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世子很皮> 第618章 楊士奇獻策

第618章 楊士奇獻策

  朱柏又瞧了瞧嶽州那些眼巴巴看著自己的家主們,笑了笑,說道:“諸位家主也有大功,這樣吧,咱免去各家莊田一年稅賦,並蔭一名族中子弟為官或從軍,若是不想當官的,咱另外分賞諸十萬兩銀子如何?”


  諸家主大喜,朱柏的封賞不可謂不厚,連忙拜道:“謝王爺賞賜。”


  朱柏心中也很高興,錢,湘王府有的是,誰叫他家有個會弄錢的朱久炎呢?眼前的這些人,是湘王府統治新取之地的基礎,略費些權勢和財物,便能攏得人心,又何樂而不為?吝嗇鬼在世上可是混不開的。


  徐忠在旁更是暗暗點頭:世子本領高強,湘王更是手段老辣,不僅時刻注意軍紀,更是用人不疑,兩三句話就得了人心,讓一眾各有所需的家主們擁護,實乃明主也,君擇臣,臣亦擇君!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的!


  “對了,久炎。”朱柏轉向朱久炎問道:“嶽州的戰果你統計出來了嗎?”


  “回父王。”朱久炎利落地回道:“此戰共俘虜安陸侯吳傑在內的官軍降兵兩萬餘人,兵器三萬餘件,鎧甲兩萬副;府衙庫房、官倉也是完好無損,兒臣粗粗估量,約有庫銀三十萬貫,糧近十萬石,布一萬餘匹,其餘財物若幹,可謂十分豐厚。”


  “好!”朱柏很是高興,“就按你先前與咱說的,我軍隻收吳傑軍中之物,嶽州原本的庫銀、財物不動,還是用於嶽州。炸毀的北城城牆由咱王府裏出錢雇傭當地百姓修繕,城門旁邊被殃及的民居,則按照三倍的標準來賠償。至於降兵,就補充各軍的缺額吧。”


  “諾。父王英明!”朱久炎笑嗬嗬地點點頭。


  “謝王爺、謝殿下,我等謹代表嶽州百姓感謝王爺的恩典!”


  諸位嶽州的將、官、吏高興壞了,更覺得朱柏父子英明,他們的大方,再次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替這樣的主子賣命,不僅大有前途,而且還真的值!

  朱柏再次端起酒樽,說道:“諸位,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咱們雖是順天應人、起兵靖難,此刻卻也是最艱難的時候,應當戮力同心,奮勇前進,揚咱湘軍之威風。來,這第三杯酒咱和諸位共飲,為湘軍的未來而幹杯!”


  “為湘軍的未來而幹杯!”


  大廳中,文臣武將齊聲應和道。


  慶典完畢,庶務也定下了處理基調,接下來就是商議以後的戰略部署。


  菜肴撤下,眾人肅坐,等候朱柏發言時,忽聞連聲報喜:“王爺,大喜,大喜啊!”隻見趙來滿臉喜色,疾步從外麵跑了進來。


  人群中頓時又響起一陣“嗡嗡”議論之聲,眾人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趙來要報出什麽喜事來。


  朱柏也是精神一振,看了一臉淡定的朱久炎一眼後,保持著天潢氣度,緩緩問道:“什麽喜事?且慢慢道來。”


  趙來“撲通”跪倒大廳正中,笑容滿麵地磕了個響頭後,才高聲稟告道:“稟王爺,稟世子,提督大人傳來消息,湖廣布政使龐荀終於被孔敏與徐茂說動了!他已派人抓了練子寧手下的所有采訪使,現已遞表歸附,武昌府已歸我湘王府所有!這是他的降表。”


  說完,他連忙起身將手中表文呈了上來。


  “好!好!好!”朱柏將表文看過,三聲大讚道:“東廠果然能幹,不枉咱栽培一場!”朱柏知道此事雖是憐星促成,但孔敏、徐茂二人都是朱久炎多年以前打進湖廣布政使司的釘子,加上這兩天的戰鬥取得的驚人戰果,才有龐荀現在的歸順之舉,最大的功勞應該是朱久炎。


  但朱久炎還需要他來誇讚、表揚嗎?朱久炎的在湘王府中的威望已經足夠了,他也隻有這麽一個兒子,以後什麽都是他的,還是要適當提升一下兒媳的威信才行,聽說海外有個女子懷的孩子快生了,當家主母的地位穩固,兒子的後院才會和諧啊。


  湘王府剛剛起兵還沒幾天,包括湖廣布政使在內的幾個高官已然歸附,沒有比這兆頭更好的事了。眾人聽得,紛紛麵帶興奮,齊聲向朱柏父子道賀。


  可是,主座上的朱柏卻是在凝神思考著什麽,旁人都不敢打擾,唯恐驚擾了朱柏的思緒。眾人哪裏能夠想到,在這樣的當口,朱柏的腦中考慮的居然是朱久炎的後宮穩定問題……


  朱久炎瞧著朱柏這個表情,就知道父王那不靠譜的老毛病又犯了,發聲道:“湖廣的官員皆久隨我湘王府,豈能聽從黃、方等奸佞的命令?龐荀龐大人今日先行一步,湖廣其餘府縣必將也會相繼歸附於我湘軍的旗幟之下!”


  眾人聽了朱久炎的話,更是信心百倍,當即又是幾番好話將朱柏一陣好捧,朱柏這才回過神來。


  看著朱久炎臉上那沒好氣的表情,朱柏也自覺理虧,訕笑之後,才清了清嗓子道:“還是別高興的太早,瞿能父子那路兵馬仍舊是一個大威脅,荊州方麵不一定能夠擋住,咱要立即回去才行。其餘州府的事情,現在要馬上拿出個章程來,諸位可有良策?”


  一晚上沒有說話的楊士奇,當即出班說道:“王爺,微臣有一計,可令武昌府以外的十府五十餘城,傳檄而下!”


  “嗯?”朱柏微微色變道:“十府五十餘城,皆可傳檄而下!?”


  十府五十餘城,皆可傳檄而下?葉信、武延光、魏誌勇、黃芳、王佐、潘振、徐忠、蔣誠、張天成、楊巍、呂強、苗正諸將也是麵麵相覷,一臉的難以置信。


  武延光仗著自己資格最老,更是無所顧忌地道:“楊大人,你不會以為自己是劉伯溫再世吧?”


  其他武將雖然沒有跟武延光一樣說出,但臉上的表情大致也是如此。有世子殿下多年準備與諸多謀劃,他們才有如今的驚人戰果,即便如此也耗費了幾天的時間。可現在楊士奇卻說,湖廣的剩餘的四十餘城,皆可傳檄而下!?這豈不是比世子殿下都更為厲害了?他們隻有如此反應,沒有說楊士奇發瘋,就已經是很克製了。


  朱久炎也是一臉嚴肅地提醒道:“楊大人,軍中不得戲言。”


  麵對諸將的質疑以及朱柏父子垂詢的眼神,楊士奇卻是微微一笑,然後才不慌不忙地說道:


  “微臣這計策其實也是仰仗世子的戰果而已。練子寧被我軍誅殺,安陸侯被活捉,如今湖廣布政使也上表歸附,可以說整個湖廣的府、縣、州都已經在實際上脫離了朝廷的掌控。我軍若是等消息傳到各地,即便有心向我湘軍的官員聞訊歸附,反抗者肯定也是不少,到時我軍再派兵去逐一攻占的話,耗時費力且不說,死傷隻怕也會極其慘重,可有了練子寧、安陸侯這二人的印信與兵符,這五十餘城還能逃出我湘王府的手掌心嗎!?”


  正是因為朱允炆與黃子澄、方孝孺的亂來,才使得湖廣布政使司的大權旁落,讓湖廣的官員隻知朝廷欽差,而不知有湖廣布政使司!若是以蓋有練子寧印信的公文,加上吳傑的兵符,調動湖廣各地的官員、兵馬可謂是輕而易舉!

  “再有!”楊士奇繼續道:“反對井田製的人地方士族、鄉紳其實不在少數,他們心中對朝廷的怨氣不小,嶽州的諸位家主、鄉紳助我湘王府,這井田製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除了一心想往上爬的馬屁官員,誰會擁護這種惡政!”


  “正是商鞅廢了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才使秦國強大,幾千年後的大明卻要恢複井田製?簡直是荒謬絕倫!”


  一眾嶽州的士族家主與地方鄉紳,一齊點頭,各自憤然發言,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天下誰當皇帝,關他們什麽事,為何要冒著殺頭的風險跟著湘王府反抗朝廷?誰不想好好生活?還不是被朝廷逼的!


  井田製本就是幾千年前奴隸社會的愚昧政策,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製。從京城傳到地方後,更是變出各種各樣的模樣,滋生了無數的**貪汙,有的官員更是借著新政的由頭,對他們時有盤剝,因此,井田製對於士紳來說完全是個惡政!

  “正是如此,地方上的士族與鄉紳們對這種惡政恨極,隻要他們知道王爺已經舉起靖難大旗,隻要有我湘王府的靖難大軍為後盾,這些士族、鄉紳、百姓必然會雲集景從,爭相出力!若是有知府、知州、縣令冥頑不靈,他們首先就不會答應,肯定會從內部響應,獻城來降!”


  當著一眾家主、士紳的麵,有些話楊士奇不好說出來,但在場的眾人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很多士族家主與鄉紳宿老都像孔霖一樣,具有極強的政治投機心理,一旦有人起來挑頭,他們絕對會聞風而動,揭竿而起。


  試問,曆史上哪次造反沒有士紳、地主的參與?


  既便是陳勝、吳廣這樣的泥腿子造反,也有大量的士紳、地主響應,何況是正兒八經的太祖皇子朱柏起兵?


  而且打的還是靖難旗號,想來前來投靠的士紳還會更多,不僅湖廣一省,其餘省份的士紳搞不好都會暗中派人前來聯絡。


  如此雙管齊下,整個湖廣行省絕對會變成一片烽火燎原之勢!

  “好厲害!!!”葉信、武延光、魏誌勇、黃芳等諸將再次麵麵相覷。


  朱柏、朱久炎也是神情大動,一齊當下擊節讚道:“好計策!”


  冷靜如朱柏,這會兒也發現自己的心開始怦怦狂跳了!楊士奇這個雙管齊下,還真是非常靠譜。如果趕在時間的前麵,真有很大可能不費吹灰之力連下五十座城!


  別人或許做不到,在湖廣經營多年的湘王府卻有非常大的把握跑在時間的前麵,不說遍布各地的東廠情報點與機動性極強的水軍,單說各地都有分號的淘寶商樓與大明商會,就能讓他們非常及時地在朝廷的命令傳到之前,拿下湖廣行省!

  而且,隻要攻占了湖廣行省,瞿能的那路大軍將失去糧草的持續供應,在湖廣境內變成一支孤軍,那時別說攻擊荊州了,能不能及時跑出湖廣,都要看運氣!

  朱柏想清此種關節之後,頓時大喜,喝道:“葉信、武延光、魏誌勇、黃芳、王佐、潘振、徐忠、張天成、楊巍……聽令!”


  “末將在!”諸位將領應聲上前,一字排開。他們都明白,王爺這是要派任務了,立功的機會再次到來!

  朱久炎已經在旁邊以最快的速度寫好十幾份書信,蓋上自己的世子印,讓所有的傳遞消息的渠道,全力運轉起來,務求以最及時的情報配合好各路大軍。


  朱柏也已經安排好了諸位將領各自的使命,將領們興奮地紛紛領命而去。


  府衙外。


  徐忠騎在馬上,心緒還是沒有徹底平靜下來,他的父親跟隨太祖開國,雖然隻做到副千戶的職位,但他卻有良好的環境讀到兵書、跟隨父親學習軍略。他也曾做到濟陽衛指揮僉事,那時的他心懷大誌,曾有豪言曰:必掃平北元,建功立業,以戰功取富貴、蔭子孫!


  然而,歲月蹉跎,一晃年近四十,卻依然隻是個中層軍官,自感在太平盛世之中,一身才華恐怕要埋沒於塵土。


  他也曾傍徨,也曾絕望,不想,機會反而是從戰敗開始。


  徐忠心中激動,機會不期而遇,就在當下,此刻,他越發慶幸遇到了朱久炎。


  初時,徐忠並不認為湘王府是好選擇,隻是迫於形勢,才不得不投靠,然而,隨著他看完了朱柏父子的行事方法、麾下的文臣武將,徐忠越來越覺得,湘王父子必定能夠奪取天下。


  如今,湖廣即將落入湘王手中,湘王府又準備多年,爭霸天下的時機可謂已經成熟,徐忠心中激動:苦等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大丈夫當提三尺劍,輔明主,立千秋功業!天下,你們也將看到我徐忠綻放的光彩!

  徐忠哈哈大笑,領著一隊兵馬脫離大軍,朝著目標的方向疾馳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