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周老夫人之死
接過那滾燙的羊奶,靜好吹涼了,自己先嚐一下,然後才慢慢的用勺子送到穆靖的嘴邊。
葉潭墨請那小和尚坐到了一邊,算是對他做一下感謝。
雖然小和尚並不想留下,但畢竟已經收了人家的銀錢,所以此刻隻能坐到一邊,詢問兩位施主是不是還有吩咐。
讓那小和尚坐好之後,葉潭墨說:“小師父,今日不就是你給我二人通報的。今日聽小師父說什麽周家的事情,不知小師父能否細細的說清楚,當天到底怎麽了。畢竟在下上一次來此還是十分繁華,可如今已經破落至此,實在是於心不忍。”
聽到這個詢問,小和尚一副驚訝的樣子,說:“兩位施主對這件事感興趣?”
搖了搖頭,葉潭墨說:“在下是沒什麽興趣,隻是內子心中奇怪。”
愣愣的看著那夫人,小和尚有些意外。
雖然有些詫異,但是靜好還是趕緊走到夫君身邊對著那小和尚抽泣著說:“小師父啊,你有所不知。這周家是我的娘家,當初我還小的時候就嫁到了外地。如今夫婿榮升,我也受到蔭蔽,本想著衣錦還鄉,卻沒想到家中隻剩下一個弟妹。我這心裏既是害怕,又是難受。小師父啊,不知道你能不能把事情前因後果說清楚啊。”
那個小和尚一時不知道說什麽才好,最後說好像不知道周家還有一個大姑娘。
葉潭墨更是無奈的在心中歎了一口氣,剛才還一副受了自己欺負的靜好,如今馬上就能變成驚慌失措的喪家之犬。
靜好則是平靜的解釋說:“小的時候,家裏窮,就把我賣出去做了他的童養媳。”
正在喝茶的葉潭墨差點沒被嗆到,這話靜好也能說。
撓了一下腦袋,小和尚說:“可我聽說以前周家很有錢啊,不會吧。”
嘴角笑了一下,葉潭墨倒要看看靜好準備怎麽圓她的話。
怎麽這個小和尚知道的還挺多的,靜好無奈的說:“正是因為有錢啊,才想更有錢。那不是看到別人財大氣粗的,總想著拉點關係嘛。總之啊,小師父,俗人的事情自是你這種超凡脫俗的出家聖人難以接受的。”
愣愣的看著麵前的人,那小和尚有些茫然。
葉潭墨看著靜好,她真是說謊都不知道打一個腹稿,最後隻能這麽一個勁的糊弄小和尚。
不過那小和尚最後還是信了,說:“既然如此,那周姑娘……”
“現在是‘葉夫人’了。”靜好歎惋的說。
皺了一下眉頭,葉潭墨總覺得現在靜好的語氣似乎對“葉夫人”這個稱呼頗感無奈啊。
茫然的點點頭,小和尚詢問靜好想知道什麽。
靜好說:“弟妹說我的父母、兄長、妹妹都是因為受了這菩薩的詛咒而死的。可是以前我也來拜過菩薩,那時候菩薩還是很心善的,有求必應。”
這話立刻讓小和尚來了興致,說:“夫人這麽說就對了,確實如此。別人都說我們菩薩有求必應,所以香客向來絡繹不絕。可是如今不知道是誰亂說,非把那周家人死的問題丟給我們寺廟。”
點點頭,靜好說:“雖說父母親可能脾氣衝了點,但是觀世音菩薩確實明智之人,那王家是自取滅亡,怎能算在我父母身上。”
小和尚也十分認可這位夫人的話,連連點頭。
葉潭墨看那小和尚十分相信靜好的話,心中一陣無奈之情,一個太機靈,一個太笨。不過葉潭墨回頭看到兒子還躺在床上,旁邊放著幹淨的白色絹布,而那羊奶在一邊估計也要涼了。
笑了一下,靜好慢慢引導這個小和尚把事情說清楚,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麽。
知道靜好一時半會是注意不到穆靖了,葉潭墨隻能自己回到床邊,慢慢的把那還是溫熱的羊奶喂給兒子。
小和尚說:“夫人。那一次也是平常,周老夫人在其兒媳的陪伴下前來拜佛。可是因為當天周老夫人開心,估計正是因為周家之事,所以要了一間廂房,與其兒媳休息。本來什麽事情都沒有,可是過了半個時辰,有小和尚去那廂房送齋飯,才……”
看到小和尚害怕的樣子,靜好急忙詢問怎麽了。
長舒了一口氣,小和尚說:“可是那個老婆婆就懸掛在房梁之上,待我們救下來,已經死了。”
聽到這話,靜好詢問那個兒媳是怎麽回事。
搖了搖頭,小和尚說:“那少夫人雖然沒死,但是卻得了失心瘋。少夫人自醒來之後,就指著自己婆婆的屍體說什麽‘你們咒我,自該當死’之類的話。”
這就讓靜好有些意外了,她表示自己見過那個弟妹,她可是十分正常,並沒有得了什麽失心瘋。
小和尚說:“畢竟人是在我們寺廟裏出事,所以周家人便把老夫人的屍體和少夫人都留在寺廟,要我們給一個說法。雖然死人我們沒用,但是活人我們有辦法,是師父一直在用藥,最後好不容易醫治好了少夫人。可是在少夫人在寺廟這一段時間,周家又出事了。”
出了什麽事,靜好急忙追問。
“就在少夫人在寺廟裏的這一段時間,周家的老爺子和尚未出嫁的小姐先後自縊而死。發現他們屍體的是周家的公子,也就是夫人你的弟弟。”
仔細想了一下,靜好詢問既然家裏人都死了,怎麽當時弟弟都沒有報官,而且不報官可以說是因為人是自縊而死的,但是為什麽非要算在寺廟和王家的身上。
“那是因為這三個人,包括最後的周家公子死的時候身上都有一尊小巧的觀世音菩薩的雕塑,而那雕塑是王家當初製成的,感謝香客的。”小和尚回答。
聽到這話,靜好詢問有沒有那個東西,可以給自己看一下。
急忙從腰中拿出來一個小東西,小和尚遞給靜好說:“這個東西很多的,當初王家老爺做了一千多個,專門用來感謝香客對菩薩的敬奉。這東西我們寺廟裏還專門留下來一百多個,分給每一個僧人,時刻戴在身上,不忘菩薩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