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世子很皮> 第332章 名正才能言順

第332章 名正才能言順

  羅淵的首級,被李天福提著,出現在朱久炎的眼前。


  朱久炎朝著李天福點點頭,示意知道了。


  他端坐羅淵的書房首座,身體紋絲不動,滿臉嚴肅地對著下首劫後餘生的兩人道:“羅淵這個叛賊已被本宮所殺,兩位大人已經安全了。外麵現在是個什麽情況,你們也都知道。我朝立國之初,皇爺爺就有旨意,如遇叛亂、謀反,藩王可即刻總領地方軍政,王大人本宮需要你以知府的名義發公文往荊州,請湘王府兵馬入嶽州鎮壓叛亂!”


  “殿下,荊州發兵至嶽州,少說也要兩三天時間,是不是有些遠水解不了近渴?”王博有些遲疑地道。


  孔霖對著王博一陣眨眼:“知府大人,世子殿下已在荊州,證明湘王殿下早已注意到了嶽州的白蓮教,您就把心放肚子裏吧。”


  王博看著孔霖的神色,已經知道站在他背後的貴人是誰了,就是眼前的湘王世子!

  聽說燕王與湘王交好,看來並不是空穴來風,要不這燕王門下的孔霖,如何能請的動湘王世子。難怪這孔霖被羅淵軟禁起來,也一點都不慌亂,原來心中早就有譜了,缺的隻是他這個知府配合而已。


  相同此節,他哪還遲疑,深吸口氣,鄭重其事地道:“一切聽憑殿下安排,下官聽命行事。”


  他當然明白,此次白蓮教的作亂,雖然是一次天大的危機,但同時也是一個立功的機遇。


  機遇往往伴隨著風險而來,這個道理是他為官多年悟出來的。


  能不能在危機當中精準地抓出機遇,就看今日了。


  “很好!”朱久炎開門見山地道:“除了剛才的事,還要請王大人隨我一行。孔大人就坐鎮府衙,調遣差役,捉拿造謠者,穩定民心。現在,我們分頭行事!”


  一聽自己不用跟那些造反的邪丨教徒正麵交鋒,孔霖當然沒有多餘的廢話,大聲道:“定不負殿下所托。”


  王博雖然不知道湘王世子要帶他去做什麽,但是想來比跟著朱久炎在府衙安全多了,也是滿口答應。


  朱久炎頜首點頭,便不再說什麽,帶著人手出門而去。


  ……


  嶽州城外有一個安靜的村莊,叫水穀英村,是個有著百年曆史的老鄉村。


  水穀英村世代都靠著長江吃飯,村中的壯勞力,從事的都是跟水相關的工作,光是漕工、搬運力夫,此村就出了數百餘人。


  水穀英村距離嶽州城有一段距離,交通方便,消息自然也比較通暢。


  壯勞力們大多都去城裏幹活去了,老人們夏天喜歡在長江邊搖著扇子吹著江風,扯扯閑談,村民們習慣了這種悠閑而安逸的生活。


  但是現在,村中的安逸卻被剛傳來的壞消息給打破了。


  村東頭的祠堂外麵站滿了村民,一大群男女圍著村裏的老人們七嘴八舌的說話:


  “九叔,八爺爺,聽說城裏的糧食被一把大火燒了!這糧食眼看著就要漲價了,好多人都進城買糧食去了!真要是來個饑荒,咱們村可熬不下去。”


  “對啊,對啊!剛被糧販收走了糧食,秋收還早著,真要遇到饑荒年,手裏這錢還叫錢?”


  “二牛哥說得沒錯,錢可撐不飽肚子。九叔公,你們倒是拿個主意!”


  祠堂內外的村民無不麵帶憂色,他們黑黃的臉上寫滿了對未卜前途的焦慮,他們又委屈又恐懼:去年的存糧已經給賣了,本想著用這錢給家裏的媳婦、孩子買點東西,扯幾尺布做新衣裳,沒想到卻碰到了這樣的事,真要遇到饑荒年,那錢就什麽都不是了。


  見那幾個耄耋老人一臉愁苦的拿不出個主意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在那喊得最響的二牛哥身上——除了村長和老人之外,這曾二牛就是水穀英寸的村民們最敬重、最信賴的人了。


  對於家裏有困難的村民,曾二哥都會多加照顧,有個頭疼腦熱,沒錢看病的,曾二哥也會請他拜的師傅來施展符水,配合草藥治療,倒也被他治好了不少村民,至於遇到不平的欺壓,曾二哥更是會頭一個站出來幫大家夥兒維護權益。


  在這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德高望重的曾二哥自然就成了村民們的主心骨,村民們都希望曾二哥替大家夥兒拿個好主意。


  身材矮壯的曾二牛,眼珠子轉了轉,他憤憤地說道:“日子過不下了!要不我們也學鄰村算了,進城!朝廷的漕糧正好在嶽州,幾百船的糧食,都是我們搬運的,說要運往京城。不能讓官府把糧食運走,要不我們都要死!”


  “二牛哥,這算不算造反?聽說造反要殺頭的。”有人遲疑地問道。


  造反?!老實巴交的百姓們聽到造反這兩個字,都有點兒心肝打顫。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普通的老百姓都隻是單純的想活著,沒有誰願意玩命造反的——當然,被宗教洗腦的除外。


  “不,不,不。”那矮壯男子臉上狡詐的神色一閃而逝,轉眼就變得穩重可靠,他循循善誘著道:“我們隻是些想活下去的百姓而已。現在之所以阻擋官府運糧,是因為嶽州沒糧而已,我們一起去漕司衙門外請願陳情,想來官老爺們不會看著我們這些苦哈哈死的。”


  隻是是請願陳情啊,聽到這裏,很多老實憨厚的村民們鬆了口氣,他們老老實實地捕魚、勤勤懇懇地搬貨,該納的朝廷稅收也從不落下一個子兒,每年的歲入、漕糧都是他們一手一腳的裝卸,相信朝廷是不會為難我們這些老百姓的!


  於是,村民們在矮壯男子的慫恿下,請老人寫了請願書,又咬破手指頭摁了血手印,然後滿懷希望的拿著請願書,一窩蜂湧向了漕司衙門。


  水穀英村旁邊的幾個小村落,也在同一時刻突然變得熱鬧起來。


  白蓮教已經開始在這裏明目張膽地傳教,賜符水,替人治病、驅邪避凶,這些村落裏的百姓大多都皈依了白蓮教,甚至全村人都是虔誠的白蓮教信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