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奮鬥在五代末> 第148章 契丹的歸順者

第148章 契丹的歸順者

  見李重進迎麵走來,趙普和楚昭輔連忙拱手道:“見過李使相。”


  看著趙普與楚昭輔兩人皆是神色凝重的樣子,李重進心中頓感不妙,不會是長安那邊出了什麽事吧?

  “怎麽,不是說好午後再出發的麽?”李重進走至兩人麵前,笑眯眯地說道:“我已在清風樓訂下了午時的餞行宴。”


  趙普與楚昭輔抵達宋城後與李重進相談甚歡,都被李重進招攬至麾下。


  兩人在宋城已經盤桓數日,與李重進約定,今日午後出發回長安接家屬來宋城。


  待到兩人將家屬接來宋城,李重進就會保舉趙普與楚昭輔二人為官。


  趙普將會是宋州歸德軍節度推官,掌一州刑名;楚昭輔則是歸德軍行軍司馬,統管宋州州軍的糧餉和軍械,助李重進管理州軍。


  楚昭輔聞言連忙答道:“在下與則平原本也是如此打算的,可是就在剛才,永興軍進奏院中有熟人遞來書信,信中稱劉侍中病急,在下與則平須即刻回返長安,實在無暇赴宴,還望李使相海涵。”


  永興軍進奏院設在開封,在來宋城之前,楚昭輔已與進奏院中的同僚打了招呼。


  “原來如此。”李重進麵色沉重地點了點頭。


  他與劉詞曾在高平之戰中並肩作戰,對於這位年歲雖高,卻仍能奮戰在前線的老將軍充滿敬佩。


  如今離高平之戰結束才半年不到,戰時還身體健朗的老將軍此刻卻已然病危,令李重進唏噓不已。


  “那麽我也不挽留兩位了。”李重進抿了抿厚重的上嘴唇:“祝兩位一路順風,抵達長安後也替我問候一番劉侍中。”


  “是。”趙普與楚昭輔兩人恭敬地答道。


  “那麽就讓我送兩位一程吧。”李重進翻身上了親信的馬,對著親信道:“你速去府上取兩壇好酒送去西門。”


  李重進望向趙普兩人,臉上擠出一抹笑意:“就算再急,也得喝上兩碗送行酒吧。”


  騎著馬出了宋城五裏,李重進帶著跟隨的護衛回返宋城,官道上僅餘趙普與楚昭輔並轡而行,兩人婉拒了李重進派遣護衛送至長安的美意。


  趙普哈出一口寒氣:“拱辰,你說我們還能見到劉侍中嗎?”


  在趙普看來,劉詞常年征戰積累下了一身病痛,如今年近古稀,又兼今歲氣候嚴寒,恐怕難以捱過這個冬季了。


  “別說不吉利的話!”楚昭輔的臉色陰沉得嚇人。


  趙普在劉詞麾下的時日不長,僅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且今年劉詞長時間在外征戰,故而趙普與劉詞的關係不甚密切。


  楚昭輔則不同,他已為劉詞效力十多年,主從兩人之間的關係極其親密。


  “好,好,我不說。”趙普扯了扯衣領,他總覺得衣服沒穿緊,一股子寒氣往衣領裏鑽。


  頓了頓趙普又問道:“我們走哪條路回長安,過開封的那條,還是不過開封的那條?”


  從宋城去長安的路共有兩條,一條是先去西北方向的開封,然後沿著黃河一路西行去長安。


  另一條則是借道許州境內,不經過開封,走直線去洛陽,然後再去長安。


  楚昭輔想了想,低聲說道:“還是過開封的那條吧,雖然遠了一點,但路途平坦些,而且我們也有必要去和李衙內打聲招呼。”


  趙普扯了扯馬韁:“那下一個岔路口轉道向北,去開封。”
……

  開封城的皇宮之中,郭榮正在批閱奏章。


  目前正在看的這份,是遠在河北監修胡盧河河道的王彥超遞上的。


  這位許州節度使王彥超正帶著許州的州軍,還有領著曹州州軍的曹州節度使韓通一起,駐紮在胡盧河的北岸,以防契丹軍來破壞河道疏浚工程。


  當時郭榮派王彥超領兵北上後,覺得王彥超兵少,不夠穩妥,又調派了曹州節度使韓通趕赴胡盧河駐防。


  在奏章中,王彥超聲稱近日在胡盧河北岸擒獲了十餘名契丹的探子。


  王彥超認為契丹人已經知曉了本朝正在疏浚胡盧河,再過一到兩個月契丹必會發大軍來襲,以破壞本朝的疏浚計劃。


  所以王彥超請求朝中調撥至少五千精銳禁軍北上,協助自己與韓通鞏固胡盧河北岸的防線。


  看完奏章,郭榮皺起了眉,這契丹還真是不省事,前陣子還假裝要南侵,害得朝中上下風聲鶴唳。


  如今又派人來打探胡盧河疏浚工程,既然此事已被契丹知曉,契丹就有很大概率會派軍隊來襲擾一番。


  因為胡盧河一但疏浚拓寬,契丹騎兵在河北就再難如往日般來去如風。


  援軍是一定要派的,光憑王彥超和韓通他們那五千左右的州軍,是難以抵擋住契丹軍的,不過能不能不派禁軍過去呢?

  禁軍一動那就是黃金萬兩,實在是太燒錢了。


  思緒電閃間,郭榮已是有了想法,他從案上的一大摞文書中翻找出了一份奏章。


  將這份閱覽過一遍的奏章又草草掃了兩眼,郭榮望向侍立一旁的張守恩:“幾日前在殿中奏對的那個張藏英,現在還在開封城中嗎?”


  張守恩細聲答道:“張藏英應該還在封禪寺中候旨。”


  郭榮立刻說道:“馬上令張藏英來殿中召對。”


  張藏英本是幽州境內的漢人,因為在幽燕之地廣有名望,被契丹任命為盧台軍使兼榷鹽製置使,主要的職責是監督海邊煮鹽的鹽戶,替契丹人製鹽。


  去年,也就是廣順三年,張藏英率親屬以及部下士兵一千多人,還領著煮鹽戶七千餘口,乘坐舟船數百艘,走海路從滄州上岸,歸順於大周。


  當時張藏英的歸順,還引發開封城中不小的震動,張藏英赴京之日萬人空巷,人人都見見這位帶領一萬多人歸順大周的契丹將軍。


  先帝郭威當時對於張藏英持懷疑態度,將張藏英召來開封,賞賜了一大筆錢財給了個空頭職位後,便將張藏英安置在封禪寺中不聞不問。


  前些天,張藏英聽聞朝中要疏浚胡盧河,不甘在封禪寺中虛度年華的他上奏請纓,願去胡盧河北岸的深州招攬邊境上的亡命之徒作為士兵,替朝廷戍守胡盧河。


  張藏英的法子令郭榮很感興趣,將張藏英召來奏對一番後,郭榮卻覺得張藏英的法子有些草率。


  所以郭榮並未立即同意張藏英的方案,表示要與朝中其他大臣商議一番,令張藏英先回封禪寺,等候下次召見。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星期,因為朝中事務繁多,郭榮一時就忘了張藏英此人,現在看到王彥超的奏章後,才回想起此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