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修路(二)
皇帝既然做了決定,那麽商議也就結束了,眾大臣依次向皇帝辭行,離開“兩儀殿”。
杜正倫是最後一個走出“兩儀殿”的人,剛走出殿門,卻見李績正微笑地看著自己。
“‘英公’莫不是在等老夫?”杜正倫走上前去問道。
“久未與杜兄暢談,今日無事,當敘些閑話。”
杜正倫當然很清楚,以李績的身份地位,怎可能平白無故找自己說“閑話”,當下道:“‘英公’請,老夫謹受教。”
“邊走邊說。”李績說著率先邁步走下台階,待步行至平地時,方才開口道:“老夫以為,謝縣子所提之建言,並無不妥,杜兄何故極力反對之?”
“黃口小兒,以微薄軍功而進爵,以奇淫巧技而媚上,今又提出宏大工程以取悅陛下,老夫焉能坐視?”
李績深深的皺起了眉頭,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和自己頗有淵源的杜正倫,在政事上如此固執,甚至於有些“幼稚”。
皇帝適才的小小動作,李義府和許敬宗看見了,李績同樣也注意到,考慮到杜正倫是自己舉薦的人,他特意留下,有“提點”之意,哪知道杜正倫似乎對謝岩極有成見,完全是一副聽不進去的樣子。
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原本就不喜歡多事的李績,自然懶得說下去了,不過出於善意,還是提醒了一句:“杜兄切莫忘了,謝縣子治下‘衛崗鄉’,乃我朝最為富裕之地,此事可做不得假。”
“不過行商賈事爾。”
杜正倫依舊不屑一顧的話語,令李績不得不暗自歎息一聲,再也不多說一個字了,在他想來,自己應該設法考慮下一個朝中“幫手”的人選了。
自送文書的小宦官離開之後,謝岩一直都在設法弄些“石漆”來,以便驗證馮寶信中所說的方法,可惜,商賈們都隻是聽說,誰也沒有見過,更不知道從哪裏才能夠找到“石漆”。
商賈們的說法令謝岩非常好奇,既然大家都聽過,又怎會不知道哪裏有呢?那豈不是太過奇怪了。
“難道說,古書裏麵有記載不成?”謝岩心裏想著,可也不知道從何本書上去找尋。
好在,李淳風以及那些飽讀詩書的算學大家們都還在鄉裏,向他們請教,應該是一條捷徑。
於是,謝岩立即去找去找李淳風他們,將有關找尋“石漆”出產地的意思說了一下……
畢竟都是名士,很快就有人告訴謝岩:“東漢班固所作的史書《漢書》中曾有提到‘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
謝岩仔細詢問了一下,得知漢之“高奴縣”即為“延州”,大概就是後世的“延安”那一帶,記憶當中,似乎有個“延長油田”在那裏,可見,班固於《漢書》中之記載,當準確無誤。
知道哪裏可以弄到“石漆”,那事情自然好辦許多,謝岩隨即開具官府文書交給王三狗,讓他選擇幾名老兵跑一趟“延州”,務必弄些“石漆”回來。
老兵們出發大約十多天後,傳召謝岩的宦官即來到鄉裏。謝岩不敢怠慢,帶上親兵即啟程上路,並於數日之後抵達“長安”。
此番來“長安”,謝岩沒打算快去快回,因為再有一個月,“科舉”將正式開始,王禧考的怎樣,對“皇家衛崗學堂”而言,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容不得大意。
正因為如此,謝岩將學堂裏“高級班”的九名學生全部帶來“長安”,就是為了讓他們感受一下“科舉”,因為他們之中,至少有兩個人,有心“科舉”一途。
李治沒有第一時間召見謝岩,反而命王伏勝去了一趟“謝府”。
“不知王公公光臨,還請恕謝某接駕來遲才是。”哪怕再熟,必要的客套還是免不了的,謝岩親自來到府門前,以迎接王伏勝的到來。
“縣子客氣了,咱家前來走動一番,無需多禮。”王伏勝笑著說道。
“公公請——”客氣話說多就假了,謝岩深知此理,故而直接將王伏勝迎進書房裏。
落座,上茶之後,謝岩問道:“公公前來,可是為‘石漆’?”
王伏勝並不急於回答,而是先喝了口茶,之後慢悠悠地道:“‘石漆’想來縣子早有辦法,陛下對此不疑,然咱家倒是想問一句,緣何要提出修築道路?若雇請民夫,朝廷何來如此巨額錢財?”
謝岩從來都把王伏勝問的話當成皇帝詢問,因此,很認真的回答道:“修築道路,當一段一段分開進行,所需錢財投入,也是如此;若朝廷財力不足,可進行借貸。”
“借貸?朝廷向誰借,誰又敢借?”王伏勝立刻反問道。
謝岩道:“朝廷向天下人借,修築的道路天下人用,又有何不可呢?”
王伏勝仔細琢磨了一下謝岩的說法,至少聽起來沒什麽毛病,可這如何向天下人借呢?
謝岩知道王伏勝理解不了,繼而主動說道:“公公想必已經聽說了‘衛崗錢號’之事,且先容吾說一說,想來公公會明白許多事情。”
“謝縣子請說,咱家洗耳恭聽。”王伏勝來就是為了弄清楚一些事情,當然不會錯過。
很多事情,能夠隱瞞天下人,但必須得讓皇帝明白,否則在皇權高於一切的封建王朝裏,一個不願意遵守規則的皇帝,它的破壞力是驚人的,但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個願意遵守規則的皇帝,它能夠達到的效果,同樣也是無可比擬的。
在謝岩看來,李治——這位曆史評價並不是太高,但同時成就非凡的大唐皇帝,恰巧是一個比較願意遵守規則的人。他既不像李世民雄才大略,凡事都自有主張,以淩駕一切的態度俯瞰天下,又不像繼任者武則天那般,殺伐果決,其較為柔弱的性子裏,閃現的是帝王當中少有的人性,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李治他並不迂腐,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自身需求,去觸碰一些前人留下的“規矩”,是少有的更像“人”得皇帝。
所以,謝岩幾乎毫無保留的將“衛崗錢號”的構成設計,以及最核心的“存、貸”兩大業務詳細說了出來……
跟在皇帝身邊日久,王伏勝的見識其實要比一般人都強上許多,所以他很快從謝岩的話當中正確理解出了“錢號”究竟是個什麽東西。說穿了,那就是拿別人的錢來掙錢,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信任!
“衛崗鄉”裏的百姓和商賈,信任謝岩,也信任“皇家學堂”,所以才有了可能將錢存進去,繼而才有“貸”出的可能,而年最高不超過兩成利的“貸出錢財”,對於官府、商賈以及百姓都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可以說,不愁沒有人找上門。
若是用這筆錢修路,好像對於朝廷來說,實際沒有太多損失,因為謝岩還特意說明一點,那就是“衛崗錢號”出去的錢財,在開始階段隻能交給“衛崗鄉施工隊”進行施工,但人員可以在當地招募,唯有如此,才能從賬務上弄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錢?而弄清楚這一點,是繳納“商稅”的依據。
王伏勝知道,“商稅”中相當一部分屬於朝廷,換句話說就是,朝廷付出的利錢,或許有可能從“商稅”當中掙回來,如此一來,等於朝廷用了別人的錢來修路,自己並沒有多付出,甚至於有可能還少付了。
王伏勝仔細瞅了瞅眼前這位“新安縣子”謝岩,心說:“都什麽人啊!如此複雜的事情都能想的出來,簡直不可思議。”
王伏勝並不關心其他的事情,他隻知道,皇帝陛下想要修路,如今看來,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至於什麽“石漆”,在他眼裏,掙不掙錢,到底有何用,都不要緊,那全都是“衛崗鄉”自己的事,隻要皇帝陛下想要的事情能辦成就可以。
因此,王伏勝顧不上多問其它,得趕緊回去稟報皇帝這個“好消息”去。
王伏勝是走了,不過謝岩卻意識到,皇帝想要修路的打算,並不是那麽容易實現的,錢財固然是一個方麵,恐怕更重要的是,朝廷裏的那些大臣們,還不知道“物流”本身蘊含的巨大利益,以及大規模施工對於解決富餘勞動力的意義,或許在他們的眼中,看得見、摸得著,才算是真正的利益。
自從和馮寶無意中來到了大唐,謝岩始終秉持著一個觀點,即“用事實來說話”,不論多麽精巧的構想,也無論口若懸河式的辯論,都比不過真正的事實。
既如此,謝岩覺得,有必要在“長安”進行“石油煉製”的事宜,一來可以驗證馮寶的說法,二來能夠用實物告訴大臣們,“石漆”本身就有著非凡的價值,值得修一條路。
想清楚所有關節後,謝岩連夜寫了一封奏疏,並於次日一早,讓王三狗遞送入宮。
奏疏的內容很簡短,即奏請皇帝,允許自己晚些時候麵聖,因為自己打算向皇帝展示一些物件,而準備這些東西需要時間。
皇帝當天就派人給予了回複:“準卿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