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
實話而論,李定國的這次偷襲對周顯造成的損失的並不大。死傷近三千人,大部分是新整編的克己營士卒。他們紀律鬆散,戰力不強,再加上周顯本身稍微有點懈怠,這才讓他輕鬆得手。
實力損失不大,但對軍心卻實實在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裏裏外外,都在告訴周顯目前所統的這支大軍的整體戰力層次不齊,難堪大用。而且,李定國是一個強勁的對手。如果輕視他,將會吃大虧。
三日後,周顯和李岩原有的協議不變。闖軍退出曲阜,周顯率部進城。
萬元吉在臨沂得知李定國成功偷襲周顯後,派人送來了一封信。言說城中糧草充足,足可支撐半年。而之前得周顯分田的近兩萬亂民也入城協守,使城中兵力已近三萬。以李定國目前的兵力,除非傾軍而攻,否則絕難拿下臨沂。
萬元吉信中沒有教周顯怎麽做,但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周顯不要擔心他那邊。看到信之後,周顯也改變了以前的想法,不再想著怎麽快速擊破李定國。
周顯接連下了幾道命令。將王俊調離泰安,率部前往臨朐。孫軒駐守新泰,讓一直賦閑的談震彩率領留在膠州的士卒以及新招募的鄉勇前往諸城。三路大軍分別從西、北、東三個方向防備李定國,以阻止他擴大地盤。
不久之後,在曲阜,近千士子發起了浩浩蕩蕩的迎孟和倒孔儀式。迎孟指的是迎孟子進入孔廟;倒孔則把目標直接指向了先是投靠劉澤清,後又附從李岩的衍聖公孔胤植。
昔日,朱元璋為了使自己老朱家能夠千秋萬代,一直當皇帝。除了分封自己的眾多兒子到各地擔任藩王外,還不斷加強皇權。除了廢黜丞相,加強集權外,最過格的一點便是將孟子遷出孔廟。
具體原因,就是孟子提出了“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的觀點。將民立於君之上,這是朱元璋萬不能忍受的。作為一個從布衣最終登上天子之位的人,他最介意的事情便是有人威脅他的皇權。而孟子的這種觀點,把民放在第一位。基本上等同於宣告如若君主不賢,可以為了百姓而改朝換代。
曆代皇帝,對待孟子基本上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不在意,管他說什麽,我該怎麽辦還是怎麽辦。他說民為貴,我視百姓如草芥,大部分時候照樣活得好好的。還有一種是,用孟子之說教禦手下大臣,讓他們愛民如子。信不信民為貴是一回事,但要告訴眾人,我真的信。
但無論這些皇帝再飛揚跋扈,基本上在表麵上對孟子還是維持著基本的尊重。唯有老朱不同凡響,說做就做,將孟子直接移出孔廟。這種做法驚世駭俗,但也告訴世人,我是皇帝,我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哪怕你已經被尊為聖人,在我眼中依舊一文不值。因而,在老朱的那個時刻,皇權達到了一個巔峰。
周顯此刻要做的,就是狠狠的打朱元璋一個大嘴巴子,然後為下一步攻擊、分化皇權做一些準備。
而孔家因孔子而成為天下第一大家。無論子孫賢愚,無論王朝更迭,他們總能享受著最好的待遇,成為所有王朝的座上賓。
要說孔家除了孔子之外,對華夏文明毫無幫助,卻真的有點冤枉他了。至少他在亂世中維持了華夏文化的延續性,而且成為華夏文明的一個標杆。但若說,他們有多大的貢獻,還真說不出來。
孔胤植是第六十五代衍聖公,在劉澤清扶魯王朱以派登基稱帝的時候,他親自送去了賀表。而李岩逼近曲阜的時候,他又首先派人出城,迎闖軍入城。李岩為儒家子弟,進城之後,對孔胤植極其尊重。去拜了孔廟,並向孔胤植傳達闖王的仁義。然後孔胤植又寫了一張表,獻給李自成。
一般人,三姓家奴早已遭天下人啜罵,何況是一代衍聖公。況且他的兩張賀表,極盡諂媚之語,讓人聽之欲吐。
當周顯將他的那兩張賀表宣之於眾後,直接點燃了山東士子的怒氣。稍加引導,他們便聚集在孔家大門外,言說孔胤植無恥之尤,要求罷黜他的衍聖公。
周顯之後宣告順應民意,將孔胤植軟禁於孔廟之中。並上書崇禎帝,要求罷黜孔胤植的衍聖公,由其子孔興燮繼任。
孔家是讀書人的領袖,周顯不敢輕易得罪。如此做,針對的也隻是孔胤植一人。原因也同樣很簡單,不是為了宣揚什麽正義,而是孔家在各地有曆代皇帝所賞賜的近五百萬畝的良田。而且,這些良田全部是不納稅的。
孔家很大,子孫眾多,其中還真有不少不肖子孫。他們平時靠著孔家,欺壓良善,兼並田地,作惡之事層出不窮。
在軟禁了孔胤植後,周顯當起了縣官,開始清算這些人。最初,那些被欺壓的百姓懾於孔家威望不敢上報,但當一個被打斷雙腿的孔家仆役告狀一個孔家直係子孫,而那個孔家人被周顯同樣打斷雙腿後,才引來了蜂擁的民意。
有人狀告孔家霸占自家的良田,有人狀告孔家強搶民女,有人狀告孔家不給自己發放工錢,還有人狀告孔家私通匪寇,虐殺百姓。
三日之間,這樣的案件便有近百個。周顯令人一一查驗,最後判處兩個罪惡深重的孔家子弟斬首之刑,還把三十幾個孔家子弟和近百個孔家的惡仆送進了監牢。而且,這個數目還在不斷增加中。
最後,孔興燮終於坐不住了。他通過各種關係想要找周顯求情,但周顯理都沒理他。後來還是顧炎武見了他,從中點撥了一二。
不久之後,孔興燮宣布願意拿出二百萬畝良田為那些作惡的孔氏子弟恕罪。周顯這才召見了他,接受了那二百萬畝良田,並貼出告示宣揚孔興燮的深明大義,為國出力。
孔興燮也隻能苦哈哈的賠笑。
清算依舊進行,針對的是這些年孔家兼並的那些土地。最後統計出來,有幾十萬畝,隻不過周顯沒有再為難大部分孔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