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90之白手起家> 第349章 地獄難度

第349章 地獄難度

  向鼎說道:“光刻機應該是最難的,但另外還有氣相外延爐、氧化爐、圓晶劃片機、磁控濺射台、化學機械拋光機、離子注入機、等離子刻蝕科技、引線鍵縫合機、反應離子蝕刻係統、低壓化學氣相澱積係統、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澱積係統、晶圓減薄機、探針測試台等等。”


  “其中,光刻機我們一度接近世界領先水平,隻要再堅持五年左右,我們是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流水平和米國、倭國一較高下的。”


  “當時我們比米國起步稍微晚一些,和倭國是差不多時間研發的,比棒子國、寶島那邊還要早十年左右。”


  張謙修驚訝了,問道:“我們做過芯片?”


  田書源歎息說道:“做過!就是我們學校做的,我當年還是其中的成員之一,負責其中一小部分任務的研究。”


  “1965年,科學院研究出了65型接觸式光刻機,那時候還是幾十微米,難度不大。”


  “1980年,我們大學研究出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機,精度是3微米。”


  “當時,世界上主流工藝都是3微米和1.5微米的,但芯片不僅僅是工藝一個瓶頸,還有其他方麵的技術。”


  “1979年,因特爾發布了第一台個人電腦的CPU,型號是8088,當時我們工藝上,距離它其實是非常接近的,但我們沒有一個成熟、完整的生產體係。”


  “晶圓我們就沒有辦法生產,而且芯片有很多種的,並不是單單隻有一種,有給個人用的,給服務器用的,給飛機用的,給機械用的等等。”


  “用在不同的領域,內部結構就不一樣,還要有相應的軟件來配套發展。”


  “我們七十年代,有四十多家集成電路廠、八十年代有三十多條生產線,我們這些集成電路廠都是各自為戰,各自做各自的,雖然都是做集成電路的,但做的方向都不太一樣。”


  “晶圓生產線,我們因為不能獨立研發製造,早在1973年就開始引進當時世界上先進的3英寸晶圓生產線。”


  “這時候,我們比寶島提前了兩年,比棒子國提前了四年。”


  “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原本計劃引進七條生產線,最後一直拖延到1980年才引進來,還隻有三條。”


  “七年的時間啊!張先生,你知道摩爾定律嗎?”


  張謙修點頭:“知道,就是說,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每隔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


  田書源苦笑著點頭:“對,這個定律其實我們一直不太相信,而且這應該也不能說是定律,大概就是一種規律,到了一定的時候,肯定會失效的。”


  “但是他說出這一句話,到現在為止,大概是正確的。整整七年的時間,翻了4.6倍,我們原本引進的先進晶圓工藝,也已經全麵落後。”


  “1980到今年,一共十年的時間,倭國發展迅速,在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方麵,要超越米國,其實,已經超越了。”


  “米國全力發展,這導致這兩個國家在半導體行業,成長時間太快,而我們沒有成熟的產業,投入產出比嚴重不符。”


  “加上集成電路這個領域,技術更新特別快,必須要一直投入研發,要不然你生產出來的產品就要落後。”


  “我們這方麵的產品又一直沒有形成有力的競爭,所以賣不出什麽利潤。”


  “而在七八十年代,倭國官方集中了半導體領域所有大企業,集中研發,成果共享,那些不賺錢的基礎領域,官方來出錢研發,實用到具體產品上的領域,下麵的公司來研發。”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全世界有百分之五十的半導體產品都是倭國生產。”


  “米國最厲害的是仙童公司,他們想要找倭國產品的漏洞,驚訝的發現,倭國的產品已經完全超越他們,而且生產成本遠遠低於他們。”


  “至於後麵引發的各種紛爭就屬於金融方麵的,我們不說了。”


  張謙修問道:“田教授,那我們現在如果要繼續追趕他們,做到全麵國產化,需要做哪些方麵的準備?”


  田書源看了張謙修一眼,說道:“七八十年代,我們能緊跟他們的腳步,但到現在,我們已經被他甩在後頭了。”


  “要追趕上他們的技術,五到十年是一定要的。”


  “就算七八十年代,我們也隻是在生產工藝方麵能緊跟他們的腳步,很多技術還是沒有辦法突破。”


  “但要全麵國產化,說真的,我也不敢說一個時間。”


  “這裏麵涉及到的領域太多了,我大概給你說一下,有編程、設計、光學、力學、高分子物理、化學、材料學、流體力學、微電子、電磁學、數學、自動化等等。”


  “研發其實不是最困難的,投錢就行了,最困難的是研發出來以後,把他變現,把他規模化。”


  “因為我們前期的研發,肯定是先追趕、再超越,在追趕的過程中,我們所有技術都是落後,在其他人麵前,我們沒有絲毫的優勢。”


  “在變成的過程中,我們也能解決實際大規模生產遇到的問題,積累更多的技術。”


  說到這,田書源又是一聲歎息:“我們損失了至少十年的時間,1980年到1990年,我們國家對研發投入的力度越來越小,就是看不到盈利的機會,有這些錢,還不如拿去買別人淘汰的生產線回來,自己生產。”


  “但這些淘汰的生產線,也不賺錢,最多在國內忽悠一下人。”


  張謙修大概也明白官方的難處,從五十年代開始投入資金研究半導體,一直到1980年,整整三十年,研發經費投入了很多,雖然有很多技術上的突破,卻並沒有帶來多大的產出,這些錢要是拿一部分出來買別國的生產線,剩下的還能支持其他科技領域的發展,總比在這個領域費錢劃算。


  總而言之就是,自己研發技術,不如買成熟的生產線,買成熟的生產線不如直接買現成的產品。


  如果研發技術要一百塊錢,生產線就隻要五十,買成品就隻要二十,甚至十塊,尤其這方麵的技術迭代還非常快。


  在這個年代,集成電路的市場又沒有很大的規模,屬於高端、小類的產品。自動化、信息化都還沒有普及,集成電路還發揮不出它真正的威力,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等到未來,幾乎大部分電子產品上都會應用到,但現在並不是。


  尤其是個人手機方麵的業務,現在手機都還是大哥大,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預料不到未來三十年會有多大的改變。


  張謙修感覺到這一條路的艱難同時,也理解了這個時代不大力發展半導體的原因,三十年以後反過來怪八九十年代的決定,那是沒有設身處地的去想,國家不是不發展,國家連續投入三十年,沒有看到預期的成果才放棄的,有這些錢,其他的領域早發展起來了。


  這一番討論下來,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麵色沉重,因為在場的除了張謙修三人,都是這方麵真正的專家,他們很清楚國內半導體的狀況,完全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張謙修轉而問道:“田教授,不瞞你說,我想做芯片。”


  在場的教授都驚訝的看著張謙修,舉國之力發展幾十年都沒有發展起來的領域,張謙修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要去做,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田書源苦笑:“張先生,跟你聊了這麽久,雖然你說話不多,大多是在聽我們這些人說,但我相信,你是一個有愛國心,有誌向的人。”


  “但我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這個領域,不是一個人,一個公司能發展起來的。”


  “倭國為了發展半導體,官方聯合全國頂尖公司,成立VLSI,是一個超大規模的聯合研究所。”


  “米國在八十年初期到中期被倭國超越以後,也成立了聯盟。”


  “現在棒子國的發展速度也特別快,他們也是舉全國之力發展這一領域。”


  “我們如果想要在這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那幾乎是要抗衡三個國家的研發力,道阻且長啊!”


  張謙修說道:“總得試試嘛,我這人也沒有那麽高風亮節,我已經給自己做好準備了,就算失敗,我也能保證自己後半輩子衣食無憂,隻要我還有一分錢,我就會繼續做下去。”


  “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我是想要跟各位教授了解一下現在的狀況,說實話,我一直以為我們國家半導體尤其是芯片領域是一個零。”


  “但聽各位教授說,我們國家還是有一定基礎的,至少我不用從零開始。”


  “現在最先進的工藝是1微米,我們有3微米的工藝,努力一下,總歸還是有希望的。”


  田書源搖頭,說道:“芯片還要一個架構、指令集,沒有這個,我們就算有製作的工藝,能把芯片製作出來也沒有用,但這又是另外一個難題。”


  張謙修疑惑的問道:“這是什麽意思?”


  田書源說道:“這樣說吧!芯片就是一個電路集成體,裏麵有很多電路,但說到底,它隻是一個集成電路而已,你讓他做什麽,它聽不懂,它還需要配套指令集。”


  “這個指令集,就是連接人與機器接口,讓芯片能明白你下的指令,這是最簡單的指令。”


  “在這個指令集的基礎上,大家又開發了軟件,我們使用的電腦係統就是一個軟件。”


  “你打一個字母A,就是你下了一個指令,係統轉化成芯片架構的語言,芯片收到命令以後,就會在他那複雜電路上進行運轉,最後顯示在你的顯示屏上。”


  “這個指令集越先進,就越能發揮芯片的性能。”


  “芯片、指令集、係統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


  張謙修頓時愣住了,問道:“現在有一些什麽指令集?”


  田書源說道:“X86、MC68000這些都是,你可能也不知道這些。”


  “X86?電腦上的?”張謙修問道。


  “對!”田書源有些驚訝:“想不到張先生還知道這個。”


  現在電腦並不普及,不是專業人員,根本不知道這些。


  “ARM是不是也是一個指令集?”張謙修問道。


  田書源愣了一下,說道:“是,不過這個市麵上好像還沒有應用。”


  張謙修大概明白了,當年芯片大戰,國內唯一能設計芯片的廠商就用的ARM架構,幾乎所有手機都是用的這個架構。


  但張謙修不知道的是,後來世界上有兩個架構分別壟斷了電腦市場和手機市場,就是X86和ARM。


  X86架構,英特爾隻授權給了AMD,win係統就是基於X86架構開發的。


  這也就是為什麽能生產電腦芯片公司自有英特爾和AMD,其他的公司就算有這個技術也生產不了,因為英特爾不給其他公司授權,其他公司不能使用X86架構,使用不了X86架構,就裝不了IN係統,裝不了win係統,誰買你的芯片?

  後來,手機架構用的指令全部都是ARM的架構,高通、棒子國四星、我國的某為、還有聯發科,都是用ARM架構,我們常說麒麟芯片、驍龍等等芯片,都是逃不過ARM架構,人家這個公司,單靠指令集授權一年就能賺很多錢。


  張謙修說道:“那我們還是有機會的,現在都沒有發展起來嘛!”


  向鼎說道:“張先生,你如果做半導體或者集成電路還好說,有其他的辦法,你要是想做電腦芯片,你怎麽也逃不過X86的架構。”


  “英特爾是不會對其他公司授權的,沒有X86的架構,裝不了IN係統的。”


  張謙修說道:“我們自己開發一個新的指令集和配套係統,可行性有多大?”


  “不比CPU難度低。”田書源說道。


  好嘛,現在又給自己折騰出一個難題,要做芯片,那就必須要有指令集,指令集上麵必須要有係統。


  如果要全麵國產化,把一係列的硬件問題解決了還不行,還要解決軟件問題。


  張謙修即便是重生者,也沒有信心自己能開發出係統幹倒微軟;然後研發出架構幹倒目前英特爾,日後統領手機架構的ARM;最後研發出芯片製造產業,把棒子國、倭國、國全部給幹倒。


  “事在人為嘛。”張謙修說道:“也不能讓這一世白活了,總要幹一點事出來。”


  張謙修這話是對自己說的,畢竟重生一世,要混個衣食無憂,那太簡單了,那總得做一點於國有益,有民有利的事。


  不是張謙修有多偉大,隻是他身為一個華國人,在確保了自己生活條件的前提下,還想給自己祖祖輩輩、子子孫孫生活的土地做一點貢獻而已,他自己也並不覺得這有多偉大。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我自己吃喝不愁,錢也夠花了,折騰一下也是無所謂的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