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井離鄉
其他幾人都不大理睬她,隻許昭訓接了話,“歇會子罷,用了晚膳便去。”
哪有用了晚膳才去拜見的道理,況且如今也隻剩李承徽處沒去了……
徐昭訓瞧了瞧魯奉儀畏畏縮縮的模樣,譏笑道,“不過是個承徽罷了,出身也還是那樣的不堪,哪還需要拜見。”
陳奉儀連忙迎合徐氏說話,“是呢是呢,我們可是官宦人家的子女,她一介宮女,哪裏值得我們去拜見。”
言罷,兩人便揚長而去。
魯奉儀縮了縮頭,可李承徽終究比她們位份高,她們是該去拜訪的。
“哎呀,你傻呀魯妹妹,”孫奉儀一臉的恨鐵不成鋼,“咱們都不去,你也不去便是了,難不成她還能給我們臉子瞧不成?”
魯奉儀卻很是躊躇,下不了覺心。
孫奉儀皺了皺眉頭,“成吧,你若想去便去罷,真是不知好歹!”
說完,也離去了。
魯奉儀看了看一向溫和的許昭訓,隻見她瞧著自己微微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便離去了。
魯奉儀站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時很是慌亂。
翌日,李承徽到了蒹葭宮討杏花釀喝。
“好似東宮短了你的吃食似的,為了喝個杏花酒來蒹葭宮催我好幾次了。”能讓蕭凝挽這樣說話的,如今東宮裏頭也就李承徽一人。
“我可不敢催良娣,實在是昨兒偶然聽聞了良娣此前竟將杏花釀挖來給殿下送去了,心裏實在饞得不行。”李承徽對於吃的喝的很是執著,尤其是蕭良娣親手釀的杏花酒。
說話間,槿禾已然端了酒壺上來了,“咱們良娣可是記掛著承徽的呢,這才釀好,便吩咐奴婢們將承徽的獨獨留出來,若不然啊,隻怕被良娣自個兒偷喝光了。”
蕭凝挽笑嗔了槿禾一眼,“你這丫頭,性子愈發歡脫了,連本良娣都要打趣。”
李承徽笑著替槿禾解圍,“也就是你的陪嫁侍女,不然誰能同你說這些話,個個見了你都要歸正著臉,豈不煩躁極了。”
“那倒極是。”蕭凝挽兀自頷首,槿禾笑著呈上杏花酒。
兩人各飲了一些,蕭凝挽突然眉心微皺,詢問李承徽,“聽說昨日隻魯奉儀去了鷺羽閣?”
李承徽淡笑,“我身份低微,她們不來也是情理之中,這樣的情景,見得多了便不覺有什麽了。”
她自小家境貧寒,進了宮裏頭做了侍女也是百般受冷眼,如今這境況與那些時光比起來,實在算不得什麽。
蕭凝挽見她並無太多怨懟,不由有些心疼,這樣的李承徽,與前世失寵抱病的她有什麽兩樣?
她也不多說了叫她心頭不快,隻道:“那魯氏,瞧著怯懦得緊,卻是個懂規矩的。”
“可不是呢,”李承徽笑道,“昨日她來時十分拘謹,我便招呼她吃些糕點,說會子話,她倒也能放得開了,與我說了許久的話,隻是背井離鄉來這京城,終歸有些可憐。”
被選上的秀女看似光鮮亮麗,但也是有著許多苦澀與心酸,魯奉儀擔驚受怕了許久,昨日才尋到李承徽這樣的和氣人兒,不由多說了些掏心窩子的話,聽來叫人落淚。
“既是遠離家鄉,那日後也幫襯著些,不叫她覺著寂寥淒涼。”
就憑她昨日是唯一一個去了鷺羽閣的,蕭凝挽便想對她多關照些。
“良娣與我想到一處去了。”李承徽喜笑顏開。
旋即想到了什麽,又笑道:“昨日她們可是連琳琅宮的門都沒進著呢。”
蕭凝挽挑眉,李承徽又道:“何良娣說什麽身子不適,賞了她們一些東西便叫她們離開了,可見是氣著了。”
蕭凝挽嘴角輕揚。
可不是氣著了嗎,同是良娣,秀女們卻齊齊先去了蒹葭宮,她的琳琅宮倒是無人問津淒涼得緊,依何良娣的性子,如何忍得。
沒趕她們走都是好的了,更別提還賞賜了東西了呢。
“對了,那陳奉儀去了蓼蕭宮如何了?”蕭凝挽對這個倒很是有興致。
說起這個,李承徽喝了口酒釀,緩緩道:“之前薄良媛吵著鬧著要良娣給她添一個人進去,她也算是盡心盡力,那東偏殿整理得極好,如今薄良媛與陳奉儀關係也是好得緊,可見是都有了打算。”
對比住在小閣樓,自然還是一個偏殿來得奢華貴氣,陳奉儀高興了,薄良媛也高興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蕭凝挽淡淡笑了笑,與李承徽共飲些杏花釀。
未幾,便聽得外邊李忠玉尖細的聲音傳來,“太子殿下駕到。”
兩人連忙整理著裝,起身接駕。
“你二人可真是好興致,都起來吧。”太子一進內殿便瞧見了那軟榻上的杏花釀。
“閑來無事,妾便邀李承徽一同吃些小酒,總歸是喝不醉的。”蕭凝挽起身,輕笑道。
“得虧是喝不醉的,若是能喝醉的,豈不是要翻天了,都坐吧。”太子許是心情好,言辭也輕快。
蕭凝挽挨著太子坐下,李承徽起身,槿禾連忙搬了個繡墩來給她坐。
“殿下今日有什麽好事,如此高興?”她親自端了茶遞給太子。
他接過來,並不忙著喝,笑道:“邊關流寇作亂,你兄長兵出奇招,不過幾日便給平息了,你說本宮高不高興?”因還有李承徽在,太子便自稱“本宮”。
“恭喜殿下,恭喜良娣,蕭大公子驍勇非常。”李承徽見縫插針,說的話也是說在了兩人心坎上。
“難怪殿下特意來蒹葭宮,原是告訴妾這個。”她也驚喜得緊。
太子飲了一口清茶,“不止你兄長,他手底下帶出來的人也是個個聰慧,今日齊將軍的奏折呈上來,父皇見了,龍心大悅。”
“邊關戰事平息便是好的。”她輕笑。
太子見她笑容,心間頗有些燥意。
李承徽見狀,忙起身道:“婢妾想著出去摘些杏花,便不擾殿下與良娣了。”
太子很通情達理的頷首,李承徽逃也似的出了蒹葭宮。
太子不由笑了笑,“這李氏,年紀比你大,卻不如你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