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君臣義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子師,此詞如何?”
南唐皇宮,禦書房內,李從善拘謹的攏著手,欠著身子,看著皇兄執筆揮灑,擫、押、鉤、揭、抵、拒、導……不過盞茶工夫,一篇詞作便已錄畢,聽到皇兄相詢,忙趨前一步,笑道:“臣弟讀之,恰似天台仙女,暮春懷人,如醉如夢,又有黃昏獨坐之寂寞,神思為阮郎飄蕩……好一首阮郎歸。”
“你既喜歡,便送於你。”
“多謝皇兄。”
李煜淡然一笑,提筆在詞尾添上“呈鄭王十二弟”,李從善是其七弟,但在族中排行十二,雖說同父異母,但與李煜卻最為要好。
李從善恭謹的從李煜手中接過字墨,笑道:“臣弟這便拿去裝裱,日後當懸掛於中堂。”
“閨怨小詞,怎能登上大堂,收好便可,倒是章台走馬事,當稍作控製。”
李從善大窘,有紫暈從脖跟處湧起,迅速布滿整個臉龐,“臣弟……臣弟……自當戒之。”
李煜揮揮手,笑道:“戒之就不必了,行止稍加注意便好。”
“謝皇兄。”
“你我兄弟,何必見外,來,坐下說話。”
李從善輕籲一口長氣,抬袖擦擦額頭上的白毛汗,這才在椅子上坐下,卻聽李煜問道:“林仁肇之事,你怎麽看?”
李從善額頭上才消去的汗水又浮了出來,擠出一臉的尷尬樣子,為難道:“之前著迷於小憐醉枝舞,對國事……”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國家大事,你也要多多留心才對,萬不可學皇伯之無為,皇叔之消極。”
“是。”
“先喝杯茶,好生想想,等下重臣議事,你也一起參與——來人。”
有近侍無聲近前:“仆在。”
“去皇後宮中,看看新曲譜好了沒,要是好了,就請徐相來議事,哦,張洎也叫上。”
“諾。”
李從善以袖拭汗,側臉之際,兩眼猛一翻白,因為李煜所傳召的這兩人,果真是重中之重的重臣。
文安郡公徐遊,因其父徐知誨對李璟有擁立大功,是故,李璟對其極為親厚,出入宮省,備顧問,專典宮室營繕及浮屠事。由於常在宮中,又好美文,所以李煜與極為親呢,史記“燕飲則流連酣詠,更相倡和,雖後妃在席,不避也。”
這位隻在內宮上班,政事堂中無差遣的重臣,卻是同平章事,乃是貨正價實的宰相。
另一位張洎,少有俊才,博通墳典,現為清輝殿大學士,也是職司內宮的牛人。
他的發跡,得益於原太子李弘冀之死,李弘冀奮發圖治,有軍功於國,“病故”後,有司諡武宣,克定禍亂曰武,聖善周聞曰宣。張洎卻上書說世子之禮在視安問膳,哪能以武為稱,這句話說到李璟心坎裏去了,龍顏大悅,破格提撥,授其為監察禦史。
自此,張洎如魚得水,不僅成為李璟眼中的紅人,更成李煜的知己,史記:“煜寵洎,不欲離左右,授職內殿,中外之務一以諮之,每兄弟宴飲,作妓樂,洎獨得預……”
張洎恩寵第一,朝野皆知,受寵到什麽地步呢,“洎尤好建言,每上言,未即行,必稱疾,煜手劄慰諭之,複視事。”換成人話說,我的建議你不用,就擺臉色給你看,不開心便稱病罷工,必須皇帝親自來請,說夠好話,才回崗位。
林仁肇之案,乃軍國大事,卻召兩位內臣來相議,李從善揉著眉心,開始打定主意,訥言。
張洎先到,卻隻著一身玉白色的常服,急步匆匆,環佩丁當,進殿後未及施禮,李煜已抬手:“張卿免禮,來人,給張卿遞扇。”
“謝陛下隆恩。”
張洎很隨意的在椅子上坐下,解開脖下扣子,呼出一口濁氣,這才笑著對李從善點點頭,算是招呼過了,又接過內侍遞過來的折扇狠扇兩下,方拱手對李煜道:“不知聖上相召,有何要事?”
李煜笑道:“也沒什麽事,新填了一首小詞,想讓你品評一下,結果子師卻是搶去了。”
張洎大笑道:“陛下之才,宇內無雙,臣下哪有資格品評,倒是鄭王這事做的有些過了,既然是陛下佳作,總不好一人獨享吧。”
“子歸樓上擺好東道,本王便忍痛割愛,讓你一觀。”
“啊哈……那某不如請陛下小酌,陛下,您說是不是。”
李煜含笑不語,隻把折扇輕搖。
三人又略說兩句笑話,徐遊這才施施然的到了。兩位寵臣,文采皆風流,若論相貌,是張洎更勝一籌,可若論音律,張洎卻是拍馬也趕不上徐遊。
“臣徐遊,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每次都隆而重之的來個虛禮,朕問你,新曲譜的如何?”
“恕臣保密,因為皇後有言,要給陛下以驚喜。”
李煜大笑,君臣間其樂融融,直到清茗二道,方把話題轉到正事上,“徐卿,張卿,你二人對林仁肇一案,有何看法?”
張洎率先開口:“陛下,臣去年便有言在先,攻略江北,實不可取,一來勞命傷財,二來國家得不到半點好處,卻把林仁肇的名聲撐破了天,什麽擎天一柱,哼,還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陛下,臣是認為此人靠不住的,要是其繼續掌兵,那麽今日不反,明日也反。”
徐遊則謹慎些,問道:“臣少出宮苑,不知坊間有何議論?”
李煜指指堆在禦案邊的厚厚一疊奏疏,道:“這些,都是為他求情的,據皇城司密偵,坊間說什麽的都有,但說來說去,大抵認為林仁肇乃含冤入的獄。”
“那……認為其有謀反之心的,又有多少?”
李煜搖頭道:“這是朕頗為奇怪的,朝議時言說紛紛,要其下獄聽參者多,真下獄了,這上疏斥其謀逆的奏疏卻是寥寥無幾。“
“那韓徐二人怎麽個說法?”
“韓熙載認為當謹慎行事,徐鉉說該讓其速回江北作戰。”
徐遊點點頭,道:“臣明白了,此人已留不得,可賜其禦酒一壺。”
“哦?”李煜揚了揚眉毛,雙眸仿若鬥雞,死死盯著徐遊。
徐遊不慌不忙,輕輕振袖道:“區區一介武夫,既得士心,又得民心,臣很想問他一句,汝意何為?”
張洎誇張的一拍大腿,發出“啪”的一聲脆響,“就這個理,臣看著他,便覺著腦後有反骨,陛下,此人容不得。”
李煜不置可否,扭頭問李從善:“鄭王之意如何?”
李從善苦笑道:“臣在軍國大事上,從來糊塗,不過當年出使北宋,宋太祖特意引著臣弟看了宮中懸掛著的林帥之像,又特意讓臣弟看到了宋廷為林帥建造的宅子,如此反常之事必有陰謀。”
“照你這麽說,宋廷頗為憚忌他嘛,看來是我們誤會他了。”
張洎搖頭道:“非也,陛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既已入獄,便不可再放虎歸山。”
徐遊把身子探出,欠著半個屁股道:“臣附議,別的不說,那三套冕服,總不會有假。”
李煜撫著短髭,良久無語,眼裏卻精芒閃爍不停。
有內侍悄然從殿外入內,輕聲稟報道:“陛下,門下侍郎陳喬報病求見。”
李煜皺了皺眉頭,語帶不滿的道:“必為林案而來,此事,他怎麽就知道了,不是在鄉下別墅養病麽?”
張洎道:“不管陳相為何事而來,陛下都不應該見他,小心病氣會過人。”
“臣附議。”
這一回,卻是李從善與徐遊異口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