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子楓在這裏得到小姑娘的首肯,想象著飛來的訂單和錢,眉眼都透漏著高興。
“好了,開飯吧,阿姨應該做好了吧?今天特意讓阿姨做了蟹黃灌湯包,她做的這個真的是一絕,阿英你得多吃點”。
“吃完讓你伯母送你去上課”。
阿英點頭如搗蒜,眼睛卻盯著阿姨端上來的灌湯包目不斜視。
想想以前看到的輕輕吸一口,一嘴的湯汁鮮甜,再吃一口包子餡,配上一碗豆花,人間美食不過如此!
一行人吃完早飯,鄧喜善開車經過北海公園,最終串過一條僅允許一輛車通過的胡同,彎彎繞繞來到一棟的四合院外停下。
她邊下車邊囑咐小姑娘,“你就這裏上七天,不懂的要及時問楊老師,她是這裏的招牌,多少人衝著她的名頭來的”。
“我等下午四點讓司機過來接你”。
阿英一路點頭到一間房間窗戶外,裏麵有幾個學生已經拿著自己的畫板,在寫寫畫畫,偶爾還有討論聲傳來。
“這是你們的畫室,你以後集體課就是在這裏上”。
她牽著小姑娘軟乎乎的小手往右拐了一下,來到另外一扇門前敲了敲,然後兩人聽到裏麵傳出一聲略微沙啞的聲音才推門。
房間內的一邊擺放著各色裝裱好的畫,另一邊則是布料工具,竟還有一台縫紉機在一旁,她粗略的掃過一眼沒敢多打量。
就這麽一眼也被楊老師看在眼裏,心想,小姑娘膽子倒是不小,來這裏的小輩幾乎都是目不斜視。
鄧喜善微微低頭,“楊老師,您看這就是我之前給您看的手稿的主人”。
她說著推了阿英一把,阿英上前一步,大大方方的自我介紹,“楊伯母好,我叫張鈺英”。
楊老師一輩子都貢獻給了事業,在國內頗有名望,就是人到中年以後總覺得自己缺少點激情,始終為沒有踏上國際舞台而遺憾。
所以她就來到這家特訓班,希望能夠物色到一兩個承誌之人,把國家的文化帶到國際舞台。
得到這一消息的許多世家蠢蠢欲動,大多數都送了自家子弟過來,但是最終留下的隻有十個。
可惜她的身體也不允許再長期教學,所以打算今年開特例,這也是她接手短期班的原因。
她麵色嚴肅,看著阿英,“哦?為什麽喊伯母?”
阿英眼睛和她對視,目光清亮,“因為您看起來不比我大伯母大多少啊?”
對方放下手裏的筆,“嗬,我可不喜歡油腔滑調的學生”。
鄧喜善默默的為阿英捏了一把汗,阿英還是仰著頭,大眼睛無辜的看向對方,表示那不是我!
楊老師看著看著突然笑了,笑著笑著用力地咳了起來。
阿英看著那彎腰用力咳嗽模樣皺了皺眉,和鄧喜善對視了一眼,兩人皆是一臉擔憂的看著對方。
楊老師終於咳完之後,直起來腰,歉意的朝兩人笑了笑,“倒是我失禮了,小姑娘膽子不小,你當初那張手稿我見過~”。
“聽說你是為了大賽來參加特訓的?”
阿英點頭,“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