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離開和開始
俞曉桐忍著痛,一一記下了謝曉雲的叮囑,更是記下了謝曉雲讓他離開俞家灣,到外麵去尋找更廣闊的的地的要求。
而謝曉雲終究是沒有能等到看到俞曉桐阻止那場海難,半年之後,她在俞家灣離開了人世,這裏沒有外科手術,沒有化療,病情迅速惡化,她走得匆忙,又有些不甘和遺憾,原以為,還能有新的生活,誰知道這新生活竟然這麽短暫。
她沒有家人,作為“娘家的妹子”,俞大嫂讓俞曉桐以子侄的身份,辦理了謝曉雲的喪事,俞曉桐連報喪都不知道該報到哪裏去,跟誰去報。
從那以後,再沒有人能跟俞曉桐談起這個事情了,他不但是失去了一個忘年交的摯友,還失去了一個心靈上的依賴和強大的援助。
俞曉桐的幻覺還是困擾他,但他已經學會了閉嘴,一閉嘴就是四年。這四年裏他又變回了那個隻知道躬身耕種的農夫,依舊被整個俞家灣嘲笑和看不起,沒有親,沒有朋友。
大哥家的孩子長大了,老大也到了學習海上生活的年紀,好在他不像俞曉桐那麽沒出息,不用去種田。
俞曉桐在俞家灣靜靜的等到了民國三十年。到了九月底的一,甚至不用猜測不用賭運氣,俞曉桐知道就是這一。
這一清晨的空,雲彩,漁船,每一個細節都跟他的幻覺和記憶絲毫不差,他知道就是今了。
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麽他在幻覺中,沒有看到相熟的這些鄉親們的臉,他看到的人,一個都不認識。
這一,俞家灣的漁民們如往常一樣,披著晨曦踏著潮水,想要出海捕魚,俞曉桐攔在了他們的前麵。
俞曉桐怕水,全俞家灣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三歲兒都知道,可是那麽怕水怕到曾經發瘋了半年的俞曉桐,現在站在海水中,雙腳發抖,卻堅定的攔住了他們。
總要給一個理由吧,這是全村饒衣食來源,總要給一個理由,不然明全村人去族長家吃飯麽?俞曉桐能什麽?他的那些幻覺?謝曉雲死前給他留下的分析?還是預見了會出事?
出海前最怕的就是這樣的晦氣,俞曉桐這樣的行為無異於觸了全村饒黴頭,可是他必須堅持,他不能看著他的鄉親們去死。
很快,已經有人去請來了他的爺爺,俞家灣的老族長已經老態龍鍾到佝僂成了蝦米,須發俱白,牙齒也掉的差不多了,這兩年他尤其老得厲害,可是隻要他還在,他的話俞家灣的人就會聽。
俞曉桐在這個世上最怕的就是他的爺爺,但是換個法,最渴望得到的認可,也是要來自他的爺爺,他看著這個他從就敬畏如神的老人,堅定的:“今不能出海。”
俞大嫂跟在族長旁邊,看著俞曉桐這樣奇怪的舉動,她並沒有衝上去直接把他拉走,而是走到俞曉桐前麵,擋住大家的視線:“今不能出海,我昨晚上在媽祖廟拜了,媽祖今不能出海,是我讓曉桐來通知大家的。”俞曉桐在她身後接過話頭:“因為今有暴風雨。”
“怎麽可能,今氣那麽好,我們又不是第一出海了。”當場就有人反駁,氣當然很好,海上突然下的那一場暴風雨,也並不足以真的對常年海上討生活的大家造成什麽實質性的傷害。
可是如果出謝曉雲的猜測,那大家更是如何肯信,終日不出俞家灣半步的俞曉桐,能知道鬼子的動靜?見了鬼了。
但是出海講究一個吉利,,俞大嫂了媽祖不能出海,不管是不是真的,都要掂量掂量,於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族長。
俞曉桐爺爺撚著稀疏的胡須,癟著嘴,顫顫巍巍的走向前一步,:“既然媽祖娘娘示下今日不能出海,都散了吧。”
雖然不情不願,但是族長發話了,還是要聽的,有幾家外姓的,自己堅持要出,俞曉桐攔不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架船出了海,好在大部人都沒有出去,卻都不敢抱怨媽祖更不敢抱怨族長,乖乖的回家去了。
傍晚的時候,海浪卷來了幾片破碎的木板,看不出來是什麽東西,又過了幾,海浪將一片舢板推到岸上,再過了幾,一個已經被泡得發白的屍體也被衝上了岸。
沒有人再懷疑俞曉桐的話,但是沒有人去感謝俞曉桐,他們全都紛紛跑去媽祖廟拜謝,隻有俞大嫂知道,什麽媽祖示下,都是騙饒。
她知道俞曉桐不會告訴她,也沒有追根問底,畢竟,被阻止出海的人裏麵,不但有她的丈夫,還有兩個兒子,還有俞家老大的大兒子,她最看重最喜歡的大孫子。
俞曉桐覺得自己使命已了,可以去做謝曉雲想讓他去做的事情,看謝曉雲跟他過的下了。在離開俞家灣之前,鼓起勇氣來見了他的爺爺,因為他也想不明白,為什麽一直不喜歡他的爺爺會幫助他。
老人家癟著嘴:“你那膽子,平常見水都得繞著走,那居然敢站在水裏擋在大家麵前,我雖然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但是既然這件事情給你這麽大的勇氣和膽子,肯定不是事,少出一海也沒什麽,餓一也死不了人。”
俞曉桐啞然失笑,原來隻是因為這樣啊。但是不管怎麽樣,俞曉桐覺得自己在俞家灣的責任已經完成了,他就像謝曉雲期望的那樣,背上一個包袱離開了這個的漁村。
這是一片廣袤的國土,俞家灣隻有芝麻粒大。俞曉桐離開了俞家灣後,才知道地之大,如何的風雲激蕩,亂世之下,又如何的眾生艱難。俞家灣在這樣悲慘的年代,竟然是最後的一個桃花源。
也是因為離開了這個最後的桃花源,俞曉桐才知道,這個世界,不是隻有捕魚一條生路的。亂世出英雄,以俞曉桐的才能,自然好好地做了一番驚動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