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嫌疑之人溺水而亡
事實是,那青霜很是傾慕馮醫師,常常借職務之便到藏藥局糾纏他,那日青霜來詢問,他不耐煩得緊,隻答了她,水銀確實可解涎喘,便不再多言,與同伴說話去了。
水銀粉可治的症疾多,馮醫師哪裏知曉就是這一念之差,倒叫自己惹上了這樣大的麻煩。
都怪那青霜!
若不是她常常來糾纏自己,徐遠又怎會一來便盯上他。
“你身為醫者,竟也如此大意,拖出去,削了他的官職,逐出東宮!”太子動了怒氣,殿外的侍衛即刻持刀進殿,押著馮醫師。
“殿下,微臣冤枉啊,是那青霜平日裏總纏著微臣,才致微臣犯了這等錯誤。”
那馮醫師被拖著,卻還肆意叫囂。
太子很是不悅,“為醫者不能盡從醫之事,為男子不能有男兒氣概,拖出去!”
他若真是不喜那青霜,大可明著拒絕了,可他口口聲聲說青霜糾纏於他,卻又願意在青霜詢問之時說上幾句,又不說完全,給了愛慕他的人希望,卻又做出百般不屑的模樣。
著實惡心人。
蕭凝挽前世偶然知曉這馮醫師與青霜的事情,想想心中也很是不喜。
馮醫師被侍衛拖著出了殿門,他無論如何辯解喊冤也無人聽他的,他隻見著太子殿下身邊那位大中官急匆匆進了偏殿。
“殿下,找著了,可是……”李忠玉站直身子,瞧了太子一眼,有些遲疑。
他眉心緊蹙,“出何事了?”
“青霜她,落水身亡了!”
話語一出,偏殿之人紛紛變了臉色。
怎麽可能有這樣巧的事!
剛查到青霜身上,這人就沒了。
太子得臉沉得可怕。
“給本宮繼續查!”
.
這晚東宮大不平靜,眾人在灼華宮偏殿待了整整一晚,誰都不敢離開。
青霜乃是灼華宮的一等侍女,拋去她的職責不談,能在灼華宮做到一等侍女,平日裏接觸的人自然也不少,如此一來,糾察青霜一事,便牽連很廣了。
但相對來說,要尋找幕後之人也多了許多線索。
“青霜除眼睛瞪得老大,其餘並未有絲毫掙紮,全不似尋常落水的,仵作已查驗了屍身,她死去才不足一個時辰,”李忠玉躬身道。
“一個時辰?”太子喃喃輕語。
他與挽兒離開蒹葭宮,到如今這個時辰,已然有兩個時辰了,其餘後來的幾人,估摸著也是半個時辰之前來的。
“立即搜查,在最近這兩個時辰裏,但凡有行蹤詭異的都好好盤問。”
李忠玉立馬應了,這時一個小內侍捧著一個滴著水的錢袋子進了殿。
“稟殿下,這是在青霜喪生旁邊草叢裏發現的東西。”
李忠玉連忙上前打開錢袋子來瞧。
那袋子極沉,李忠玉一打開,便驚了一下。
“稟殿下,這裏頭裝了銀子,足足有三十兩!”
此話一出,眾人都驚了。
大邕朝的銀子很是珍貴,一兩白銀便是三貫銅錢,那可就是將近千錢啊!青霜即便是太子妃宮裏的一等侍女,每月月俸也就三錢半罷了,這些錢,也夠她掙幾十年了!
一個侍女,從何而來如此多的錢財?
段醫丞聽聞那侍女青霜竟毫無掙紮就溺水死去了,不由疑竇叢生。
“請問李中官,那青霜身上可有勒痕之類的傷跡?”他向前一步,很是關切。
李忠玉肯定回答道:“並未有,所以才說是溺水而亡,但奇就奇在這裏,一個大活人怎會毫無掙紮的就在水中……”
段醫丞突然靈光一閃,“李中官可否將此錢袋給我細細察看一番?”
李忠玉抬頭看向太子,見他點頭,便忙給段醫丞遞了過去。
隻見段醫丞左右瞧了瞧那錢袋子,而後又細細聞了一番,不一會兒他便驚喜出聲。
“殿下,請恕微臣鬥膽,青霜溺水一事,應與此物有關。”
太子身子向前傾了傾,“繼續說。”
“稟殿下,此錢袋上麵抹了迷藥,雖經流水洗滌過,但因此前抹迷藥的量極大,如今仍然可聞出一些。”
“迷藥?”太子喃喃。
的確,一個人如何能做到這般悄無聲息的死去?想來便是這迷藥的緣故,而這錢袋又恰好出現在事發周圍……
“是的,此類迷藥藥性不猛,隻是些粗製的迷藥罷了,但若量大,也著實叫人難以招架。”段醫丞緩緩說道。
“如你所說,若是有人將這錢袋給了青霜,才致她昏迷,那此人手上定也會沾染上一些。”太子沉聲。
“確如殿下所言,此類迷藥乃是粉末狀,輕易便能沾染上,一旦有所沾染,臣等便能瞧出來。”
“好,”太子坐直了,“那就先從此刻偏殿裏頭的人開始,一一查驗。”
太子一聲令下,段醫丞身後的醫師醫婆們便開始分別查驗。
頭一個醫婆剛想查驗蕭凝挽,太子眉頭一皺,“蕭良娣是跟著本宮同來的。”
進了灼華宮的人,基本沒有再出去過,蕭凝挽身上便不可能沾染那迷藥,醫婆也是秉承著仔細辦事的心,這才想著連蕭良娣一同查驗,此時太子一出聲,那醫婆就不敢再在她麵前停留了,直走向何良娣。
眾人雖有些不滿,卻也無法。
誰叫蕭良娣來時是與太子殿下一起,憑這個,便洗脫了嫌疑了。
過了小半個時辰,偏殿裏頭的所有人這才一一檢驗完了,令段醫丞驚訝的是,這其中,並未有任何人沾染迷藥的痕跡。
如此一來,此事便越發撲朔迷離了。
“殿下,許是那人做了什麽防護,才叫迷藥沒沾到手上去,殿下不如差人細問一番,在青霜遇害之時,都在做些什麽。”
此前因為徐遠領了那馮醫師來打斷了太子的問訊,此時迷藥之事探查不出這人,便隻有靠這個本法子了。
太子讚同了蕭凝挽的言論,李忠玉見狀,立即就差了人,一層一層探查東宮一幹人等。
太子則端坐在灼華宮偏殿,親自問訊幾位妃妾。
一一詢問下來,幾乎都沒什麽差錯,也都有人證,隻何良娣與趙昭訓行蹤略有不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