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火候
“你這孩子,你聰明,卻也總些傻話。”顧三奶奶朝顧儀蘭笑笑,態度輕鬆寫意,似乎壓根就沒把女兒的話聽進去似的:“你祖父是端明殿大學士,當朝一品,子近臣,你父親眼下雖然官位不高,但前途極好,你的幾位叔伯雖然不如你父親,但有你祖父在,今後也是不錯的。咱們顧家比京中幾家權臣大族一點都不差,儀王和信王都急著拉攏咱們顧家呢,咱們家怎麽會沒有選擇的權利?”
顧三奶奶這幾句話得頗為自信驕傲,她丈夫眼下前途似錦,她是真心意氣風發,覺得顧家,尤其是她的丈夫,未來是一片光明。
不得不,重生一世的顧儀蘭雖然與顧三奶奶算不上親密,但也足夠了解自己的親娘。顧三奶奶的答案,她一點都不意外。她故意在臉上露出幾分憂心忡忡,輕輕歎了口氣,但態度並不誇張。
“興許是女兒杞人憂了,”顧儀蘭道:“母親得對,祖父畢竟是子近臣。所以就算……唉!希望如母親所言,女兒隻是瞎操心。”
“就算什麽?”顧三奶奶隨口答道。她臉上帶著微笑,似乎根本不指望嫁去安國公府的女兒的口中,能出什麽有用的信息。
“其實也是剛剛母親提醒了我,若不是母親提了,女兒斷然想不到這一節的。”顧儀蘭先一頂高帽子戴到了顧三奶**上:“謝妹妹也十八了,恐怕不久就要嫁了,若是她真的嫁了儀王,謝家那就是要選儀王了。”
“這不是明擺的嘛!”顧三奶奶笑了笑,有些困惑的樣子,她覺得女兒完全了句廢話。
“是明擺著。”顧儀蘭答道:“到時候,儀王背後站著謝家和李家,與我們顧家又有什麽幹係?就算祖父也選了儀王,可您想想,若是將來儀王登上大寶,論與儀王的關係,謝相和李相哪一位不是排在祖父前頭?謝家是皇後母族,而李相又是最早擁立儀王的一位,祖父可要往哪站呢?首輔之位可隻有一個。眼下謝大人和父親都在戶部,謝大人前程似錦,事事壓著父親一頭,您想想,若是他真成了太子的嶽丈……”
顧三奶奶不話了。她伸手捉住桌上的玉雕擺件,使勁摩挲了幾下,接著蹙起了眉。
“謝大人又有哪裏比父親強。”顧儀蘭似是心中不平的模樣,聲嘀咕了一句。
“這也都是命。”顧三奶奶輕輕歎了口氣:“人家儀王看上謝四姐了,咱們又有什麽辦法。看來以後呀,這首輔宰相的位置,可是非謝相莫屬了。”
“母親這樣認為?”顧儀蘭搖搖頭:“女兒倒不這樣看呢!在女兒看來,若是儀王娶了謝妹妹,恐怕板上釘釘的首輔宰相,並非謝相而是李相。當然了,謝家以後自然也是不錯的。”
“這卻又是為何?”顧三奶奶微微一愣:“難不成儀王不扶著現成的嶽家,反而要拱李相上位?”
“母親想啊,”顧儀蘭微微一笑:“儀王若是上位,謝家將來是皇後母族,皇上怎能放心讓皇後的親祖父做首輔?這不是眼睜睜瞧著外戚做大嘛!而且,謝妹妹若真成皇後了,依照謝相的見識,又哪裏會去與李相爭這個首輔之位?他還指望著靠著謝妹妹,讓他謝家永世長榮呢,豈會在乎這一時得失。”
“可也是,但依你這樣,謝相不爭,咱們家裏的老爺子可就有機會了呀。”顧三奶奶立刻笑了:“真若起來,李相的資曆,可還比你祖父差著些呢!”
“母親可別忘了,人家李相從一開始就是儀王的人,”顧儀蘭答道:“這件事滿朝文武無人不知,在儀王眼裏,除了謝相,誰還能重過他去?祖父和謝相、王大人一起,眼下都是觀望態度,可人家李相早就立場明確的支持儀王了啊!若是等謝家和儀王的親事做成了,祖父再做決定,儀王心裏哪能不知咱們顧家是審時度勢而已。在君王眼裏,資曆怎能比忠心更重要。”
“唉!”顧三奶奶重重歎了口氣:“是這麽個理兒!要我,咱們家的老爺子,就是太謹慎,凡事瞻前顧後,以前耽誤了你爹的前程,現在可好,連他自己的前程都耽誤了,這好好的機會全錯過了。”
“祖父也有祖父的考量。”顧儀蘭笑笑:“咱們娘兩個也隻是在家裏白閑話而已。這儀王上了位,李相才是板上釘釘的首輔宰相呢!誰又知道他能不能順利當上太子呢?這可是儲位之爭,若是站錯了隊,那是要掉腦袋的,自然該萬般心。”
“女兒隻是感歎,祖父其實也難。表麵上看起來,祖父是當朝一品,還可以繼續觀望,選擇自己的立場。可實際上,咱們顧家真沒太多選擇的餘地。真正有選擇權的,是人家謝家。謝妹妹與儀王的親事成了,人家謝家就是未來的皇後母族,若是不成,人家謝家還是信王母族,選誰都對。可咱們家……唉!”
顧儀蘭話沒完,但這話裏的意思,顧三奶奶其實也已經明白了。顧儀蘭是想告訴顧三奶奶,顧家若想隨波逐流保平安,那自然還可以繼續觀望,他們的確算是有選擇餘地,到時形勢明朗再做決定也不晚,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不站錯隊。
但若是顧家想要更進一步,想要爭取更大的權勢和榮耀,那就沒有任何選擇餘地了!儀王身邊,沒有姓顧的位置。他們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猶豫,必須盡早介入儲位之爭,才能將結果導向他們期望中的方向。
顧儀蘭很聰明,點到即止。有些話,她不能明。一句輕輕歎息,就像是個出嫁的女兒,閑時為娘家的前途操心似的,但並不太過積極。因為……畢竟身為安國公府的兒媳,顧家就算是倒了,她顧儀蘭也是可以獨善其身的。
畢竟人人都知道,安國公府的媳婦們,是真的不太需要強大的娘家背景作依仗,因此太過關心娘家的政治命運,反而顯得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