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又是一年
轉眼就到了顯德三年的新年。
這是李延慶在這個時代過的第二個春節。
春節無甚特別,還是去年那個過法,一家人圍坐在桌上吃頓團圓飯,然後依次祭拜祖宗牌位。
不同於去年的是,今年的春節少了叔父李重讚以及二哥李延福。
李延慶的伯父,深州刺史李重興照舊在北守邊,沒有回開封;叔父李重讚去年年末卸任榷鹽使,接任解州刺史,而解州緊臨北漢,所以李重讚身負邊防重任,今年也未能歸京。
二哥李延福則在宋州領兵,因為宋州州軍一月初八就要隨禁軍南下伐唐,李延福需要在軍中備戰,不能來開封與家人團聚。
而因為繼母翟氏的緣故,李延慶這個春節過得有些糟心。
自打去年九月,李延慶遵照父親的吩咐,將家中的銅製佛像都送去浚儀縣衙熔鑄後,翟氏幾乎就沒再和李延慶說過一句話。
即便李重進遵照約定,給翟氏買了兩尊金質佛像供在佛堂裏,也沒能解開翟氏的心結。
李延慶心裏很清楚,自己是被父親甩了鍋,熔鑄佛像這事情的始作俑者明明是父親李重進,自己就是個執行者,但繼母翟氏與父親的關係依舊和睦,自己與繼母的關係卻每況愈下,顯然是父親為了保證床榻和諧,將責任都推給了自己。
不過李延慶倒也沒太過在意此事,他每日都忙碌得很,他根本就沒精力來在乎這等小事。
繼母不與自己說話也就罷了,李延慶也覺得並無什麽所謂。
但兩人畢竟還是住在同一座宅院裏,雖說李府占地寬廣,但總有碰巧撞見的時候。
每當李延慶偶然撞見翟氏,翟氏就會冷著臉,默然無聲地盯著李延慶,直將李延慶盯得後背發涼。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新年,吃年夜飯時,翟氏吃了幾口便放下了碗筷,照舊幽幽地盯著李延慶,弄得李延慶食不甘味。
但翟氏畢竟是自己的繼母,加之父親李重進默許翟氏的行為,李延慶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默默承受。
……
正月初一的三更天,郭榮照例在殿直的護衛下來到太廟,祭拜五位先帝。
推開太廟厚重的大門,郭榮牽著兒子郭宗訓的小手步入太廟。
郭宗訓如今已有兩歲半,聰慧非凡,身高到了父親的腰間。
望著一列排開的五塊先帝牌位,郭榮心中甚是感慨。
去年今日,自己在太廟中立下誓言,要一統天下,讓自己的兒子郭宗訓繼承大統,並改回柴姓。
今年今日,自己一統天下最重要的一步,即將邁出。
跪坐在蒲團上,郭榮先是恭敬地拜了三道,起身凝視著養父郭威的牌位,心中默念:阿爹,山前四州業已回歸中原,孩兒不日便要南征,為我周朝開疆拓土,望阿爹在天之靈,保佑我周朝所向披靡,全數收服淮南十四州.……
無論人前是多麽威嚴無匹大周皇帝,但在父親麵前,郭榮終究還是一個兒子。
“阿爹,這個就是我的翁翁嗎?”郭宗訓奶聲奶氣地打斷了郭榮的思緒。
郭榮微笑著揉了揉兒子的頭:“是啊,這便是你翁翁,你認得上邊的字嗎?”
郭宗訓盯著牌位看了片刻,念道“聖神.……文武孝皇帝,中間有兩個字我不認得。”
“是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榮望著牌位,認真地說道:“你要永遠記住你翁翁,他是我大周的開創者,是你永遠的翁翁。”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孩兒會永遠記住的。”郭宗訓還並不明白這個諡號代表的含義,隻是能念出來罷了。
“除了這個翁翁外,你還有……”話剛出口,郭榮便打住了。
郭宗訓大大的眼珠轉了轉:“阿爹,還有什麽啊?還有一個翁翁嗎?”
“不說這個了,這還不是你應該知道的事情,你也困了吧,我們回宮去。”說著,郭榮重新牽起兒子的小手,一步一步走出了太廟。
郭榮隻拜了養父郭威的牌位,剩下四塊牌位,他就隻看了一眼。
時間轉眼便到了正月初八,今日是郭榮出兵南征的吉日。
征討蜀國有功的向訓,被郭榮任命為東京留守,副樞密使王樸兼任副東京留守,三司使張美兼任大內都點檢,負責皇宮的安危。
去年配合王彥超修築胡盧河的曹州節度使韓通,負責監修開封羅城,開封左近州縣的十萬民夫已然就位,隻等南征大軍離開開封,便開始動工。
除上述四位大臣外,其餘文武大臣皆隨伐唐大軍南下,隨行的還有數百內侍宮女、數名後宮嬪妃以及皇後符氏。
郭榮本想讓符氏留在開封照顧兒子郭宗訓,可符氏害怕丈夫因暴怒而誅殺大臣,提議要隨行南下,
哪怕郭榮向符氏再三保證,自己往後絕不因為暴怒而肆意動刑,符氏卻還是執意要南下,郭榮也隻好將她帶上。
開封從顯德二年正月初八開始,失去了作為周朝首都的政治軍事作用,郭榮所駐蹕的行在,才是周朝流動的首都。
十幾萬人的大部隊從清晨開始出開封,一直到日暮黃昏,隊伍的尾巴才離開城南朱雀門。
李延慶立在開封城牆上,望著朔朔寒風中旌旗招展的龐大隊列,嗅著空氣中肅殺的氣氛,心有感慨:十四州土地將化作煉獄,淮南的百姓即將深陷水火,無數人將要因為君王的一個念頭而喪命,而這便是戰爭。
轉頭,李延慶便再度投入到沉悶且枯燥的學習中,三月初一,他就要參加禮部舉行的明法試,隻剩下最後兩個月的複習時間。
……
兩個月後的三月初一,李延慶胸有成竹地步入明法試考場,一連三日,連過三門考試,成功通過明法試。
而與李延慶同入考場的司徒毓以及趙匡義,皆於第三關的口試被篩下,未能通過。
通過明法試後,李延慶又參加了吏部的“過堂試”,走了個過場,檔案便從禮部調到吏部。
李延慶隨之從武官轉為文官,本官也由從八品的東頭供奉官,轉為同樣是從八品的光祿寺丞。
至此,李延慶擁有了文官官身,獲得了擔任文官途徑差遣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