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世子很皮> 第443章 天真的建文皇帝 下

第443章 天真的建文皇帝 下

  方孝孺相貌方正,儀表堂堂,四十上下的年紀,因為喜歡讀書的緣故,一點也不顯老,氣質內斂,一言一行都攜帶著書卷清氣,觀此人外形便真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


  師從大儒宋濂,方孝孺也跟著名動天下,但他卻是個沒有參加過科舉的教書先生,蜀王聽說過方孝孺的賢名,聘請他當蜀世子的老師,也隻是個九品小官。


  哪怕方孝孺沒有功名在身,哪怕蜀王世子沒有好老師教導,都按捺不住朱允炆仰慕已久的粉絲心情,盡管鄭沂百般阻攔,不惜用告老還鄉勸諫,朱允炆也沒有絲毫動搖過召方孝孺入京伴駕的打算。


  這不,鄭沂前腳剛離開京城,後腳方孝孺便被“一心為皇帝表弟著想”的李景隆遣人帶來了京城。


  朱允炆見到方孝孺那叫一個歡喜,尤其這位希直先生還有如此出眾的形貌!

  朱允炆直感盛名之下無虛士!他不顧旁人的勸阻,將方孝孺破格提拔為翰林侍講,每日伴駕講座,讓方孝孺為其講解書本上的難題。


  對於方孝孺的禮遇還不僅如此,朱允炆還讓方孝孺擔任了修撰《太祖實錄》以及《類要》的總編纂人,他也不管方孝孺這些年是個一門心思研究書本,研究備課的老師,每逢朝廷重大事項的議決,朱允炆都要詢問方孝孺的意見。


  所以此次廷議,朱允炆照例宣方孝孺與會,也不管方孝孺這個藩王府上的教書先生,一躍步入權力核心圈,給殿內這些大臣造成多大的衝擊。


  方孝孺本來還很惶恐,自覺沒有施政經驗,不敢隨意亂提意見,但是再如何謙恭的人,碰到一個瘋狂追星的粉絲,一個每天都在左右的粉絲,一個每天都讓你提意見的粉絲,也會不自覺地產生一些膨脹。


  尤其這個瘋狂的粉絲還是當今天子,誰能不膨脹一下?

  試想皇帝讓你試試,哪位大臣敢不讓你試?哪位大臣敢說你的意見不好?

  鄭沂這樣正直的大臣還是比較少見的。


  哪怕你的施政手段很是稚嫩,很理想主義,但隻要是你的出發點全是好的,是皇帝與朝廷考慮的,大家也就能忍則忍。


  所以,即便方孝孺一些意見有不對、不合時宜的地方,也沒有人會站來隨意指摘。畢竟,指摘方孝孺,不就是指摘他身後的皇帝嗎?


  這可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何況方孝孺確實算是個君子,君子起碼不會像那些個錦衣衛一樣來故意害你。


  稚嫩一些便稚嫩一些吧,反正危及不了天下,隻要不太過份,由著你們君臣胡來又能怎麽樣?這便是絕大部分朝臣的心聲。


  可惜的是,朝臣們並不知道君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有時候也會危及到江山社稷,尤其是在所有人都不肯站來指明的情況下。


  君子也一樣會膨脹,並且膨脹起來的速度往往比壞人快上幾倍,畢竟壞人知道自己幹的是壞事,是不能見光的,沒見光之前當然要小心謹慎一些,哪裏敢隨便膨脹?唯恐引起旁人的注意,不能讓自己一直逍遙禍害下去。


  君子可不會擔心這一點。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幹的事情是正義的,是沒有私心的,是舍己為人的,是為天下人考慮的!

  要是這個君子的建議,從沒有受到過旁人的勸阻,從沒有接到過不同的意見,還能三省吾身,還能反省自察嗎?

  不!不能!他也會膨脹,他膨脹起來比壞人厲害無數倍,他會認為他一定是對的,他的辦法都是能治家平天下的!


  眼前這位大儒方孝孺便是如此,他早以在心中發過重誓,他要用一生來報答朱允炆的知遇之恩!


  跟黃子澄一樣,方孝儒也有一種莫名的亢奮之感,他眼中隻有皇帝與大明天下,哪裏還有什麽職位高低,資曆前後。


  此刻,他否定起暴昭這個刑部尚書來是如此的大義凜然,如此的一身正氣。隻見他拱手道:“暴大人,汝南王以子告父,此乃大不孝!他告發其父之舉,也不是忠於朝廷,無非是為了周王的爵位而已!如此不忠不孝之人,朝廷怎能予以嘉獎?按大明律,當誅!姑念他舉報有功,罪減一等,當一並削爵發配!”


  暴昭聽了,眉頭微皺,卻是默然不語。


  在他心中,方孝孺雖然名氣甚大,卻是個剛入朝堂的中級官吏,自己堂堂刑部尚書,豈能與他爭辯?爭辯起來無論對錯,傳揚出去對他暴昭來說都是個笑話。


  郭英終於出來說話了,他拱手對朱允炆道:“陛下,微臣讚同暴大人的意見。汝南王告發其父,正是對朝廷、對陛下忠心的表現,如何能說是不忠呢?有功之人也要一並處罰,是為賞罰不明,豈不會受人詬病!?微臣認為,朝廷應當一方麵讚賞汝南王的忠心,另一方麵諭明其告父之不孝,對其不恩不賞,一如從前。”


  郭英這話,是必須要說的,他是武定侯,是勳貴,勳貴有勳貴的立場。


  大明勳貴有一個共同的訴求,那便是無論是誰的爵位都必須傳承下去。


  他們的爵位都是用命換來的,除了謀逆大罪之外,爵位傳承不應該斷絕。汝南王雖然人品低劣,但是他已經與周王劃清了界限,那他便應該按照朝廷的製度,繼承周王的爵位。


  至於削藩的事情應該另當別論,總之在郭英這些勳貴這裏,藩地可以削除,但爵位的傳承不能無故剝奪。


  今天隨意斷了周王的爵位傳承,明天是不是有可能斷了武定侯的傳承?後天是不是也有可能斷了魏國公府的?曹國公府的?榮國公府的!?


  所以汝南王這事兒裏麵有著大門道,一開這先例,就會觸動勳貴們的核心利益。


  可惜今天的廷議梅殷與李景隆分身乏術無法參加,倘若他們倆在此,殿內眾人相信,他們二人也會毫不猶豫地支持郭英的意見。


  爵位的傳承不容無故剝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