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求旨
和親王走出庭院,在屋簷上一直聆聽的百裏晴雨,便縱身從屋簷上一躍而下。
“門主,這和親王?”百裏晴雨眼中寫滿了擔憂,雖然長生門人數眾多,但是這和親王如今的勢力不可小覷,得罪了和親王想必並不是一件好事。
“你無須擔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的是辦法。”淩汐然不急不躁,除了龍天卓的事情之外,想讓淩汐然不知所措那是似乎不大可能。
和親王府
和親王震怒,回到王府便遷怒與隨侍左右的奴才侍婢。
“王爺,這件事並非沒有其他辦法。”和親王的隨身護衛蕭玉函低聲對和親王說道。
和親王一聽,便抬起冷峻的雙眸,看著蕭玉函:“哦?那你說說看,有什麽辦法讓淩汐然心甘情願的答應本王。”
蕭玉函挑眉一笑道:“王爺這件事隻要皇上賜婚,想必沒有人可以阻止。任憑淩汐然是淩家的家主,淩家的人哪一個敢說一個不字?”
和親王原本陰沉無比的臉上,立刻露出了一絲絲的笑容,這蕭玉函所說的辦法或許真的有用。
隻不過,淩汐然現在被皇上軟禁,皇上還想利用淩汐然做手中的棋子牽製龍天卓,皇上又怎麽可能輕易的答應此事?
“王爺若告訴皇上是為了《禦天寶典》又如何?”蕭玉函果真不愧是康和身邊的智多星,居然可以將一件事想的如此的通透。
和親王的嘴角立刻露出的滿意的笑容,他輕拍著蕭玉函的肩膀,讓蕭玉函準備進宮的馬車。
和親王一上馬車,他的身後不遠處,一個少女利落翻身上馬,悄悄的跟在了王府的馬車後。
而和親王渾然不覺,到皇宮側門,和親王帶著蕭玉函一同進宮。
如今已是午時,皇上卻依舊在睡夢之中,這幾日皇上醒來之後便會加大丹藥的服用量,這一點讓淑妃很是擔憂。
淑妃靠在雕花木椅之上,眉宇間寫滿了焦灼和不安。
宮女前來通報和親王求見,淑妃便眉頭深蹙,這和親王又來做什麽?今日的金丹已經送進宮了?
淑妃撥弄著手中的蔻丹,凝眉思量。
“康和給淑妃娘娘請安,給父皇請安。”還未等淑妃娘娘開口,這康和已經闖進了皇上的寢殿,毫無半點規矩,分明就不把這淑妃娘娘放在眼裏。
“還請淑妃娘娘千萬不要怪罪康和無禮,康和隻是一心惦記父皇。”康和一字一句說的甚是有理。
淑妃娘娘扯著微微發白的嘴唇苦笑著:“王爺何必如此說?想必皇上也想見到王爺,隻是如今皇上正在昏睡,王爺不如?”
“不妨事。”康和說著便向著身後的蕭玉函使眼色。
蕭玉函從腰間取出一個木盒,小心翼翼的遞給了和親王。
和親王不等淑妃娘娘反應過來,便已經將黃色的丹藥放入了皇上的口中。
淑妃立即衝上前去:“敢問和親王,那丹藥究竟是何物?”
“咳咳咳。”皇上無比虛弱的睜開了眼眸,看著和親王,和淑妃都圍在他的床榻邊上,淑妃見皇上醒來,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父皇,這是兒臣昨日改良之後的丹藥,可讓父皇體內的毒素慢慢清除。”和親王說著,便為皇上輕輕的拉了拉綢緞被。
皇上喘著粗氣,虛弱的說道:“和兒,你有心了。”
“父皇,今日兒臣來還有一要事要與父皇商議。”康和一臉的認真,表情很是凝重,皇上一看便知道不是小事。
“你說罷。”皇上無力的靠在玉枕上。
和親王卻看著淑妃,遲遲不肯開口,想必他是對淑妃有所顧忌。
淑妃便微微俯身道:“臣妾為皇上去禦膳房準備些吃食。”
“去吧。”皇上頷首應聲。
和親王見淑妃娘娘已走便俯在皇上的耳邊,小心翼翼的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皇上,皇上臉上的表情從深沉,變的舒緩,最後微微點頭。
他張著幹裂的嘴唇,看著和親王:“和親王,這件事朕允了,不過那《禦天寶典》一旦得手便立刻帶入宮中。”
皇上一個病入膏肓之人,居然還惦記著《禦天寶典》和親王立即點頭。
如蕭玉函所料,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皇上聽聞那《禦天寶典》之上還有起死回生的法術,更是迫不及待的便要寫下賜婚聖旨。
而淑妃娘娘則悄悄的靠在窗外,伸出手在紙窗上戳破了一個小洞,隱隱約約看到和親王扶著皇上,似乎在書寫著什麽。
仔細一看居然是聖旨,難道是冊封太子的詔書?這個康和果然是詭計多端,三皇子還在戰場之上奮勇殺敵。
康和卻不費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太子的寶座,不行她必須立刻告訴三皇子,讓三皇子速速回宮。
淑妃娘娘一焦急雙手一抖,花盆鞋踩在了枯木之上,發出了“啪”的聲音。
和親王對蕭玉函使了使眼色,蕭玉函便疾步到了窗外,什麽人都沒有看到,卻在窗外的地上撿到了一個鑲嵌紅寶石的護甲。
蕭玉函的眼球微微一轉,便立刻想到偷窺之人究竟是誰。
蕭玉函拿著護甲,遞給了和親王,和親王冷冷一笑:“好好的盯緊她,一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立刻告訴本王。”
“是,王爺。”蕭玉函將護甲收好。
皇上的聖旨寫的歪歪扭扭不成樣子,最後索性將手中的禦筆遞給了康和:“和兒,你來。”
“父皇,這不符合規矩。”康和表麵上為難,但是他的心中早就已經是心花怒放了。
皇上願意讓他來書寫聖旨,那豈不是暗示他,他是有機會成為皇上的?皇上堅持,康和便執著禦筆,工工整整的將皇上所說,一字不落的書寫下來。
當康和親自打開玉璽之時,便忽然有了一種錯覺,似乎他在這一刻真的成為了一國之君。康和鄭重的拿起玉璽,穩穩地蓋在了聖旨之上。
嘴角邊的笑容,變得越發的濃厚了。
有了這聖旨,就不怕那淩汐然不答應,和親王宣九千歲親自帶著聖旨去淩府,九千歲見皇上點頭允許,便雙手接過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