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六部尚書
撤掉曹昂司空之位,將他從三公之列中踢出去曹操也有些舍不得,可有什麽辦法呢,商鞅吳起王莽,古往今來哪次變法沒有伴隨著流血。
商鞅還好,人雖死法令卻留了下來,強國之法助大秦一統天下,也算聊以慰藉了。
反觀吳起和王莽,死的一個比一個慘,死後法令廢除,辛苦一生到頭功績為零,想想都憋屈。
如今大漢也走到了時代的拐角,老舊的製度已經拉不動浴火重生的朝廷,必須做出改變。
曆史的車輪碾壓而來,不變就死沒得選,現在不變日後還是得變。
曹操有魄力有野心,自己能做到的事絕不假手於人,不想給後輩留下半點隱患,所以必須變,盡快變,事不宜遲時不我待。
官製改革就意味著利益重新分配,有人滿意自然就會有人不滿。
都是出來混的,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沒人會做縮頭烏龜,一旦觸及必然反擊。
任何時候,朝廷都是風暴的中心,隨便一點動蕩都可能引發一場大地震,動蕩又往往與危險同行,想將這股動蕩鎮壓下去,必須拿出足夠的決心和魄力。
決心這東西怎麽證明,很簡單,殺雞儆猴就行。
曹昂官拜司空位列三公,又是黑袍軍的實際統領,戰功赫赫位高權重,數遍整個朝廷,還有比他更適合做儆猴的雞嗎?
他又是自己的長子,就算不滿也頂多發頓牢騷,不會做出什麽過激行為,事後說幾句好話安撫一下,相信他會理解的。
除殺雞儆猴外還有一個原因,曹昂這幾年風頭太勁了,從徐州到遼東到關中再到整個朝廷,任何一件大事背後都有他的身影,威望和權力都已經高到了一個很危險的地步,偏偏這小子還不知收斂,整天擺出一副小人得誌的嘴臉,看著就讓人來氣。
他今年才二十幾啊,就爬到了三公的位置,將來怎麽辦?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自古以來少年得誌的有幾個有過好下場?
遠的不說就說剛才,自己的部下集體針對他,就連看著他長大的諸夏侯曹都不例外,可見這個逆子招人恨到了什麽地步,再不壓製,估計他將來得走到自己前麵。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就趁著這次機會讓他淡出眾人視線一段時間吧,唉,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苦心。
理解,理解個屁,罷我官奪我田,還想讓我心中感念,當我傻啊,曹昂一臉不情願的說道:“爹,哦不魏公,哦不主公,屬下沒……沒意見。”
不開心都寫在臉上了還叫沒意見,這個逆子,二十多歲的人了怎麽一點城府都沒有,這種性格將來怎麽接管曹家基業?
見他這樣曹操越發覺得自己的決定沒有錯,坐下說道:“下個議題,荀太傅,你執掌尚書省統管六部,覺得六部尚書誰合適?”
荀令君搖身一變成了荀太傅,荀彧雖然高風亮節人稱楷模,卻也忍不住一陣激動。
太傅,新三公之首,自己今年三十有九,不到四十便位極人臣,站到了其他人努力數代也達不到的高度,別說他,孔聖人來了估計也無法淡定吧。
更重要的是另外兩人,鄭玄忙著建學校編教材的事,根本顧不上門下省,就算他想兼顧,身體條件也不允許啊。
楊彪雖然家世比他好,威望比他高,但跟曹操不太對付,不是一路人,中書省的事估計也不會參與太多,三省看似三個人,實際上還是他一個人,再加上充裕的國庫,他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抱負了。
其他人同樣激動,精神振奮的向曹操和荀彧看了過去。
分蛋糕的時候到了,後半輩子吃肉還是喝湯全看這一遭,能不激動嗎?
荀彧調整了一下情緒說道:“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位高權重乃六部之首,必須選擇一位品德高尚,做事公平的人才行,屬下建議由董昭擔任尚書。”
董昭在曹營中雖然聲名不顯沒什麽存在感,但卻是曹操的貴人兼第一功臣,功勞猶在荀彧之上。
提起這個,那就孩子沒娘說來話長了,董昭年輕時便被舉了孝廉,後擔任袁紹帳下參軍,多有戰功卻遭人誣陷,不得已離開袁紹投奔張楊,張楊率軍迎接天子時他隨行在側,被拜為議朗,後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建議曹操迎天子入許縣,自此拜入曹操麾下。
曹操迎天子入許都,挾天子令諸侯的戰略就是董昭一手策劃的,他不但策劃了遷都之事,還幫曹操擺平了遷都之後的一係列問題,讓曹操在許都站穩了腳跟。
毫不誇張的說,沒有董昭就沒有曹操的今天,這份功勞誰比得上。
投以桃報以李,是時候報答一下人家了,曹操拍桌子道:“就他了,任命董昭為吏部侍郎,戶部呢?”
荀彧心中早有計較,說道:“鍾繇比較合適,他在徐州多年,對新事物的了解比較深,可以勝任,刑部屬下推薦陳宮,陳公台在徐州待的太久,該挪挪窩了。”
對於陳宮,荀彧心裏是帶著恨的,這混蛋當年聯合張邈反叛,引呂布入兗州,差點害死他們,之後陳宮就一直待在徐州,細算下來快十年了吧。
十年,以陳宮的能力足以發展出一批忠實的追隨者,徐州又是曹劉前線,日後必有大戰,這家夥再臨陣倒戈的話可就完犢子了。
能背叛一次的人也能背叛第二次,這種危險人物還是調回許都,放在眼皮子底下安心一些。
曹操蹙眉道:“鍾繇沒問題,陳宮就算了,我打算讓他出任幽州刺史,刑部尚書由滿寵擔任。”
對於陳宮,曹操同樣不太放心,還是扔遠點吧,幽州夾在冀蒙遼青四州之間,陳宮安分則罷,不安分很容易就能滅了他。
荀彧的目的是將陳宮調出徐州,隻要不在前線放哪都行,見曹操已經決定就沒反駁,繼續說道:“兵部讓公達(荀攸)執掌吧,這方麵他有經驗,奉孝就委屈下,先在兵部做個侍郎,如何?”
郭嘉也知道自己有些懶散,不太適合做一把手,便笑道:“我沒意見。”
曹操點頭同意,當場宣布任命,荀彧繼續道:“工部尚書就由子揚(劉曄)擔任吧,尚書雖是負責協調調度的,卻也不能一點技術都不懂,至於禮部,屬下推薦劉洪。”
禮部掌管祭祀,教育,科舉等事,必須選擇一個德才兼備,又能服眾的人才行,思來想去也就劉洪合適。
曹操對此沒有意見,當場宣布任命,然後問道:“督察院和大理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