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已經被自己打敗,對於趙徽來說,如今天下能作為他敵手的,已經越來越少。
隻要他不出現重大的失誤,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劉表,打敗他們都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大漢還是以農業為主,每一場戰爭,至少都需要一年的時間準備。
而且隨著以後戰線變長,戰爭規模變大,這個準備的時間會更長。
就像現在,趙徽就算打敗了袁紹,並且俘虜了袁紹,他暫時也無法繼續南下。
而且因為雨季的問題,他還得暫時撤兵。
趙徽和郭嘉等人估算過,如果南邊的那些諸侯不主動投降。
趙徽想要平定南方,就按照最順利情況來算,趙徽也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平定整個天下。
但是如果袁術稱帝,並且沒有敗亡。
到時候和趙徽形成對峙的格局,就不僅隻是十年時間了,可能二三十年,趙徽都難以跨過長江。
在趙徽和徐庶郭嘉分析的時候,呂布的使者宋憲,再次向袁術求援。
呂布和劉備曹操之間,已經發生了一場戰鬥。
雖然隻是一次試探性的攻擊,但是呂布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
就算是試探性的攻擊,如果多來幾次,呂布也受不了。
宋憲還沒有回去,現在留在袁術這裏。
現在的他,暫時還沒有背叛呂布的念頭。
隻是袁術還是按兵不動。
徐晃已經率領一萬大軍,到達小沛,支援呂布了。
加上呂布自己的五千士卒,隻要堅守不出,曹操和劉備也需要再花些日子,才有可能攻破城池。
曹操這次出兵,也隻帶了一萬人。
而作為徐州牧的劉備,暫時也隻動用了兩萬士兵。
合計三萬人,攻打有一萬五千守軍的小沛,即使小沛隻是一座小城。
但是有呂布防守,並不比那些大城好攻。
而且劉備曹操都不願意看到他們自己軍隊傷亡。
他們這種不牢靠的聯盟,總是有各自的想法,很難一起發力。
曹操是劉備請來的,剿滅呂布的這場戰爭,自然是要劉備這個徐州牧為主。
而劉備給曹操的大軍提供糧草,心中也是認為曹操吃了他的糧草,自然要出力才行。
不過劉備曹操都是梟雄人物,如果這種情況隻是暫時的。
過一段時間,他們必然會全力進攻呂布。
即使可能自己的傷亡會更多。
但是除掉呂布,對於劉備來說,是勢在必行的。
“袁術現在想要坐收漁翁之利,如果讓他的計劃成功,在奪取徐州之後,袁術必然會馬上登基稱帝。”郭嘉道。
“我們不能讓袁術的計劃成功,主公可以修書一封給呂布,讓呂布馬上投靠袁術,並表示願意擁戴袁術稱帝。來換取袁術的支援。”
“袁術為了收服呂布,必然會馬上出兵支援。”
“等曹操劉備被擊退之後,在等袁術稱帝的時候,讓呂布反戈一擊。”
雖然趙徽和袁術現在是盟友,可是趙徽也不能看著袁術無限製的壯大。
袁紹已經被俘虜了,以後能不能醒來都不知道。
當初趙徽和袁術之間的盟友約定,也可以結束了。
背靠草原,趙徽不需要袁術再為自己牽製曹操劉備了。
對於袁術這個盟友,趙徽現在也不是很需要了。
他現在唯一的需求,就是從南方收購糧草。
但是不一定要在袁術的地盤。
趙徽還可以到更南方的交州。
那裏的水稻產量更多,隻是因為現在人口太少,大片的土地都沒有被開墾出來。
所以郭嘉這個計劃一提出來,趙徽馬上就接受了。
他親自修書一封,讓人快馬送去給徐州的呂布。
當初呂布到幽州的時候,和趙徽比試了一番,兩人的關係還算可以。
隻是這兩年,畢竟分隔一方,趙徽和呂布之間幾乎沒有聯係。
呂布還會不會聽從自己的建議,趙徽不是很確定。
但郭嘉的這個計劃,對於呂布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
不僅可以擋住曹劉聯軍,還可以順便坑一下袁術。
其他的建議,呂布可能不會聽趙徽的。
但是這個計劃,趙徽相信呂布一定會執行。
既然袁術稱帝已經成為必然,趙徽不介意在後麵加一把火。
讓袁術提前稱帝。
袁術越早稱帝,他的準備就越不充足,失敗的可能就越大。
至少不能讓袁術把徐州也給占據了。
通過情報網,趙徽這封密信,可以在半個月內送到呂布手裏。
“主公,冀州牽招已經帶著糧隊進入幽州地界了,再有一個月,就能來到薊城。”
說完袁術呂布的事情,徐庶提起牽招來。
牽招的糧隊從鄴城出發,就一直都在趙徽的視線中。
“公孫瓚怕是要不好過了。”郭嘉道。
雖然沒有插手公孫瓚和田豐之間的事情。
但是對於田豐和公孫瓚最近在薊城內的情況,郭嘉趙徽也是了如指掌。
“田豐這段時間,都沒有書信送往鄴城,荀諶逢紀恐怕早就有所懷疑。”
郭嘉沒提袁譚。
如今鄴城,在能力上可以讓郭嘉認可的,也就隻有荀諶和逢紀兩人了。
郭嘉以前和兩人接觸過,知道荀諶逢紀現在至少已經對公孫瓚懷疑了。
如果荀諶沒有給牽招提點,那荀諶也太失職了。
逢紀私心太重,他如果沒有提醒,郭嘉覺得很正常。
但是荀諶還是比較公允的,他現在既然為袁家做事,肯定是會盡心盡力。
不知道就算了,知道的他肯定會講。
郭嘉還是不看好公孫瓚。
公孫瓚以為自己可以成功,如他沒相信趙徽,會將魏郡留給他。
趙徽郭嘉同樣也不相信公孫瓚所說的。
公孫瓚若是真的拿下冀州,又怎麽可能甘心,將其他郡都送給趙徽,自己隻留一個魏郡。
他占據整個冀州,或許還能稍微抵擋一下趙徽的大軍。
若是隻有一個魏郡,就算趙徽真的多給他兩年時間,也不過是讓他多殘喘兩年,趙徽大軍一到,魏郡必然守不住。
大家互相說著謊話,卻一直都不戳破。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心思隱藏的很深,以為別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