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嫂子得到確定答案後得意的走了,暗暗想肯定是個帶把兒的。不然這麽多年不生,怎麽就這個時候要了一個娃娃,她年紀也不小了!
一家三口在年前準備的各種牛肉、豬肉、羊肉、蔬菜什麽的都在臘月二十五二十六這兩天置辦齊全。
沈麗紅則是在年前蒸包子、蒸饅頭、蒸花卷,炸油饃頭、糖包、菜角。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不是沒有道理的,剛出鍋的包子想吃,剛出鍋的菜角想吃。
在吃吃吃中迎來了大年三十,本來應該貼春聯的日子由於王麗霞的去世而免了這一道習俗。
小豐村這邊有一個習俗,凡是家裏遇到白事三年不能貼春聯。
沈麗紅在年三十這天做了一桌子的菜,大家配上饅頭,稀飯,吃的津津有味。
席間張建國還在感慨今年的春節又少了一個人,以往都是蘇木和黑醫在一起過年。
先是蘇木去了京市,後是黑醫的離去,導致阿英家年三十的桌子上就三個人。
吃完飯就是迎神了,灶神像和財神像紛紛擺在相對應的位置。
然後在前麵擺上幾個碗,裏麵裝的有熟肉,有蔬果糕點。
當時鍾滴滴答答的轉向十二點整的時候,外麵響起劈裏啪啦的鞭炮聲,意味著新的一年到來。
等到第二天一早,在神像前麵的香爐裏點上香,一旁的蠟燭點起來,燒幾個元寶,拜一拜神像才會出門。
張建國一家三口來到街裏,先去給張糧丙拜年。
三個人看著大門緊閉的樣子皺了皺眉,他們不打算去串太多家的門,特意晚點出發的。
怎麽老大和老三都沒起的樣子?而且英英爺爺也沒起?
這不太正常啊?張建國在門口敲了敲門,一分鍾後裏麵沒有反應。
又敲了兩次,十分鍾後裏麵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這時他們等到了另外一波過來拜年的,來人奇怪道:“不對啊,我剛剛在路上碰見老劉,說你爸起了個大早,門開著的呀”。
“是不是有事兒出去了?你打個電話問問要不?”
人家看著關門就拉著孩子轉去下一家,沒必要一直在這裏等,他們就是串串門。
張建國掏出手機打給了張建安,手機響了好久才被接起。
“喂!”祝賀聲夾雜著鞭炮聲在話筒裏響起。
“你們在哪兒?爸沒在家嗎?敲門沒反應!”
對方“啊”了一聲,“我和大哥在外麵啊,爸應該在家的呐,門鎖了嗎?”
“那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要不你再等等?”
對方的聲音斷斷續續傳來,張建國氣的掐斷了電話。
“走,我們去拜拜祖宗,就回家!”
沈麗紅看了看他黑如鍋底的臉色,“怎麽了?老爺子刻意避開了?不在?”
阿英作弊了一下,知道裏麵有人,悠悠道:“怕不是在裏麵不給開門吧?”
“爸,是不是爺爺以後都不用我們去拜年了?”
“那我以後就隻有一個成爺爺好了”。
張建國看著閨女嘟著嘴,一個一個問題拋出來,摸了摸閨女的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