,眾所周知的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成就了大清二百多年的國祚,但還有兩位大同總兵的行動卻直接斷送了大明的前途!
這二人一個是大同總兵王樸,此人在後世鬆錦之戰最為關鍵的時刻率先逃跑,導致本就戰意不強的明軍徹底崩潰,其結果就是明朝在關外的最後一支精銳力量喪失殆盡,主帥洪承疇被俘,王樸也在逃回關內之後,被逮捕殺頭!
第二位大同總兵薑襄更是神奇,崇禎末年李自成率部直擊北京,本來以李自成的兵力,要想闖過重重阻礙進攻北京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李自成自己都沒想到,當他的大軍好不容易攻克太原之後,大同總兵薑襄竟然主動投降!
薑襄的投降不但給李自成補充了物資,也讓李自成獲得了不少兵員,這才讓李自成有了拿下北京的資本,不過在李自成所部被清軍和吳三桂的關寧軍擊敗之後,薑襄又主動投降了清朝!
可是投降清朝之後,薑襄還是不安分,又在順治五年反正,曆經八個月奮戰,最終被手下出賣,兵敗身死!
從王樸和薑襄這兩個人身上不難看出,作為九邊重鎮的總兵官,其實對於大明朝廷是沒有多少忠心可言的!
朱由校正是清楚九邊重鎮的這個情況,才直接讓熊廷弼做了九邊提督,將原本分成九個部分的邊防,統轄在了一起!
可是朱由校並沒有想過熊廷弼做這個九邊提督的難度,原本九個邊防重鎮隻要管好自己那一攤就行了,可現在綿延萬裏的邊防線都要熊廷弼管,這著實給了他不小的壓力!
人家熊廷弼做薊遼總督的時候,隻需要管好遼東那疙瘩地方就成了,可現在整個北方防線哪兒出了紕漏都是他熊廷弼的麻煩,以熊廷弼熟知的官場規矩來看,自己現在就算坐在了冒煙兒的火山口上!
熊廷弼覺得以九邊提督這個位置,已經到了足夠令人眼紅的程度,將來他隻要犯錯,彈劾他的官員將會如過江之鯽,到時候他這顆腦袋能不能保住怕是都兩說之事!
第93章第一次九邊軍事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