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敵萬
“阮家兄弟仗義相助,張三在此先謝過了。”張三朝著阮氏三雄拱手道謝。
此時的張三,好不狼狽,頭上的四方巾早已歪在了一邊,身上的綾羅綢緞,劃開了一個個口子,那價值十幾貫錢的玉佩,更是不知掉到了何處。
阮小五解下了鱷魚抓,擺擺手道:“不用多謝,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錢還是一文不能少的。”
“五郎,莫要說胡話。”阮小二回頭朝張三道:“張三哥,無須多禮,吾等兄弟隻是恰逢其會。”
“二哥,錢不要啦?”阮小七咋咋呼呼道。
“七郎!”阮小二橫眉怒視。
“定不少了諸位好漢,半文錢!”
張三見狀,催促那店裏的夥計,趕緊把錢箱子給抬了過來。
“張三哥,錢給多了!”
阮小二看看那錢箱子裏,約莫兩百多貫錢,皺眉道。
阮小二兄弟幾個是窮,可也不是趁火打劫之輩,張三此舉,莫不是再羞辱他們兄弟?
“我擔心梁山其他兩處酒店,也會受到襲擊,張三本領低微,當不得大事,特請阮氏三雄助拳!”
張三深深作揖拜道。
阮氏三雄互相看了幾眼,默默點頭。
“張三哥請起,這忙我們兄弟幫了!”
“多謝!阮氏三雄高義!”
張三得阮氏三雄想助,馬上點起船隻,領人便直奔朱貴酒店而去。
倒不是張三不顧與李四多年的情義,隻是救人如救火,朱貴處離的更近,隻得如此。
舟如離弦之箭,飛快得朝前駛去,張三猶嫌不快,隻是一個勁的催促夥計快行。
約莫行了片刻,張三便看到前方密密麻麻,幾十條小舟行來。
最前的小舟上,領頭那人腦門錚亮,脖子上一串鬥大佛珠,隨風嘩啦啦作響,手提六十二斤月牙方便鏟,身負兩把戒刀。
張三見了心中歡喜,這不正是他那“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的師傅?
張三催促夥計,將船靠上前去,驚喜道:“師傅,你怎麽到了這裏?”
“見你店中火起,總鏢頭令我領著呼延灼、韓常勝、彭三眼過來瞧瞧。”魯智深摸摸錚亮的光頭,疑惑道:“張三,你不在店裏救火,怎麽來了這裏?”
“師傅,祝家莊祝彪來犯,我險些就送了性命,見不到你了。”張三哭訴道。
“豈有此理,小小祝家莊,也敢來撩我梁山虎須,祝彪在哪裏,看灑家不打他三百禪杖!”
魯智深暴怒,這些年,在江湖上,梁山闖出了偌大威名,竟然還有宵小,敢來太歲頭上動土?
“師傅,祝彪已經被三位好漢打跑了,我們還是趕緊去其他兩處酒店看看吧,祝家莊來的都是好手,李四也不知道擋不擋得住!”
“三位好漢,救了灑家徒弟,大恩不言謝,梁山必有厚報!”魯智深衝阮氏三雄抱拳謝道。
“不敢,不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爾。”阮氏三雄亦是久聞花和尚魯智深的大名,當下不敢托大,口中連稱不敢,也是恭敬還禮。
魯智深和阮氏三雄客氣了一番,也不矯情,直接下令道:“小的們,調轉船頭,總鏢頭親自去朱貴那裏了,咱們救李四去!”
魯智深領著一行人,浩浩蕩蕩徑直去救援李四,而此時張平安也到了朱貴的酒店外。
朱貴的酒店燃起了熊熊大火。
店外,五十幾條漢子正圍著朱貴酒店。
一條大漢,赤著雙腳,手提兩柄魚叉,死守著店門,口中大呼酣戰。
那漢子把兩柄魚叉,舞成兩團光球,隻嚇得店外五十幾條漢子不敢上前。
店裏,朱貴手持一張鵲畫弓,瞄著誰敢過來,便一箭射過去,雙方互有顧忌,一時間倒是僵持住了。
五十幾條漢子想上前,卻又打不過那守門的大漢,更怕挨了朱貴冷箭,隻敢咋咋呼呼的圍著酒店,胡亂四處放起火來。
眾人相持了一陣,店外的漢子們,但見得水上張平安船到,發一聲喊,“風緊扯呼”,便都散了。
未等船停穩,張平安三步並作兩步,直接躍下船來,摘下神臂弓,雙手猛然發力,那本是需踩著腳,借助腰力上弦的神臂弓,竟是被他雙手生生拉了開來。
張平安瞄也不瞄,自接一箭射了過去。
“嘣”……
弓弦響動,伴隨著一聲慘叫,那逃跑的人群中,一人已然中箭倒地。
旁邊的同伴見狀,還待攙扶,怎料又是一箭閃電般襲來,再中一人!
頓時,逃跑的人群,惶惶猶如驚弓之鳥,再也無人顧忌義氣二字,飛也似的做鳥獸散了。
張平安看看距離,那些人已是跑出了三百步開外,也就放下了神臂弓,揮手道:“去,把那兩個活口捉回來!”
張小七、張小八哥倆聞聲飛奔而去。
張平安收起神臂弓,衝守門的大漢抱拳道:“多謝好漢相助,不知高姓大名,梁山張平安必不忘好漢的恩情。”
那漢子不敢怠慢,忙回道:“下張村,張榮見過山君。”
“莫非閣下就是人稱張敵萬的張榮?”張平安動容道。
張榮不好意思摸著頭,訕笑道:“都是鄉民無知,山君當麵,張榮哪敢自稱稱無敵。”
不說其他,便是張平安三百步外,百發百中的本事,張榮就佩服的很,若是交手,張榮可擋不住這一箭。
在張平安說話的當口,朱貴已是安排好人手,分頭救治山寨弟兄,撲滅了店裏的大火。
“總鏢頭,朱貴有負所托,沒有守好酒店,任憑寨主責罰!”
朱貴慚愧,主動請罪。
“朱兄弟,莫要自責,敵眾我寡,怨不得兄弟。所幸山上弟兄沒有傷到亡的,區區酒店燒了,又算得了什麽。”
“總鏢頭,今日之事,還是多虧了張榮兄弟仗義出手,否則我等性命難保。”
朱貴滿懷感激的再次謝過了張榮。
隻唬得這水泊中的漢子,連連擺手,隻道小事爾。
“張榮兄弟太過謙虛,不如去我寨中,讓我等略盡地主之誼,以表心意。”
張平安看得分明,這張榮便是個老實巴交的實誠漢子,不由分說,留下人處理善後事宜,硬拉著張榮便上了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