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重生三國當皇帝> 第1522章 國內市場很大

第1522章 國內市場很大

  曹昂雖然懶散不管事,卻不代表他什麽都不知道,在許都的時候還是看到了不少東西的。


  比如剛才的婢女雜役危機,遠比他口述的嚴重,儼然已經成了各大家主的心頭大患。


  穿了,這事還是他搞出來的呢。


  華夏是農耕文明,百姓不用像草原胡人那樣打殺,安心耕種便能豐衣足食。


  但也是相對而言的,真正豐衣足食的沒有幾個,華夏百姓擅長耕種,奈何五穀產量低的可憐,辛苦耕種一年未必養的活自己,要是遇上災年或者戰亂情況更慘。


  句難聽話,自三皇五帝到如今,老百姓根本沒有真正吃飽過,就連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文景之治時期都有許多餓殍,更別前幾年了,黃巾軍為什麽起義,還不是因為餓的。


  起義造反隻是沒辦法的辦法,能活下去沒幾個人願意走這條不歸路,可是不造反怎麽辦啊,隻能尋求有糧食的人幫助。


  誰有糧食,豪門大族。


  所以一到災年,百姓紛紛賣兒賣女,其實他們也舍不得,畢竟是親生的,可能怎麽辦,將孩子賣給大戶人家,哪怕是青樓都有可能活下去,跟著他們卻隻能死路一條,給你你怎麽選?

  街上那麽多牙行,真當是賣房子賣地的,多少私底下幹著買賣人口的勾當,隻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買方和賣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外人就算知道又能什麽?

  這個時代豪門大族發橫財的辦法就那麽幾種,靠災年逼百姓賣兒鬻女,以低廉的價格兼並百姓土地,借此大發不義之財。


  這也就是為什麽每次災難之後,世家資產不減反增的原因,到底就兩字,剝削。


  弘農楊氏,汝南袁氏,穎川陳氏荀氏,下所有數得上號的世家私底下沒有沒幹過的。


  其實這也怪不了他們,怪老爺,百姓活不下去隻能這麽幹,世家隻是借機將價格打壓的很低而已。


  結果就是世家兼並的土地越來越多,招收的私奴越來越多,百姓卻被逼的一點點走向絕境,最後無奈造反。


  造反對百姓來是拚死一搏,對世家來卻是他們作惡多端的報應,當年黃巾暴亂,多少世家毀於戰火,多少平日裏無比得瑟的公子哥變的跟他們買來的奴隸一樣慘,甚至更慘,就連他都跟著曹操挨過餓,漢子劉協都在逃出長安趕往洛陽的途中差點餓死,其他人就更不用了。


  毫不誇張的,黃巾暴亂諸侯征戰那幾年,上至子下到庶民,就沒有沒挨過餓的,挨餓的感覺太難受,經曆過之後沒人願意再經曆一次,可地隻有這麽多,糧食隻有這麽點產量,豐年災年輪著來,你能怎麽辦?

  老爺的事皇帝也做不了主啊。


  沒辦法,賣兒鬻女,兼並土地的事隻能繼續輪回。


  渡過災年,世家豪族有地有糧,可以隨意揮霍,並讓買來的婢女雜役侍奉自己,日子過的比神仙都瀟灑。


  但這種輪回被曹昂打破了,他成立農科院,投資重金命衛寬想辦法提高糧食產量,近十年過去雖然沒取得實質性進展,但也不是沒有收獲,大魏的五穀產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到兩成不止。


  可別看這一兩成,平攤到全國是很驚人的。

  當然,給這件事致命一擊的並不是衛寬增加的五穀產量,而是曹昂從曹洲帶回來的新作物以及蔬菜大棚的推廣。


  土豆紅薯玉米等新作物的產量太高了,而且極度適應環境,良田劣田都能種,餓怕了的朝廷官員和各地世家不用督促,盡一切可能全力推廣,六七年下來,新作物早已傳遍全國各地,連偏遠的交州和涼州都不例外。


  再加上前幾年戰亂人口銳減,中原土地大量荒蕪,曹操掌權後安置流民,分配土地,讓百姓安心耕種,漸漸恢複生產。


  現在中原百姓不一日三餐頓頓吃飽,但像前幾年那樣好幾吃不上飯,連樹皮都沒得啃的時代徹底終結了。


  商品永遠都是適應市場需求的,以前有人買有人賣,供需雙方關係穩定,自然不會出什麽事。


  現在不同了,百姓能吃得飽並且養的起孩子了,誰還舍得將親生的孩子賣給世家當牛做馬去?


  百姓不賣了,世家的需求卻依舊存在,家裏添了新丁,得配一兩個丫鬟書童吧,不然世家子的排麵怎麽體現?


  有些好色之徒還指望廉價買幾個婢女回家暖床呢,不然整對著自家的黃臉婆,時間長了也會審美疲勞嘛。


  可問題是,現在別廉價,你就是出價也沒人賣啊,總不能去搶吧。


  當今朝廷,毛階任都察院左都禦史,滿寵任刑部尚書,崔琰接替曹昂任大理寺卿,這三位可是出了名的司法三巨頭,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搞事,那真是老壽星上吊,活的不耐煩了。


  除這三人外還有曹昂盯著呢,當年曹昂任許都令的時候殺了多少人販子,其中不乏從光武帝乃至更早時期流傳下來的閥閱高門,這才過去幾,刑場上的血跡還沒幹透呢,誰敢做這種事?

  可是不做的話,家中沒有新丁進口,青黃不接是要出大事的,以後府裏出生的公子姐誰來伺候,女兒出嫁時誰做陪嫁,再通俗一點,那麽大座府邸,幾百上千畝的院子誰來打掃,總不能讓家主自己拖著掃把幹苦力吧,這像話嗎?


  世家王侯都是講究顏麵講究排場的,沒有仆從伺候,排場哪來?


  還有皇宮,沒有太監婢女,你讓曹操自己穿衣服嗎,讓後宮的嬪妃們自己打掃後宮衛生,洗衣做飯帶孩子嗎?


  這些看似事,偏偏這樣的事最難處理。


  曹昂羅羅嗦嗦的講了一大堆,蔣琬終於聽明白了,感慨道:“臣才離開幾年,下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物是人非啊。”


  曹昂笑道:“現在你明白我的,對麵都是移動的錢幣是什麽意思了吧,國內市場是很大的,別看羅馬人長得凶,落到那群世家手裏,有的是辦法將他們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蔣琬兩眼放光的道:“殿下想怎麽做,臣全力配合。”


  他既是新科榜眼又是太子舍人,出使多年又立了大功,回到許都就算不封侯至少也會加官晉爵,到時肯定要置辦宅邸,偌大的府裏沒有一個婢女雜役,任何瑣事都要親力親為,這像話嗎?


  曹昂笑道:“此事可能還要著落在你那個便宜安息老丈人身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