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群魔亂舞
趙翎的府邸,一直風平浪靜,似乎待在府內,並無外出痕跡。
他這兒沒有動靜,然而在平陽城內,卻有一件大事,驚動朝堂上下,幾乎所有文武百官,全部蠢蠢欲動。
原來,今天是河內王劉粲,迎娶靳月影的日子,朝中權貴,無不過府慶賀,連漢主也送來禮物。
那日靳月影入宮,若非劉粲及時趕到,將這門親事告知劉聰,說不定被一眼相中,直接變成母妃。
再加上,趙翎夜探靳府,惹得這位王爺,整日提心吊膽,生怕她被人擄走,這才著急娶進門。
不過這輩分,確實有些混亂,兩個姐姐嫁給父親,妹妹與兒子成親,還真不好稱呼。
隻不過,匈奴人根本沒這顧慮,往往父死子繼,隻要不是生母,兒子照樣繼娶,更別提這點小事。
眼看朝堂之上,有權勢的王公大臣,紛紛趕來祝賀,唯獨不見趙翎和洪骨虎。
更有有心人,刻意四處謠傳,稱這二位,連成親這種大事,都不過府應酬,明擺著不給麵兒。
趙翎還可以說,被親衛守住府邸,出行不太方便,又看在靳月光麵上,送去一點心意。
洪骨虎卻不一樣,根本不願搭理,連禮物也沒有,自然令劉粲深恨之。
這貨平素便有嫌隙,不單是看不順眼,還因繼承皇位這事,一直耿耿於懷。
當初劉聰弑兄篡位,與單太後有染,為獲取支持,仍依照漢製,尊其為太後。
更在密謀之初,承諾立單太後之子,幼弟劉乂為皇太弟。
但單太後一死,呼延皇後便進言:
“自古常道,父死子繼。陛下繼承高祖之業,為何立皇太弟,而非親生之子。
陛下百年後,皇太弟繼位,粲兒兄弟幾個,必將被趕盡殺絕。”
劉聰雖沒有言語,但心中已有猜忌,表麵上,卻沒做一點表示。
這可急壞劉粲,他這廝野心勃勃,一心想成為太子,一有機會,就在一旁進言,汙蔑這位叔父。
洪骨虎卻毫無覺悟,因劉乂待人和藹,與之頗為親厚,一向相處甚歡,常在一起遊獵。
漢主之所以疏遠,除去裴明誣陷外,重點還在於此,可見其內心,早已偏向親子。
然而這大國師,對此毫無察覺,依然我行我素,怎會不被人懷恨和忌憚。
好在他武功高強,皇太弟有其支持,一時半刻,旁人還真不敢妄動。
對頭雖沒有出頭,卻在暗中準備,密切關注形勢變化,最終與裴明、司馬韜沆瀣一氣。
起初,司馬韜武功不濟,還沒引起重視,如今背後有高手支撐,劉粲漸漸留意,故與之結成同盟。
再加上裴明在禦前,絕對說得上話,因此網羅過來,共同針對皇太弟一黨。
等打發完賓客,劉粲召集一幹人,在一處密室會談,商議今後大計。
此番新仇舊恨,再加上張勇在身側,一直煽風點火,簡直把洪骨虎,恨到骨髓裏麵。
那貨色在晉陽時,被洪骨虎在肩上,輕輕拍了一下,一條命差點去掉大半,就此變得如同病癆。
看似高大威猛,卻麵色晦暗,兩鬢斑白,弓腰咳嗽模樣,盡顯老態龍鍾。
不過嘴上功夫卻沒落下,一時阿諛奉承,溜須拍馬,與其外貌格外不符,簡直就是個舔狗。
今兒這三大助力,都坐在劉粲兩端,彼此眉來眼去,紛紛獻計獻策。
對江南之事,裴明一直懷恨在心,此時首先提議道:
“若想扳倒皇太弟,必先除去洪骨虎,若要除掉此人,那趙翎絕不能留。
至少,不能讓他待在宮裏,若一直與大靳妃在一塊兒,陛下終究舍不得,不人性化將其除去。”
張勇咳嗽兩聲,笑嘻嘻道:
“裴大人在禦前,那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大紅人,定是沒盡全力,要不然,怎會搬不動這賊廝鳥。”
裴明冷冷一笑,斜著嘴角說道:
“此事談何容易,如今陛下對大靳妃,那可是寵幸得很,說那按摩手段,可是一等一了得。
每次完事後,整個人神采奕奕,說是年輕十多歲,想不得寵都難。
大靳妃與這姓趙的,一直勾勾搭搭,做盡那種事兒,連陛下親近都不肯,可依然盛寵不衰,根本就扳不倒。”
司馬韜撓著頭,突然想起一人,嘿嘿笑道:
“下官倒有一計,不知王爺與諸位大人,可曾願聞?”
幾個奸佞急忙催促,一個個都以劉粲視角,命他趕快說來。
司馬韜左右環顧,又看一眼上座的劉粲,神神秘秘說道:
“廷尉陳大人,膽大且直言不諱,又對宮中之事,尤為熱衷關注。
前兩月,陛下新立劉皇後,準備營建宮殿,廷尉大人犯顏直諫,差一點被推出梟首示眾。
莫不是眾臣苦勸,恐怕已做刀下亡魂,但這直脾氣,卻非一時能改。
若將大靳妃,與那趙翎之事,尋個機會點撥一番,定會惹得關注,到時候就有得看啦。”
張勇連咳數聲,忙不迭稱讚:
“隻有司馬將軍,才有此等謀略,竟然想出這法子,簡直就是子房再世,諸葛複生。
小的敬仰之至,從今往後,定以將軍為楷模,為王爺出謀劃策。”
裴明麵帶微笑,舉杯點頭說道:
“司馬將軍曆來足智多謀,有他輔助王爺,定能成就大業。”
曾幾何時,他也在司馬韜帳下,如今平起平坐,心裏說不愉快,一時興起奉承幾句。
劉粲聽得眉飛色舞,喜滋滋道:
“不錯、不錯,此事若能成功,定是大功一件,隻要能夠辦成,孤王一定重重有賞。
司馬將軍,沒看出來啊,竟有此等謀略,看來這軍師將軍,確實實至名歸。
不過這官職,實在是太小,若是除掉皇太弟,孤王成為太子,定會稟明陛下,大加封賞才是。”
雖是空頭承諾,司馬韜依然歡喜,這事隻要成功,便會受到信任。
官職雖然重要,但他最看重的,還是兵權實力,隻要手上有兵,隨時就能舉事複國。
劉粲哪知道他想法,高興之餘,與這幾個推杯換盞,盡興開懷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