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收義子董府擺宴
“哈哈,太好了,奉先竟然為我送來如此大禮。”
看著丁原的頭顱,董卓哈哈大笑。
“主公,赤兔馬牽來了,就在院子中。”
“奉先隨我來,保準你隻要看上一眼,就會愛不釋手。”
董卓沒有在理會丁原的頭顱,幾人一起來到院子。
赤兔馬高八尺長一丈,比趙徽的黃獅子還要大上一圈,身形矯健。一身火紅的的毛發猶如火炭,全身上下無一根雜毛。
呂布一見赤兔馬,恨不得馬上就翻身騎上去。
董卓如何會看不出呂布對赤兔馬的喜愛,當下說道:“奉先,這赤兔馬從今開始,就屬於你了。”
“多謝董公。”呂布伸出手,迷戀的摸著赤兔馬的毛發,如果這裏不是在庭院,呂布肯定要騎上去跑一圈。
“奉先,可願做我義子?”董卓突然問道。
呂布沒想到董卓會突然要收自己為義子。
他投靠董卓,本就是衝著董卓之前許諾的榮華,拜董卓為義父,呂布心中也並無反感。
收義子,拜義父在大漢有很多。單是呂布拜董卓為義父,也不會有損呂布的之名。
董卓已經五十歲,如果不是他的幾個女兒都已經嫁人,董卓更願意讓呂布成為自己的女婿。
“義父!”
呂布沒有反對的理由。他要是不做董卓的義子,董卓之前的承諾可能就不會實現了,剛剛才投靠董卓,兩人的心裏馬上就會出現裂痕。
不做董卓的義子,他之前的所作所為可能就全都白費。
呂布很清楚自己的選擇。
成為董卓的義子利大於弊。他沒有理由拒絕。
董卓的幾個兒子都不怎麽成器,反而現在還要靠兩個女婿,一文一武成為他的臂膀。
“好,很好,明日我要大擺宴席,慶祝我收得義子。”董卓很是開心,他收呂布為義子,也是真心。
自己的親兒子不成器,董卓早就想要收一個如呂布這樣的義子。
而且殺了丁原,呂布相當於是斷了自己的後路。
呂布這麽夠意思,他董卓也不會小氣。
和呂布接觸下來,董卓是越來越覺得呂布像他。
“恭喜主公。”李儒道:“我這就讓人準備,明日邀請各位大臣前來赴宴。”
城外丁原的軍營很是靜謐,在張遼高順等人的掌控下,雖然丁原的頭顱都已經被呂布取走送給董卓。
但是整座軍營並沒有出現嘩變,下麵的普通士兵甚至還不知道丁原已經死了。
所有將領都被聚集在一起,願意跟隨的自然一切都好說,想要為丁原報仇的,第一時間就會被高順等人所殺。
丁原雖然是並州牧,但是在軍中的威望還不如呂布。他已經身死,沒有幾個人願意為他把自己的命搭上。
翌日,洛陽城內的各個大臣,都收到了董卓的請帖。
“董卓老賊要收義子?哼……”下軍校尉鮑鴻一把將請帖撕爛。
“你們可知董賊所收義子為何人?”袁紹看著請帖向身邊的許攸等人問道。
許攸王允等人都是搖頭。
呂布昨夜悄悄入城,董卓也做了保密措施,現在就是董卓陣營中,也就是昨夜參與的李儒知道,胡軫華雄等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說袁紹這邊的人了。
“董賊不會故意打著收義子的名號,將我們騙去再提廢立之事吧?”王允說道。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袁紹道。
“那我們還去嗎?”王允說。
袁紹道:“當然要去,若是不去,董賊還以為我們怕了他。”
“要不要叫上丁原?”王允說。
“暫時不用。”
袁紹搖頭,丁原已經和董卓交手,雙方勢不兩立,讓丁原來參加董卓的宴會,等於是讓丁原來送死。
城外的軍營很是平靜,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丁原已經被呂布所殺了。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一起過去吧。”袁紹道。
收到請帖後,王允等人都聚集到袁紹府中,商議了大半天,還是決定要去參加董卓的宴會。
雖然恨不得馬上除掉董卓,但是袁紹和董卓現在還沒有撕破臉皮。
以袁紹的城府,自然是可以和敵人談笑風生,不會有一點殺意外漏。
“恭喜董公喜收義子。”
“哈哈,諸位能來,是我董卓的榮幸。”董卓哈哈大笑,隻是在心中說道,等下呂布出來,看你們還能不能笑的出來。
“董公,不知收了何人為義子,怎麽還未見人出來?”
“正在準備,馬上就出來了,諸公莫要著急。”董卓說:“來,飲酒,飲酒,此酒可是我特意讓人從幽州帶回來的,可惜隻有十壇。”
大漢就沒有人是不好酒的,特別是這些士大夫。很多人都是無酒不歡。
聽董卓的酒是從幽州那邊送過來的,當下一個個都不客氣了。
對於他們來說隻要能夠用錢買到的東西,都不算什麽。
但是這幽州的酒,可不是真的有錢就能買到了,還需要運氣。
這酒現在就趙徽的黑風寨有產,產量根本無法供應整個大漢。
大部分釀造出來的美酒,都在上穀郡中的那家酒樓。
運往中原的屈指可數,完全是供不應求。
很多士家都是拖了關係,或者和商賈說好,甚至親自派自己的仆役前往幽州購買。
這兩年,幽州又是出現美酒,又是出現上等的紙張,還有用紙張印刷出來的書籍。
不管哪一個,都是聚寶盆。
隻要看到,就沒有不想要的。
這些士家都有派人去幽州打聽,但是上穀郡已經完全掌控在趙徽手中。
這些士家的手,還伸不到那麽遠的地方,所以他們派去的人,根本打聽不到多少有用的消息。
就連幽州本土的世家,都拿上穀郡的酒樓書店沒有辦法,更不要說他們這些中原世家了。
即使明明知道這些東西非常掙錢,但就是沒有人能插手進去。
隻能眼睜睜看著,隱藏在背後的趙徽,將他們手中的錢財收走。
很多世家,都已經將簡牘換成紙質書籍,現在的書房內的藏書數量,是他們原來的十幾倍。
相較於簡牘,紙質書籍實在太過便宜,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購買一兩本。
更不要說他們這些世家了。
每次有書籍送到中原地區,幾乎都會被一搶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