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家庭
所以說,像鍾任的那種拉廣告的手段,其他同事不說不知道,就算退一步說知道了,也難以“效仿”。
原因無它,隻因為其他同事不可能有鍾任的那麽多的“人脈”。偶爾就算有些同事有一定的“人脈”了,又未必能有鍾任那麽良好的“平台”。
哪怕“人脈”也有,“平台”也有了,也未必能像鍾任那般想出千奇百怪的招數,來拉到廣告及讚助。
像那位教育係統的“人脈”,他在報社的老熟人,未必就隻得鍾任一位。他跟報社的許多“社委”都熟。但其它“社委”未必能讓他幫忙搞出那樣的“教育專題”來。畢竟要砸30萬的廣告費進去,那位即使是教育線的一哥,也不願意亂用公家的錢,去留下把柄給人。
但鍾任就成功從對方那兒拉到了30萬來搞十幾個版麵的“教育專題”。
鍾任跟對方的交情好是一方麵,但更關鍵一點,就是對方最終給的這30萬的廣告及讚助,其實並不真正需要由對方去向“財務”報賬。
是由其轄下的各個學校給“分擔”掉了。30萬的支出,對於單個學校的支出,算是一大筆金錢。但分攤到幾十所學校來共同承擔這樣的開銷,每個學校多則拿個萬把塊,少則拿出幾千塊,就一切OK了。
每個學校基本上都拿得出這筆錢的。
隻不過,如果沒有上邊的發話,學校也不會自己就趕著掏這些錢去“讚助”一個不相幹的報紙媒體。但上邊發話了,就得重視,做為一個上級交待的任務來完成了。
而從“教育線”的那“人脈”的角度,隻不過動動嘴皮,發動一下下邊的學校,就能還鍾任一個大大的人情了。他也沒有什麽太為難的。畢竟跟鍾任的交情也在這。連這樣的一點“小忙”都不幫,那也有點太說不過去。
鍾任的“人脈”極廣,畢竟在基層混了那麽久,在報社又混了那麽多,並且還屬於那種超級勤快寫稿,超級願意把自己寫的文章當“人情”送給“人脈”們的,因此,說他鍾任在公家的朋友多如牛毛,那是一點都沒毛病的。
朋友多了,路數也多。鍾任又是銳意進取之輩,腦子好使,能為了多賺點“廣告提成”,想出各種各樣的點子來拉廣告及讚助。
“教育線”的“專題廣告”拉完了,鍾任又把主意打到了底下的各個市裏的主意了。
下邊的市裏一把手,鍾任也統統都認識。但未必個個交情都那麽深。其中交情最深的,大約有4位吧。
於是,鍾任就先逐個聯係那些關係鐵的“人脈”,要替他主管的城市做專題宣傳。
有了之前的經驗,鍾任也不是要各地市的“人脈”直接“拔款”(當然,如果能直接拔款做廣告,那更好。但“人脈”們大多都講究個“不留口實”的謹慎作風的,基本都不會直接拔款)。鍾任拜托那些“人脈”幫忙的,就是下個文件,或者當麵叫“人脈”所轄的下級縣和區,在“子報”的“專題宣傳”版麵上,也對自己的縣或區,進行一番宣傳。
這宣傳都做了,當然“讚助”子報的錢也省不了的。
凡是跟鍾任交情好的,都賣麵子給鍾任,幫他動員下邊的所轄單位到“子報”去做做宣傳,彰顯一下曆年來所取得的成績。
這是好事,又有上級的發話,下邊的縣和區的負責人,當然要當成一項任務來予以完成、落實。
就這樣,每個“人脈”所轄地市,鍾任都可以最少拉到30萬的廣告讚助。他本人則從中撈到3到4萬的廣告提成費。
而且,鍾任還不僅限於拉到4個他的“人脈”主.政的地市的廣告讚助,連那些不那麽熟悉的朋友當“一把手”的地市,他也積極的去拉廣告。
對於這些不太熟的朋友主.政的地市,鍾任主要“采取”兩個招數,一則是先有了先前4個地市的“專題宣傳”了,作了對照,人家擺成績擺得那麽歡,你的城市不跟進來宣傳宣傳,上邊怎麽看得到你的成績呢?
那就是所謂的“攀比效應”。
再一個,就是在元旦那會兒,報社有個“專訪”本省的一哥的任務。訪談內容,當然是暢談新一年的工作布置及各項目標任務。其它記者有些怯場,沒見過那麽大的官嘛。一般這種高層次的“專訪”,都要由報社的部門負責人去完成。
而報社的部門負責人有2、30人之多。這一年鍾任就跟報社社長爭取到了這個“重任”。
等鍾任專訪一把手的文章刊登出來以後,鍾任這家夥會“借勢”,下到下邊的地市去向一些沒那麽熟的主.政地方的朋友拉廣告讚助時,有意無意都在透.露自己跟上邊“一把手”很熟,交情很深的“真相”。
於是下邊那些當著地市“一把手”的普通朋友,就被鍾任的背景唬住了。也想跟鍾任搞好關係。
這種情況下,對方隻拜托你花個30萬在“子報”上做一些專題的宣傳而已,有什麽為難的?!
反正之前都有過4個地市這樣子宣傳本單位了,而且也是掏了那麽一大筆的廣告讚助。所以做這樣的事兒,送送人情,那也不算什麽啊。
這樣一來,鍾任拉廣告讚助,那一年幾乎是月月都有成功案例。
因此,一段時間內,鍾任每個月的收入都有數萬之多。
他這種賺錢的能耐,哪裏是大兒子和小兒子能比擬的呢?!
當然,一個地市能拉到30多萬的廣告讚助,但本省也隻不過有十幾個地市而已。就算鍾任把自己的“人脈”都用光了,那也不過是隻能拉到400多萬的廣告讚助吧。他個人部分,可以“提成”4、50萬的樣子。
但幾百萬對於“本報”是一筆巨額廣告費,估計本報一年下來的廣告收入,也就隻有這個數。
但對於“財大氣粗”的“子報”,增加這幾百萬的廣告收入,其實也影響不到大局。畢竟,“子報”單單是出租“中縫廣告”的每年度的“承包權”,就可以有上千萬的收入進賬。
因此,一個報紙如果真正的進入了商業模式,真正靠市場的占有率有“賺錢”,那絕對是完勝(或許說“碾壓”更準確)一些隻能靠“人脈”來拉廣告讚助的報紙的。
要知道,“子報”如今可是一年下來,就可以有2億多的廣告收入的“超級吸金大戶”。多幾百萬的廣告收入不算多,少幾百萬的廣告收入也不算少。
“子報”已經不受幾百萬的“利潤”的影響了。
但對鍾任個人而言,靠“人脈”拉到廣告讚助,卻能大大緩解他家庭的經濟壓力。
“周家大兒”重傷兼破產,還背負一身債務,全仰仗著父親鍾任的恐怖賺錢的能耐,得以大大緩解經濟方麵的壓力。
至於“周家小兒”呢?也是因為結婚後需要還2套住房的“按揭貸款”,經濟壓力也大。
甚至,還因為他妻子(即那位女護士),急著想入住“鍾家小兒”在“庸城晚報”集資建好的那套大戶型的房子,於是又舉債15萬來裝修房子。
這一下子,“鍾家小兒”家裏就得同時負擔3筆債務了。
但3筆債務每月需償還的貸款本息,累加起來,也不過就是4千出頭。
4千多的“月供”,如果單純指望“鍾家小兒”兩夫妻來償還,其實壓力還是挺大的。畢竟他倆除了這個“月供”,還有兩個兒子要撫養,還有一家子的生活開銷必不可少。
“鍾家小兒”夫妻的那對兒子,都已經送去讀幼兒園了。
這幼兒園的花費真心貴。一個娃每學期的“保教費”和“夥食費”,就得上萬塊。另外,還有什麽“興趣班”啊,“閱讀班”啊之類,要另外收費的。
那就是所謂的“二線城市”的物價水平了。就業機會沒有沿海的真正“二線城市”那麽多,而消費水平卻早已經“看齊”了。這種帶著“畸.形”的發展,也隻有在這個城市謀生活的人們,才深有體會。
總之,就按照這個城市幼兒園的普遍收費標準,“鍾家小兒”的2個兒子,一學期的費用合計在2萬以上。一年下來有2個學期,他家2個兒子,那就得準備4萬塊錢供他們讀幼兒園了。
這還僅僅是2個兒子上幼兒園的花費而已。
由此可見,“鍾家小兒”夫妻倆的經濟壓力,著實不輕。幸好還有個能耐的老爸。多虧有鍾任爆.發式的賺錢,不斷給予他們小家庭“資助”,才讓“鍾家小兒”夫妻的日子,逐漸從艱難的處境中回到正軌上來。
而“鍾家小兒”是很清楚父親的“賺錢”模式的(鍾任瞞誰也不可能瞞著自己的兒子啊),他也是在報社工作的,也有握著一定的實.權,於是“鍾家小兒”一段時間內,也有意竭力的模仿父親的“拉廣告”賺錢模式。
但“依葫蘆畫瓢”的跟風模仿,最終的效果並不是太理想。也就是說,“鍾家小兒”拉廣告讚助的成績,遠不及乃父。導致的結果當然是他賺錢的能力,仍然不及父親的一個零頭兒啊。
有些東東,你哪怕就是“照搬”,人家掌握著真正實.權的人物,賣不賣麵子給你,那也是個未知之數。
但多少也偶爾可以“發市”,拉到一版兩版的人情“廣告”,得到的“提成”,多少起到“貼補”一下家用之效。
鍾任也是看兩個兒子,哪個困難就多給予一些經濟上的支援。小兒子的生活穩定下來了,他就多替大兒子“著想”了。
畢竟大兒子重傷痊愈後,又得謀劃著做生意,償還欠債。但他小子夠積極的做生意了,也不怕辛苦,但就是缺少一些“財運”。
生意的項目換了不少,但始終未能賺到大錢。起碼是不能賺到令他稱心滿意的大錢。
“鍾家大兒”承包過山林,想種植“速生.桉”來賣給造紙企業,但這桉樹就算長得快,那也得幾年的時間才成林,見到成效啊。
但看現在“環保”的問題非常強調了,也不知道那種會造成生態水土流失的桉樹,未來會不會“限.製種植”呢?!
感覺這門生意投入不小,但風險大,收益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鍾家大兒”還搞過養殖,主要是“養雞”。大規模的養雞。偏偏那一年又遇上了“禽.流感”,那次的生意也是虧得“鍾家大兒”麵如土色。
感覺真是幹一樣生意,那樣生意就遭遇到困境。
但“鍾家大兒”鬥誌還是非常頑強的,畢竟都40歲的人了,再不努力真要連老婆都娶不上,打一輩子的光棍,那就太讓親戚朋友們看笑話了。
他又鼓搗起做“酸料”的批發生意了。
畢竟他熟練開車,又因為要“躲債”,把自己在“二線城市”報社內的“戶口”,遷回到了老家的小山村去了。回到農村叔叔家,也有大把的空地,可供他搞各式各樣的“酸料”。
“酸料”這些東東,本來就不貴,要“薄利多銷”方能賺大錢。
因此,在農村那兒醃製的“酸料”數量,那真是非常驚人的。整個老家的大地坪,都擺滿了水缸那麽大的一缸缸的“酸料”。
隻要市麵上好賣的“酸料”,“鍾家大兒”都不怕辛苦去醃製,長期搞這一行,幾乎讓他身上都“染上”一股子酸味。怎麽洗都洗不掉的那種感覺。
不過,也正靠著這種看似每斤沒有多少“利潤”的“酸料”,“鍾家大兒”也解決了日常開銷的來源問題。
甚至,還能慢慢開始償還他的欠債了。
一句話,做“酸料”批發生意,還是可以賺到一些錢的。隻要他肯吃苦,不怕“丟人”,到處走街竄巷的去各個地方的“酸料”門店,跟對方建立起聯係,既送貨上門,又每種“酸料”的價格都要比從別處“進貨”,便宜上那麽一些。
就是靠著這個“物美價廉”的優勢,“鍾家大兒”也慢慢的培育出了屬於他自己的“市場”了。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能稍稍的緩過一口氣來。可以開始真正去“落實”他的人生大事了。
也就是說是,“鍾家大兒”在他40歲的“不惑之年”到來之時,終於準備要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