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朝求生實錄> 第74章 無形的大手

第74章 無形的大手

  一大早,位於鄴南城富人區的高侍中府內就已經一片忙亂,雞飛狗跳。


  高德政昨夜從徐之才那裏回來,就跟他夫人崔娘子(出身清河崔氏)說了高洋的決定。


  讓自己的兒子陪葬,雖然並沒有說是哪個兒子,但……基本上可以確定是高伯堅。


  因為長樂公主高寶德是高洋和皇後李祖娥的嫡女,李祖娥背後是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


  老實說,隻有高伯堅的身份,才真正配得上高寶德。高伯逸那個歌姬出身的老母,是配不上的。


  但配得上不等於願意,因為高伯堅還活著,但長樂公主高寶德已經死了!讓一個活人陪葬,哪怕是個乞丐也不願意吧?


  什麽駙馬的虛榮,哪裏比得上小命重要?


  人死了,就算給個皇帝的封號,又能怎麽樣?

  所以崔氏聽到消息以後,就立刻昏厥了,一醒來就是嚎啕大哭。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夫人,不好了,夫人!”


  一個侍女匆匆忙忙的從門外跑進來,氣喘籲籲的。


  “發生了什麽事?”


  崔夫人有氣無力的說道。


  由不得她無力,畢竟是這樣讓人心驚膽裂的事情。皇家的家事,不能以常理揣度。


  有罪可以變成無罪,無辜也可能會被牽連。


  “外麵都在傳言一首歌謠!”侍女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什麽歌謠啊?”崔夫人也是見過世麵的人,像是高洋要登基的那段時間,街麵上到處都是高洋必將成為一國之主的“歌謠”。


  “帝王姬,名寶德;侍中子,伯堅郎;好姻緣,八字合;天造設,地一雙。夫人,這說的是小郎嗎?”


  貼身侍女壓低聲音問道。


  還沒得到回答,她就看到崔娘子又暈過去了。


  “快去醫館叫大夫啊!快去快去!”


  府裏更加忙亂了。


  ……


  今天一天,鄴城的大街小巷都在傳言,皇帝高洋希望高德政家的高伯堅,給剛剛死去的寶德公主陪葬,或者叫先成為駙馬,然後再死。


  反正結果都一樣。


  所有人都義憤填膺麽?


  其實不是的。


  很多人覺得高洋幹了件好事,因為高德政身居高位,就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誰讓他獲得了權勢,成為皇帝的寵臣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不是麽?

  皇帝讓你兒子給公主陪葬,這是榮幸啊,古代大臣陪葬皇帝的事情,多不勝數!


  外人大多是一些“看你起高樓,看你樓塌了”這樣的心態。隻要你過得沒我好,我心裏就舒坦了,皇帝讓你兒子陪葬,就不會挑中我兒子了,這樣想不是人之常情麽?


  而太極殿內,宰輔楊愔因為這件事已經跟高洋吵紅了臉!


  漢代以後,人殉的事情已經很少,但依然時有發生。南北朝以後,人殉的事情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因為異族(主要是鮮卑人)的進入,人殉死灰複燃,但多半是“自願”(或者被自願),人數也少。


  隻不過,在人殉的對象裏麵,近臣寵臣,愛妃愛妾出現的概率卻極高!


  還是那句話,愛之深,扭曲之後,就變成了一種毫不掩飾的占有。


  “陛下,自漢以來,鮮有人殉發生。長樂公主天性純良,又怎麽會讓人陪著她死呢?”


  好話已經說盡,楊愔采用了一個刁鑽的勸說姿勢,試圖打消高洋的念頭。


  “不,你不是寶德,你不知道,她在地下那麽寂寞,那麽冷。她怎麽會不想有人去下麵陪她呢?”


  高洋赤紅著眼睛,絲毫不讓步。


  “陛下,這份詔書,我是不會發下去的。”楊愔倔強的說道。


  有些道理是必須要堅持的。他跟高德政是政敵不假,但是讓大臣子女殉葬這個口子不能開。


  一旦開了,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陪葬的人是誰!這是來自宰輔的良知與堅持。


  “我不管,我就是要發!你要是不發,我就罷你的官!想當宰輔的人,滿鄴城都是,你還怕我找不到人麽?你這個死胖子!”


  高洋從龍椅後麵拿出一根鞭子,對著楊愔就是一頓抽打。


  “我讓你說!我讓你說!”


  楊愔估計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蜷縮在地上抱頭,將身體的要害部位都保護起來,然後任由著高洋不斷抽打,一聲不吭。


  大概是打累了,高洋氣喘籲籲的坐在龍椅上,拿馬鞭指著楊愔大喊道:“滾,你給我滾!最近不要讓我看到你!”


  楊愔趕忙的開溜了,高洋氣不過又在後麵追,結果胖胖的宰相跑得還不算慢,高洋宿醉醒來後狀態不好,追了半天居然還沒追上,悻悻的回到大殿,麵色陰沉的想事情,誰都不敢靠近。


  ……


  鄴南城,一處占地極大的府邸門前,“趙郡王府”幾個碩大的紅字巍峨蒼勁。


  這裏是趙郡王高睿的府邸。


  他和別的北齊宗室稍有不同,那便是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撫軍將軍、六州大都督,並將下轄州郡治理得井井有條,人稱“良牧”。


  正是因為有高睿在北方鎮守,北齊才有精力去跟西魏和南梁周旋。高睿在邊境關心政務,糾察不法,勸課農桑,禮賢下士,乃是北齊宗室中難得的人才。


  更可貴的是,他不是高歡的兒子,而是高歡的侄子,所以沒人猜忌他會奪權,這也是他受重用的原因之一。這次回來,是應了高洋的召喚,後者就是打算召集民夫,然後讓高睿帶人去北方修築長城。


  此時此刻,在趙郡王府的前廳裏,二十二歲卻少年老成的高睿,正在跟一個看起來有些憨厚的年輕人說話,正是高伯逸無疑。


  “在軍中安插細作,然後刺探胡人軍情?由鄴城的中樞統一調度?有點意思。”


  高伯逸正在跟高睿談公事,說的就是接手邊境的情報管理工作。


  “趙郡王,細作一事,看起來神奇,其實枯燥繁瑣無比。要從細小的微末中分析出想要的東西,必須專人做專事。趙郡王你知道任用人才。假若邊地換主將了要怎麽辦?”


  高伯逸的話很客氣,也很有道理。但也隱隱指出,情報涉及國本,你不要功高震主才是!


  “你我年紀相仿,不若我叫你一聲賢弟吧。”高睿馬上打蛇隨棍上。


  高伯逸腰間那把白雲劍,高睿記得很清楚。


  那是高洋的佩劍,很出名的一把佩劍,出征都帶著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