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把攤擺好,看著集市上這會兒人還不多,和隔壁擺攤的稱兄道弟打好關係後,讓人幫忙顧一下攤位,帶著阿英去吃早飯。
張建國想小孩子還是應該喝碗熱湯,隻吃家裏帶的饅頭不太行。
於是父女兩人在集市上逛,順便看看哪裏有賣早飯的,不知不覺到了戲台附近,隻見好多擺攤賣小吃的,棉花糖、鐵鍋串串、糖人……還有許多人帶著小板凳在戲台下方,坐等看戲。
這個年代沒什麽娛樂,對於唱大戲老年人是最愛的,小孩子也喜歡圍著戲台找吃的,調皮的還扒戲台化妝間,看著別人把臉畫的五顏六色就歡樂不已。
眼尖的阿英撇到賣豆花的“爸,那裏,牆上有紅紙的那裏有一個賣豆花的”。
紅紙上麵是名單,每次古會,鎮上挨家挨戶交錢,家裏做生意的一般會多捐錢,紅紙上正是這些人的名字。
才三十來歲的張建國懷疑自己是不是老了,眼神還不如閨女好使。
兩人來到賣豆花處,張建國道“兩碗豆花”。
阿英“嬸嬸,窩的少放點兒糖吖”。
“哎呦,小嘴兒真甜,不過應該喊我奶奶,我可是比你爸爸大很多的”。
阿英“可是嬸嬸一點兒都不老吖”。
賣豆花的阿婆大概有五十來歲,此刻心情美妙,誰不願意被誇年輕呢,還是小孩子,小孩子最不會說謊話了。
頗為爽朗道“那嬸子送你一碟小菜,不要拒絕啊”。
最不會說謊的阿英“謝謝嬸嬸”。
“真乖,去坐吧,馬上就好”。
張建國在想自己和阿英媽媽都沒有這麽能說的,也不知道丫頭隨了誰。
阿婆這裏隻有兩張桌子,大家出門在外都是拚桌而坐的,父女倆走向桌子隻有一個人的那桌。
隻見桌子邊坐著一個年齡看上去六十來歲,穿著中山裝,看上去頗為悠閑,這個時候正盯著阿英看。
“你家閨女多大了?”
阿英道“爺爺,窩六歲了哦”。
“為什麽喊我爺爺,喊她嬸嬸”對方手指著阿婆道。
阿英翻了個白眼“爺爺你看著就比嬸嬸大喲,還想哄我,何況嬸嬸會送窩好吃的”。
隻見對方哈哈大笑對張建國道“你家閨女這是成精了,我家就在鎮上,有空帶她去玩可以,我姓成”。
張建國“成叔,我們是出來賣東西的,吃完就回去看攤了,不多打擾了就”。
兩人一來二去的對話,這時有一個帶著草帽,挑著扁擔的人過來,他一路走過來總是扁擔碰到其他人,別人也不計較那麽多,畢竟趕集就圖個熱鬧,嘴巴還和牙齒打架呢,人這麽多碰撞也正常。
眼看著他就要走過來,阿英好奇多看了幾眼,明明有空間可以過來,他卻偏要碰到人,草帽遮擋了大半張臉,隻漏出黑悠悠的皮膚和尖翹的下巴,嘴角處還有顆痣。
他腳步虛浮,先是用扁擔前麵挑的筐撞了一下成老爺子。
成老爺子正和張建國聊的開心,自然沒在意,回頭瞄了一眼繼續聊天。
那人嘴角笑的仿佛天上掉錢似的,右手忽然抬起,在陽光下折射出光。
阿英眉頭緊蹙,什麽東西可以折射光線,心中警齡大作。
說時遲那時快,那人快要撲過來的時候,阿英道“成爺爺,你屁股下麵有東西”。
成老爺子站起來扭頭就看見戴著草帽的人以一個詭異的角度撲過來,往一邊挪了挪。
那人控製不住下撲的速度,一下子嗑在板凳上,草帽從頭上掉下來,隻見長得尖嘴猴腮,眼神還亂瞟。
他眼看這單做不成了,就趕快爬起來溜了,就是偷個錢可不能把人搭進去。
成老爺子看著覺得不太對勁,直到坐下的時候看見凳子上有一個亮晃晃的刀片,明白這是遇見偷了。
老爺子問阿英“你是怎麽發現的?”
阿英裝聾賣傻“什麽發現吖,哦!我剛剛看到你凳子下麵好像有根繩子,可能看錯了”。
阿婆端著鹹菜豆花過來,滿滿的一碗都要溢出來了。
阿英……
“謝謝嬸嬸”。
於是父女倆吃完再次謝絕成老爺子的邀請就回到攤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