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將軍又頭痛(2)
第620章將軍又頭痛(2)
兩位將軍看到此處,目瞪口呆,張子奇利用地勢上的優勢,網開一麵,讓困獸之鬥敵人逃了出來,然後留給敵人逃亡之咱隻能是向著二萬人馬的設伏之地而去,這個地方就是為他們準備的最後的墳墓。
雖然逃出的敵人依照張子奇注明的有四萬之眾,但是這些敵人如喪家之犬,人困馬乏,進入了伏擊圈,碰到了生龍活虎,如狼似虎的生力軍麵前,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砍瓜切菜,一場沒有懸念的毒殺會發生在此地。
兩位將軍心情突然變得非常的沉重,這樣完美的作戰要義,能否實現呢,這需要多少個湊巧呢,就說這樣的地點也是很難找的,僅憑這張地圖,就能想象出如此完美的計劃,這不等同於閉門造車嗎?
古時候有位將軍因為紙上談兵而出了名,張子奇地圖上的作業如此的優秀,如果到了真實的地形麵前,也許就是繡花的枕頭,突有外表啊!
李雲息將軍道:“這個要義太完美了,反而引起了我的懷疑,能否真正的實現得了,還真有問題。”
張勇將軍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大將軍的說法,也許真的是張子奇的紙上談兵。
李雲息將軍道:“不行,不行,我得親自去地圖上的這個地方看看去,實際去看看,你心呢張將軍,要不被這小子蒙混過去,那帝國的兵馬就慘了。”
“好,大將軍去,我也去,到這個地方跑一趟,看看這小子真的是實地看過,還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這個戰場,地圖也是不可信的!”
兩位將軍商議好之後,喬裝打扮,裝成商人模樣,帶上一些隨從,就出發了。在地圖上的做業之處,離帝國的蜂腰之地也並不遠,粗略地算了一下,大概有二天的路程。
兩位將軍喬裝的是放牧人,趕上羊,慢慢地向張子奇圖上所示的戰場走去。
李雲息在此地經略了多少年,這裏的山川,海流都在將軍的胸中成畫,都印記在心,但是麵對張子奇如此神奇的作戰要義,將軍不得不去實地看看這裏的地形,是不是如張子奇所畫的那樣有真實的地形,還是隻是在紙上想像出來的作戰要義,如果真如紙上談兵,則是害人害已,當然將軍也知道,倘若盲目實施這個計劃要義,如果所有的僅限於紙上的完美,和實際地形不符合,後果是怎樣……想到後果,將軍禁不住不寒而栗。
所以李雲息將軍想好了親自驗證一下這個作戰要義,有兩個目的,實際考察一下這個作戰要交的可行性,順便看一看帝國蜂腰之地的匈奴人的情況,以及再一次查看這裏的地形。
當然,這樣的工作對於兩位老將軍來說,已經非常地辛苦,這種事兩位將軍已經很久沒有做過了,他們通常的作法就會安排其他人去做,他們坐等匯報就可以了,但是為了張子奇這個作戰要義,對於這位年輕的將軍的負責的態度,兩位將軍不得不親自走一趟,親自驗證這們作戰要義的可執行性。
如果看過地形之後,正如張子奇的要義上所畫所寫相同,兩位將軍的心就可以放了下來。而對於李雲息將軍來說,他最希望這個要義有成功的執行性,而且與這裏的地形高度吻合,將軍可以安心地把這裏的一切都交給張子奇,自己可以安心地安享晚年了,這是李雲息最想得到的結果,也是將軍最想要的結果。
李雲息,張勇兩位將軍,趕著羊進發了,一路上,這裏的山,這裏的路,這裏水,這裏的草……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將軍對於這裏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熱愛,因為不知有多少將士為了保護這片土地而流過血,失去了生命……這處土地來之不易的安寧,是成千千萬萬的將士用血與生命培育出來的,絕對不能將這種安寧,祥和任憑其打破。
在他的有生之年,要守住這份安靜,守住這分祥和,大將軍看著草綠羊肥的土地,暗暗地下了決心,但是他也要為他之後,選一位將軍繼續守衛著這份安寧,接替他做同樣的事,這也是李雲息交軍最後的心願,現在李雲息不辭辛勞,為的就是圓了這個心願,張子奇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李雲息,張勇將軍趕著羊群向目地走去,隨從遠遠地跟著。
張勇當然也欣賞著沿途的景色,原來這片土地是這樣的美麗啊。
“大將軍,您說趙充國,孟夏兩位大人現在做什麽呢?”張勇突然問道。
“嗯,趙充國是個人物,要是於張子奇兩人合作,保這片土地50年的安寧祥和,你信不信?”李雲息將軍大聲地說道。
張勇點點頭,這兩個人一文一武,珠聯璧合,肯定能造富一方。
李雲息將軍道:“趙充國是一人閏施政的高手,對於民生的治理確實有一套,而和子奇現在正在證明他是一位高明的武將,很可能是一位戰神,我突然有一種感覺,這個願望快要實現,哈哈……”將軍高興,大笑著。
“希望趙充國在大羌把事能辦好,能安全回來,我們給他慶功,當然還有孟夏。”張勇說道。
“但願吧,趙充國能安全回來,能安全回來。”李雲息將軍低聲說道。但是在危險的境地,能活著回來,也是不容易的事。
“唉,這件事真的不容易啊,原意外認識扶羌將軍之後,辦理其它事就容易多了,現在看來卻不然。”趙充國愁眉苦臉地說道。
自從趙充國將扶羌將軍引誘到飯莊之後,這位將軍吃飯照常吃,但是對於帝國的親近卻絲毫沒有進展,這位扶羌將軍好像還擔心著什麽,因此他變得猶豫不決,下不定決心,但是到底在擔心著什麽,趙充國總是搞不明白。
也許這位扶羌將軍擔心仍然是匈奴,擔心帝國守不住蜂腰地帶,貿然地親近帝國,而不顧匈奴,會帶來灰頂之災。
趙充國的猜想是否屬實,但是他還願意相信,這位扶羌將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敢過分地親近帝國,雖說這位扶羌交軍是支持和帝國搞好關係,但是仍然掌握著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