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宋應星之路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無廣告!
看周顯臉帶疑惑,宋應星笑道:“這些文稿中的很多都是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然後被我記了下來。有些弟子不懂,看到上麵寫的是奇奇怪怪的東西,就隨手給我扔了。過後我再找就找不到了,結果弄的更亂。這房子平時是要整理的,但都是我自己來。因為我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廢紙,哪些才是有用的。但這段時間實在太忙,就成這個樣子了。”
周顯無奈的搖了搖頭,腦中閃出兩個字,“怪人”。
夏完淳煮好了茶,還帶了兩份糕點,說是問侍女要的。
宋應星呷了一口茶,問向周顯道:“忘筌,南洋那邊的戰事如何了?”
周顯道:“還算好吧!因為亞齊、阿魯兩國的協助,韓括已在蘇門答臘島立足。雖然實力不能和巴達維亞的荷夷相比,但韓括隻要不與之決戰,就能起到很好的牽製作用。在南魯縣,戚國勇雖然損失慘重,但也勉強擋住了馬尼拉荷夷的進攻。現在荷夷在南魯縣周邊仍有一些船隊,主力大軍卻已經東移去進攻蘇祿國。短時間內,那邊的形勢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台灣那邊的形勢最好,侯方域和鄭成功基本上已經談妥了,很快就會向台灣的荷夷發起全麵進攻,收複台灣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宋應星奇道:“忘筌,你答應讓官軍據有台灣南部了嗎?”
周顯皺了皺眉頭。在宋應星眼中,明軍依舊是官軍,那自己這邊又算什麽軍?但他知道宋應星這幫大明遺老的觀念很難改變,也沒有怪罪他的意思。他點了點頭,“鄭成功想要,就讓他拿去吧!反正都是我華夏的,總比讓荷夷占著強。長庚公,你什麽時候也開始關心起這些雜事了?”
宋應星搖頭歎息,“以前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己乃一介文人,確實很少關心戰事。但我聽聞,我軍之所以在南洋不能戰勝荷夷,是因為戰船落後,器不如人。所以我就想,若是我能早日製造出新的戰船,是不是那邊的將士就能少死幾個?”
周顯拿起一塊糕點填入口中,“軍事的事情,並不是單看武器。不是武器越先進,就一定能取勝。我們的戰船和火器雖然不如荷夷,但還不到完全追不上的腳步。而且這也不是你的責任,是因為我華夏長久以來過的太安逸了。”
“以前的時候,我們麵對的敵人都是塞外異族,除了武力上勝於我們,在其他方麵都遠遠落後於我們。但荷夷、葡夷、西夷,這些可能的敵人與之前完全不同。在某些方麵,它們比我們更強,更先進,但這都不算什麽。他們遠航萬裏到我華夏周邊,論作戰的條件,他們比我們更加困難。”
“等吧!我拖也拖垮他們。”周顯一臉冷酷。
宋應星看周顯自信滿滿,心中稍安。“忘筌,那你的意思是這造新船之事並不急?”
周顯拍了拍手,把糕點渣子弄掉。“也不是,一切都是為了將來。我們不必超過他們,但一定不能與之拉開太大的差距。因為一旦追都追不上,那將是我華夏的噩夢。不止指戰船,火器,還有其他的種種方麵。”
周顯頓了頓,“長庚公,你的《天工開物》是本奇書。但你這樣的大才我華夏太少了,而那些死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卻太多了。最可恨的是,現在一個個聰明而才能顯著的年輕人又衝進儒學裏麵,為了當官各種鑽營。我不是說當官有錯,但若像您這樣的大才在官場都沒有用武之地,那隻能說這個製度出錯了。而若不行改變,那才是真正的災難。我改變選官製度,開辦各類學院,重用趙宇,石尊義等人,提高各類工匠的待遇,都是為了這個。”
看著慷慨激昂的周顯,宋應星不免吃驚,好像第一次認清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周顯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長庚公,都說千金買馬骨。但這塊馬骨也必須是千裏馬的馬骨,才能引得眾人來投,來共同改變這種局麵。我知道您能力出眾,但您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我希望您這匹千裏馬出來,以吸引更多的人來。您可是一座寶庫,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造船這件小事上。我們要做的是顛覆整套選才製度,而不是一個小小的改變。”
宋應星沉默了好半晌,最終起身向周顯一躬,“宋某願意全力助您實現此誌。”
周顯連忙站起來,扶住宋應星,滿臉堆笑,“長庚公,周某早就在等您這句話了。我會新建一部,名叫天工局。和六部同屬官府直轄,在地位上也和六部等同。您來當這個主官,薪俸類同萬先生。今後五年,我每年撥給您一百萬兩白銀。是設立學院培訓相關的人才,還是研製什麽,都由您來做主。這是基本的,除了這一百萬兩白銀,還有其他各項補助。如果錢不夠,我從其他地方省下來給你。今後,你要學會花錢。”
還不待宋應星吃驚完,周顯繼續道:“天工局內所有的官員任免都由你負責,官職從正三品到從九品。你隨意開,我這邊直接任命。至於您所麵臨的造船的問題,我看就不要您親自來解決了。出一份報紙,把相應的問題印上去。凡能解決問題者,直接給三千兩銀子的賞格,並可任命為官。同時,設立一個獎項,叫‘天工獎’。每年一頒發,頒發給十個人。給那些在各個方麵有突出貢獻者,每人五千兩銀子的獎賞。”
宋應星滿臉驚愕,夏完淳也張大了嘴巴,“督帥,您這是想用銀子砸死人嗎?”
周顯笑了笑,“如果用這點銀子能改變整個製度,哪怕隻是分出一部分人才去研習各種技藝,也算是很值當了。長庚公,以後你可能需要另外一些人來整理你這些文稿了,你也要學習一下如何為官了。各個方麵都要兼顧,不必事事躬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