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舞鳳傾城再戰天下> 第391章 地下村

第391章 地下村

  各路人馬領了命令後,迅速分派了人馬奔襲各處緊急布置起來。盡管人們對於這離奇的預測很是懷疑,架不住全國兵馬的調度,地方官員的大力宣傳,也各自遵了官府布置,行動了起來。


  到達東梁邊界的朝賀使者們被東梁極力勸返,尤其那蓋了新帝‘傾城’玉璽的國書,詳盡的描述了東梁對於即將到來的‘寒冬’應對之策,勸返誠意十足。眾國使者無奈,趕緊的回國稟告自家國主去了。


  一處野外,“爺爺!為何咱們要挖地瓜?”老弱婦孺們手持了籃子、竹筐等物,遍地開挖或是種植的或是野生的地瓜,一個小娃娃身上穿了夾襖,扶著半籃子的地瓜兒,不解的問胡子花白的老者。


  “今年糧食怕是不夠吃啊!”老漢衣衫單薄,襤褸不堪,腳下趿拉著破舊的草鞋,蒼勁的大手不停歇的挖著地瓜,一邊答應著。


  村裏年輕力壯的漢子都征去挖地窖去了,這老弱婦孺們也被指派了任務——挖地瓜。


  村人種植的地瓜兒,土豆兒,早已經采挖幹淨入了地窖保存起來。野外還有些天生天養的地瓜,藤子上的嫩葉子常常被割來喂家畜。底下的根塊,因為沒有底肥,長得不是那麽的大,也就沒人管過。


  聽說,朝廷裏有能人預測今年極寒,新帝極為重視,布置了官府通知了各村,所有人都要住地窖去。


  因著存糧不足,縣裏老爺給了任務,不管什麽吃的,都要帶入地窖集中管製,還必須盡力的多挖一些野生地瓜,連著幹藤子和那野生包穀杆子,都盡量的多收些,日後帶入那地窖裏供人和畜生吃用。並許了諾,如果這天災過後,還有剩餘的,就按照人頭分發下去。


  地瓜很好挖,附近放過牛或是打過豬草的,就能記得那長了藤蔓的秧子,尋了挖來,一棵藤子下也能挖幾個拳頭大小的地瓜來。往常,愛餓肚子的孩子們喜歡尋摸了烤著吃,但今年年景不好,能收羅些就收羅起來,不然餓狠了,就的死人了去。


  窮人挖地瓜,收幹菜柴草,換取住地窖的人口數。這富人若是想住那地窖,就要按照一個人頭繳納二百斤糧食和十匹布,十斤棉花,才可以住,而且還得跟普通民眾一樣,接受管製,不得搞特殊。


  富人老爺們多是不願出那份閑錢,何況這天再冷,又能冷到哪裏去?他們的房子建造的堅固,不缺那炭火和皮草取暖,多是不願意的。


  官家又說了,如是一日不願,就漲價一分,要是十日不願,就漲價一倍。如果超過十日,給多少,地窖管理的官員都不接納了。


  本來出台這事兒,老百姓還是不願意的,窮家值萬貫!誰家的茅草房子,大水缸不是自己精心使喚來的?可是村裏的幾個老人們那老關節炎早已疼的不行了,都說這年成不好,怕是過不去了,打頭吆喝著家裏的子孫收拾了家夥,搬地窖去。


  這才由不得他們胡思亂想起來,萬一那大雪封門,茅草房倒塌了去,到時候缺吃少穿的,就難過了!何況聽說地窖那集中供應夥食,大鍋飯不好吃卻餓不死人。再聽說富人家的入駐的‘門檻’高的離譜,這百姓們的積極性立即提起來了。


  這不,村長找了幾頭驢車,等在路邊,收拾村人挖出的地瓜,土豆,打的柴火,收拾的幹草,簡直沒有不要的。就連那路邊都用那竹竿插了地上,做成欄杆,隔了不遠處就豎立起一旗杆,上麵插了各色的小旗子。這欄杆連接了附近幾處地下的莊子,直通城裏,聽說怕是大雪淹沒了道路房屋,找不到那路標,才做的準備。


  嘿嘿!自己也是活到了六十多歲年紀了,還是第一次聽說怕大雪淹沒了房子,找不到家呢!老頭兒扒拉出來一窩三個地瓜,都有拳頭大小,“狗娃子,快收起來!今天收獲不錯,已經有了兩籃子地瓜了呢!”


  “夠咱們家五口人的糧食了嗎?”小孫子狗娃兒立即接過那幾個梭子形狀的地瓜兒,放進籃子裏,小臉兒歡喜不已。


  窮苦百姓也是要上交口糧的,隻是沒有那麽多而已,就按照一人五十斤的量,不計種類,比如米、麵、豆子、包穀或是菜幹兒,都可以,如果不夠的還可以用這現挖的紅薯替代,再不行,就用柴草頂替也可。


  自己一家還好,有兒子媳婦兩個年輕力壯的,可以出勞力挖地窖代替口糧,還有就是自己這一老一少的,家裏還有個奶娃子,一共五口人,收拾的糧食勉強夠上交的。但多挖些紅薯的話,就可以省些糧食,封在那瓦罐中埋在了小院子裏麵。日後天氣回暖後,一家人還是要回自己家生活的。


  村頭的老胡頭家就不是那麽容易了,前些年,兒子生病,花光了家用不說,還賣了地看病,沒看好,人就死了,媳婦吧!也上吊跟著去了。他家兩老夫妻身子都不是多好,帶了三個孫娃子,年級挨肩的都不大,這籌集糧食的事情就很是不易了。如果今年真的大寒,隻怕這一家就交代了去。哎!多挖些,也給他們家湊些活路吧!

  “哎~,爺爺,下雪了呢!”忽而窸窸窣窣的雪床子落了下來,小孫兒狗娃子伸了小手接了幾顆,晶瑩的雪粒子好似大米粒子一樣白淨,老漢抬頭看了看,附近還有幾棵藤子沒挖,不由的加快了手下的活計,“趕緊的,狗娃子,把這籃子紅薯送給村長那兒去,爺爺我再挖幾棵,咱們就回去了!”


  村長那裏收拾的差不多了,正在吆喝著村人收拾家夥,早些收工。狗娃子點點頭,背起了籃子就往外運去。


  待他拎著空籃子回來,地上已經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兒好似鵝毛般稠密,遠處已看不清楚,人跡也稀少了起來,“爺爺!咱們快走吧!村長說,莫耽擱了,直接去地窖那兒!”祖孫二人趕緊收拾了地上挖出的十餘個地瓜兒,順著竹竿攔著的路往地窖那兒趕去。


  地窖開口就在村東的一處高坡上,那裏早已用竹竿圈了起來,用木材和竹子搭起了大大的高屋脊的敞軒,四周垂了竹簾子,避免落入雨雪。


  入口處有著軍爺們手執了長槍把守,對照著花名冊查看著往來搬運東西的村民,也避免各處人們胡亂走動。災荒之年,往來行走格外的危險,這樣集中管製,可以避免被有心之人破壞了去。


  這處地窖挖的很大,共安置了有三個村子,五百六十人在冊子上,除了東村的萬地主家,五百多人都已經搬進來了。就是村頭的老胡頭一家五口,村長也帶了人用柴草等物,湊齊了他家的人頭數,給送了進來。


  “快點兒!五爺!”村長守在入口處,見風雪中一老一少攙扶著過來,不由的趕緊上前接過老頭兒的籃子,讓他祖孫兩進去,“瞧著這雪下的急,一會兒功夫就沒過了腳麵子,就你們兩沒到,快急死了人了!”


  老頭兒撣了撣身上落的雪花,回頭看看那灰茫茫的天地,沒有風,落雪好似鵝毛般密集,紛紛墜落如雨,“可不是,活了這把年紀,還真沒見雪下的這麽快這麽大的。”


  “五爺!裏麵熬了薑湯,大娘喊你們去喝一碗!”忽而有個年輕人伸出頭來,衝幾人招呼著。


  “哎~就來!就來!”幾人不由歡喜應下,轉身順著寬敞的階梯一步一步入內,頓時溫潤之氣撲麵而來。


  地窖裏,好似另外一處天地,寬闊的長廊,不遠就有一盞桐油壁燈,雖然不是多亮堂,但比著夜晚農家點的油燈還是好的多了。地麵上撒了生石灰,又仔細的夯過,平坦、白淨、幹爽。牆壁來不及碼上石板的,就用了木頭封上,刷了白粉,油燈照亮下,微微昏黃。


  長廊的左右,間隔了一段就有一處洞室,門口寫了諸如‘李二家、王青家、趙武家’的門頭。每間都有四五間屋子大小,外側是大家活動區域,裏麵掛了竹簾或是布簾子,分割成一間間屋子,夠幾家人暫時安置。


  再往裏就有一處大些的洞室,那兒的頂部,開著天窗和煙囪,可以換氣,保持了洞室內有足夠呼吸的新鮮空氣使用。洞室中擺放了幾十餘張大桌子,和長條的板凳兒,這裏是村民們每日吃飯的所在。聽村長說叫‘食堂’。不開飯的時候,村民們還可以在這裏借著亮堂的光線,打草鞋,編筐子,納鞋底,繡花,或是做些針線活兒。


  地窖除了左右分區,勉強夠安置這幾百村民還有盛放糧草、牲口的去處,聽說那深部還在繼續挖洞,好像是說準備留些地兒,做些加工廠兒,給村民們安排些活計,或是考慮種植些莊稼什麽的!


  真是活久見!這人為了不凍著,挪到地下生活就罷了!可是莊稼沒有日頭如何長的好?種植了一輩子莊稼的老農們,常常坐一起說著這個看起來好似不太可能事情。


  昨日,村長說,有個軍爺帶人種了兩分地的地瓜兒,引起了三村老少圍觀看稀奇。


  老漢兒坐在食堂的大爐子邊上,看著裏麵點了火的黑色石頭,聽說那叫‘煤炭’,朝廷發放的取暖之物,很是耐燒。他一口一口的喝完了滾熱的薑湯,渾身暖洋洋的舒坦起來。不由的來了勁兒,他也吆喝著孫子,前去看那處熱鬧。


  那是地處地窖邊界上的位置,下挖了十餘尺的一處坑底,頂棚用了那油傘料子封起,可以在白日裏透些日光,下麵加了腐熟的肥料配置的土壟子,撿了地瓜給催了芽子,栽種在裏。


  村長夫人張大娘見狀,求了那姓李的軍爺,自己也抓了把菜籽也撒了進去。菜籽兒發芽的快,三天就可冒了芽兒,七日就見分葉子,十多日後就能提苗兒進鍋,不會耽誤了地瓜生長。


  這地窖裏每日裏熬煮的大鍋粥糊,雖然也可飽腹,終究是少些鮮菜,沒個味兒,若是能添些菜蔬,最好不過了。


  李氏軍爺點頭應下,這一應下,形勢一發不可收拾起來,有人取了幾頭蒜按在了邊沿之上,眼看著冒出了苗兒來。也有人從自家的菜園子挪了幾垵子的韭菜根兒種在了邊上,沒幾日的冒出了嫩黃的芽兒。每日裏,菜園子吸引了不少村人圍觀,心裏癢癢的也找地兒幫助開新的菜園子去種自己的菜去。


  老頭兒背著手,和往來遇著的村人打著招呼,順了長長的道兒,走到一處洞室,眼前頓時一亮,雖然上麵還下著雪,這頂棚中間用了竹竿撐起,好似屋頂一樣,透著微微天光,如黃昏般昏暗,但比起洞中黯淡的油燈,已經不知亮了多少。


  一壟壟的長龍般的土壟子上間或種植的地瓜冒出了粗壯的,紫色的,寸高的芽兒,看起來很是茁壯。壟子間已經有不少好似薺菜般大小的雞毛菜,也是翠綠喜人。周邊小徑兩側有人就地點了豆子或是撒了野菜籽兒,還有三五顆蔥苗兒。


  老漢抬頭看看敞亮的屋頂,蹲下,伸手摸了摸地上泥土的溫度,不由嘖嘖有聲,“爺爺,怎麽了?”狗娃兒不解問道。


  “爺爺摸著地氣暖不暖,沒想到離了這地麵一丈多高,地氣還就暖和不少,這種些菜說不得還真就能行哩!”老漢拍了拍手,微微頷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