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
在大明之前的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
且在中原被異族所占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誌北伐,恢複華夏。
大明就是自南京而北伐成功,最終一統天下。
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
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複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臨安,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
東吳黃龍元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南京從此崛起,使中國的政治中心走出黃河文化板塊的格局,引領了長江流域及整個中國南方地區的發展。
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六朝建康城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六朝時期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
六朝時期的建康城與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曆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六朝時,以南京為中心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正式開辟,南京“石頭津”作為通江達海的國際碼頭,停泊的中外船隻數以萬計,出現了“四海流通,萬國交會”“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繁華景象,南京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心城市。
隋唐兩代,南京受到北方刻意貶抑,但地理上的優勢使南京的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強大。
李白、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詩人都在這裏生活、遊覽過。
唐亡後,南唐定都金陵,並擴建城邑。
北方戰火不斷,而自楊吳始,金玲七十多年境內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秦淮河兩岸集市雲集,經濟繁榮伴隨著文化的發達,詩詞、書畫開一代之風。
大明明朝建文四年,成祖皇帝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在南京稱帝。
永樂三年,南京作為鄭和七下西洋的決策地、造船基地和始發港,鄭和從南京龍江關啟航,開始第一次遠航。
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行雙京製,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
蘇超是在七天之後到的南京城。
這次回京,蘇超沒有驚動沿途的官府,就是一路收攏了錦衣緹騎然後一路北上。
到了南京城的時候,蘇超已經收攏了七百多錦衣緹騎。
如今他帶著南下的那數千錦衣緹騎,都分赴了浙江、江蘇和福建三省的沿海各州府,監管這查抄的那些財物運往京城。
他在離開杭州之時,已經派人想各地傳令,等那些查抄的財物都運往京城以後,那些錦衣緹騎自行返回京城。
到了南京城,蘇超並沒有帶著錦衣緹騎進南京,而是將大部分的錦衣緹騎留在了南京城外二十裏處的一個鎮子上。
他不想帶著數百人大張旗鼓的進南京,那樣影響就太大了。
他計劃在南京呆上兩天,跟胡宗憲見個麵聊聊,幫著盧鏜爭取一下軍餉和糧草。
然後再跟南京的錦衣衛南北鎮撫司的人見個麵,接著就繼續北上。
因此他進到南京城的時候身邊就帶了六個錦衣緹騎和朝珠朝玉姐妹,還有就是盧鏜以及盧鏜的幾個親衛。
一行人都是一身的便裝,因此進到南京城的時候並沒有驚動任何人。
進到城中,一行人直奔胡宗遜的總督衙門。
胡宗憲的這個總督雖然不是常設官職,但是權柄極大,因此他的官廨就設在南京的六部所在地。
南京六部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仍然在南京保留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每部隻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南京六部衙門行文時要署名“南京X部”字樣。
明朝行使雙京製,南京和北京一樣,設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官員的級別也和京師相同。
永樂十九年,成祖皇帝朱棣詔令“六部政悉移而北”,正式以北京為都。
成祖皇帝遷都北京後,出於種種原因,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並保留了一套中央機構。
雖然南京六部的權力遠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職權。
主要是因為南京所在的南直隸地區轄十五個府又三個直隸州,卻不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原來三司執行的職權便由南京六部負責,其中又以南京戶部、南京兵部的權力最重。
南京戶部負責征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
大明從始至終,南京戶部一直負責這一事務,其中隻有兩年南京戶部不負責這個事務。
正德三年,劉瑾變法,由北京戶部負責,“南京引板,俱令銷毀”,但在正德五年,劉瑾被誅後戶部奏請“刷印鹽引,仍隸南京戶部”,獲得批準,此後一直未變。
南京戶部侍郎因此經常兼任總理糧儲。
南京兵部負責南京地區的守備,南京地區的四十九個衛,都隸屬南京兵部尚書指揮。
南京兵部尚書一般掛“參讚機務”銜,會同鎮守太監和南京守備勳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務。
南京吏部負責南京地區官員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北京吏部不得幹涉。
南京刑部負責南京諸司、公侯伯府、京衛所的刑名,明史上劉瑾就曾經因為南京刑部尚書吳洪依法斷案不合其意而矯詔令其致仕。
南京工部的職責與北京中央的工部相仿,隻是管轄地區限於南京及附近各省。
此外,南京工部也負責部分南方的稅收(名義上叫“竹木抽分”,明朝工部、兵部都有收稅權,並非戶部獨有)。
另外,南京戶部刷印鹽引勘合的銅版要由南京工部負責鑄造。
南京禮部沒有太多職權,因為皇帝鮮少來南京,禮儀祭祀活動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