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日
叛軍需要點時間聚集隊伍和製作“雲梯”,崔義玄同樣需要時間來發動百姓上城。
叛軍在城外的所作所為,城裏百姓那是早有耳聞,加之南門、北門外的逃難百姓慘況,更加的讓城裏百姓意識到,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叛軍再進城了。
原先“睦州”官員固然可惡,但是朝廷派來的“明威將軍”已經再三表示,那些官員,掘地三尺也要把他們找出來以明正典刑,尤為重要地是,新來的朝廷軍隊,軍紀嚴明,善待每個百姓,且打起仗來以一當十,戰無不勝,令百姓們信心倍增,這才有了上城的勇氣。
大唐“永徽五年”二月十七日,自太陽升起的那一刻起,“睦州”城頭即燃起烽煙。
謝岩選擇出城後落腳“安溪村”,原因有兩個,其一,叛軍攻城主力必定在城西,自“安溪村”去城西全程近百裏,一天時間根本不可能到達;其二,“安溪村”與城東門之間有一條河,那裏設置軍隊攔截的話,渡河極為困難,且騎兵發揮不了作用。
謝岩就是要給章叔胤一個錯覺,讓他覺得,能夠有兩三天的時間攻城,隻有叛軍選擇攻城,才能夠將他們聚到一起,且離開營地,唯有如此,才能夠發揮騎兵野戰優勢,避免艱苦的、傷亡巨大的陣地攻堅戰。
一百裏,對“婺州”軍而言,要求的確是高了,但是對“羽林左衛”和“衛崗鄉巡邏隊”來說,卻是不高。
謝岩親自帶領一千八百名部下,棄馬,以徒步急行軍的方式,自“安溪村”西北方向,穿越山丘和密林,趕往叛軍軍營地後方五裏處;馮寶則帶著兩千“婺州”軍,騎上謝岩他們留下的馬匹,向西繞行,去跟謝岩匯合。
許恢明白將軍的意思,那就是讓“婺州”軍充當送馬的角色,真正作戰的主力,還是那“武平特混營”,隻是他非常不理解,那一千多人,可都是披甲的軍卒,他們怎麽能夠有如此自信,以一天時間走完那近百裏的山地呢?
不懂就問,馮寶告訴許恢:“嚴格的選拔標準,嚴格的日常操練,加上最精良的裝備,這是謝校尉當初給陛下的建言,以精兵來減少國家軍隊數量,於國於民都有莫大好處,此次平叛,是謝校尉以實際戰果來告訴陛下,一千精兵,抵得上一萬無用軍卒。”
許恢除了軍事上有些見地外,其他懂得都不是太多,可單從軍事上而言,他也明白,一支大軍裏,真正堪稱精銳悍卒的,大約也就那幾千人,多數士兵不過是拿著刀的農民而已,戰鬥力很有限。
許恢不能理解謝岩對於軍事的設想以及其對政治的影響,但是大唐朝廷裏,那可是知者甚眾。
通過“羽林左衛”設立,大唐軍方對於軍隊精銳化的構想那是態度曖昧,一方麵,軍隊精銳化需要裁撤許多軍隊,必定影響到許多軍官,而他們大多是功勳子弟,安置就成了大問題;另一方麵,軍隊精銳化,朝廷必須要增加大量撥款,錢多了、人少了,那當然是好事!也正因為利弊各半,軍方從來一語不發,靜觀其變。
可朝中文官可就不那麽想了,要是真正精銳化後,撥付軍中的錢財成倍不止,且尤為重要的是,淘汰下來的軍官,必定需要占據大量官位,在眼下官多職位少的情況下,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所以他們是極力反對。指派謝岩出征,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的結果。
皇帝李治需要謝岩以一場大勝來為自己接下來在軍事方麵的改動提供借口,文臣們需要謝岩以失敗來驗證自己的正確,至於大唐軍方,依然如過去一般曖昧。
“兩儀殿”,李治單獨召見了“英國公”李績,直接道:“朕接到‘歙州’八百裏加急,稱叛軍有退兵動向,向朕討賞來了。”
“‘歙州’被困數十日,未失一寸,其功不小。”李績回道。
李治又問:“英公以為,叛軍為何撤兵?”
“不外‘睦州’有變。”李績淡淡地回道。
“日前,‘杭州’傳來消息,不是說謝愛卿已經收複‘睦州’了嗎?”李治再問。
“叛軍主力仍在,拿下‘睦州’不等於戰事結束,相反,在老臣看來,應該是剛剛開始。”李績依然是中規中矩地回答道。
“英公如何看待此戰?”李治問了一個最主要的問題。
李績考慮一下後,道:“謝縣男用兵與眾不同,老臣很難猜測,從兵力上來說,謝縣男率軍取‘睦州’,滅童文寶部,已經很不容易,戰損幾何也未可知,接下來麵對叛軍主力近六萬大軍,結果難料。”
“以數千人麵對近十萬叛軍,朕是不是過於難為謝愛卿了?”李治似乎有些自責。
李績卻道:“陛下,謝縣男若是應付不了,理當上書求援,可如今,兵部並未接到任何文書,老臣以為,局麵應當不至太壞。”
李治點了點頭,道:“朕也希望如此啊——”
千裏之外的“睦州”,此時正經曆著最痛苦、最漫長的一天!從天亮開始,叛軍架著雲梯從西、北兩個門開始進攻,因為事關自身生死,叛軍顧不上傷亡,在章叔胤親自督陣下,奮不顧身地往城牆上爬。
“睦州”是個小城,城牆不是很高,幸虧崔義玄組織的百姓很是用心,以石灰、滾熱的油,加上密集的弓箭,抵擋住了叛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這是一場奇怪的攻城戰,守城和攻城的,幾乎都是“睦州”人,或許他們之間有些人原先還認識,但為了生存,雙方誰也不敢留力!
一座座雲梯搭上城牆,有的被人以木杆推倒,有的被滾木擂石砸斷,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會帶起一片慘叫。
城牆上的弓箭手主要是“婺州”那些民夫,其實說是“輔兵”應該更加恰當,它們具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拉弓射箭,毫不含糊,雖說準頭差了些,但是作用還是很明顯,每每有叛軍登上城頭,都被射殺。
雙方都缺少防護的甲胄,所以傷亡都不小,但總體來說,叛軍損失更大。
攻城,從來都是拿人命在往裏麵填,僅僅一個上午,章叔胤得報,麾下陣亡已經過五百,還不包括傷者,那人數更多。他絲毫沒有停手之意,冷冷地眼望城牆之上,時不時地揮手示意部下率軍繼續上前。
餘望就在西門,他之前從來沒有殺過人,哪怕當日灌倒章哲,最後動手的人卻是老張頭,可今天不行了,你不殺人,人就殺你!他已經不記得自己扔出多少石塊了,可是卻能夠清楚記得自己扔出的石塊砸中一個人頭頂時,腦袋開花、腦漿四濺的情形。
餘望當時嚇壞了,若不是身邊有人拉了他一把,沒準就給城下射來的羽箭給傷了。從那個時候起,他隻管扔,再也不敢看了。
許多守城百姓也是如此,機械的重複著某一個動作,時不時的張望一下,然後心驚膽戰地收回目光,繼續重複。
餘望所在一段城牆,原有三百人,等到了中午時分,已經少了快三成了,有死了的,也有傷了的,其中有一個人,被箭矢射中額頭的時候,距離他隻有一步之遙,當時他看的非常清楚,比自己年長一些的同伴,就這麽在一瞬間沒了,甚至連慘叫聲都沒來得及發出。
叛軍沒有休息的意思,一刻不停地持續攻城,城頭存儲的石塊、滾木一類的消耗非常大,也非常快,餘望看見了許多老人、婦孺也加入了往城上送物資的隊伍裏,什麽是民心?這就是民心!見到這一幕,餘望意識到,叛軍要想攻下“睦州”,幾乎沒有可能。哪怕他的身邊傷亡者越來越多,可是他的信心卻越來越強。
“仆射,不能再這麽攻城了,弟兄們的傷亡實在太大了。”援軍統領實在看不下去,提出了建議。
“不行,必須咬牙撐下去。”章叔胤不為所動地道:“軍中缺糧,堅持不了兩天,拿不下‘睦州’大家全得玩完,”
援軍統領知道此為事實,所以隻能住口不言,再次全神貫注地盯著戰場。
“距離集合地還有多遠?”謝岩氣喘籲籲地問著身邊的王決。
“還、還有二十多裏。”王決同樣喘著粗氣道。
“傳令,休息半個時辰。”謝岩看得出來,王決是跟不上了,完全是在死撐著,他估計巡邏隊裏應該也有不少人是這情況,故不得不下令道。
隨謝岩一聲令下,包括王決在內的許多人,瞬間就癱了下去,他們太累了,一個個披著鐵甲,走了幾十裏山路,沿途也沒有怎麽休息,許多人已是到了極限。
“校尉,半個時辰是不是少了點?”劉愣子見到許多人疲憊不堪的模樣,低低地問了一下。
謝岩搖首言道:“沒辦法,天快黑了,夜裏趕路想快也快不了,早點到匯合地,全軍還能多休息一會,我最擔心的是叛軍會夜裏也不休息,他們也趕時間的。”
“末將明白了。”劉愣子說了一句後,起身去看看自己部下,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助的。
謝岩叛斷很準,章叔胤的確在連夜攻打“睦州”,他是管不了那麽多了,命令自己的親兵以“督戰隊”的名義在監督,凡後退者,斬!
在嚴酷的軍法下,叛軍一輪又一輪地進攻,好多次已經衝上城頭,但都被同樣殺紅了眼的百姓們,給連砍帶劈的殺退,許多百姓甚至是抱著叛軍一起摔下城,同歸於盡了。
餘望已經渾身是血,他也不知道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隻感覺疼的麻木了,除了還知道機械的搬運石塊以外,別的動作似乎都忘了。
城上、城下,到處燃放著篝火,濃濃的黑煙衝天而上,將月光似乎都遮掩的黯淡了一些。
崔義玄就站在西門之上的城樓前,幾名親兵守在他身前,以盾牌護衛這個倔強的老頭,他說什麽也不願下城頭,就那麽筆直得站著,像一尊雕塑般動也不動。
經曆過隋朝末年戰亂的崔義玄,比誰都清楚,在這樣一個危急時刻,主帥,必須要出現在眾人麵前,唯有如此,方可給守城的軍卒以及百姓們帶來信心。
堅定必勝的信念,是這場戰事裏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官軍是,叛軍也是。
“仆射,先休息吧,明天再攻城便是。”那位援軍統領道:“我軍已經折損了近四千人,加上傷者,兵力折損接近五成,再不讓弟兄們休息一下,恐怕、恐怕會軍心不穩啊。”
章叔胤我伸出舌頭舔了舔自己幹癟的嘴唇,然後道:“某家何嚐不知這個道理?可形勢逼人啊,派去攔截官軍的隊伍報信說,官軍隔河對峙,並沒有過河的打算,某家擔心,那隻神出鬼沒的騎兵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怎麽可能?”援軍統領道:“官道需要百裏,繞道而行那是快兩百裏,就算他們可以趕到,那也是失去作戰能力的騎兵,根本不足為懼。”
“某家當然知道,不就是有些擔心嘛。”章叔胤說著,尷尬的笑了一下,然後道:“這樣吧,子時前,若還是拿不下,通知前麵的隊伍撤下休整,換預備兵力攻城。”
“預備兵力可是咱們手上最後的兵力了,此時用上,萬一有變,那咱們手上可就沒人了呀。”援軍統領提醒一下道。
“管不了那麽多啦,奪不回‘睦州’,兵力越多越是負擔,現如今可養不起那麽多人。”
援軍統領無言以對章叔胤說的話,畢竟,沒有第二種可以選擇的方法。
對守城的人而言,叛軍換誰上來,都是一樣的,每一個城上百姓,隻要還能動的,都在參與守衛“睦州”,守衛他們自己的家園。
叛軍的瘋狂攻城以及前些日子的搶糧行為,讓百姓痛恨不已,而人在憤怒下激發出來的力量是極其恐怖的,正因為此,叛軍整整一天一夜的攻城,始終未有寸進,除了損失幾千人馬外,什麽也沒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