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伏淵潛龍> 122、愛的層次

122、愛的層次

  小才:解讀|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文件]

  小盧:你焦慮的根源,可能還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其實,那些忙著去實現目標的人,沒有太多時間困惑;那些不斷為夢想去付出行動的人,心裏會溢滿充實感。行動沒有早晚,隻有何時啟程。去行動,去努力,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秋實:愛的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要求的愛——嬰兒般的愛,不給就會生氣,就會哭,就會鬧。


  第二層次:交易的愛——你給我,我就給你,你不給、我也不給。


  第三層次:無條件的無私的愛——無論對方理不理,給不給,都無條件的去給予去付出。


  第四層次:也是最高境界的愛,成為愛的本身——你不再外索取或被愛。那怕有人傷害了你,你仍隻是愛。那是一份靈魂的召喚,包括愛傷害你的人,愛你的敵人。生命不是糾纏、煩惱,生命就是一場愛的覺醒與傳承。


  ……………………


  小才:宏觀|2020中國大趨勢分析。[文件]

  小才:洞見|如何破解“內卷”之局?[鏈接]

  小盧:這個世界上沒有白費的努力。也許有人會辜負你,但汗水不會。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你盡管踏實下來,一步一步往前走,何時抵達隻是時間問題。


  秋實:人間處處是春天

  人與人之間靠感覺相處,滋養的是心靈,吸引的是能量,而不是抱怨。


  一個健康心態好的人,所散發的能量都是給力的,心量越大,目光看得越遠。


  慈悲是一種真實能量,隨處可見,溫暖人間。友誼長久,永遠保鮮。


  ……………………


  小才:洞察|中國“新經濟”發展研究。[文件]

  小才:新經濟是“新職業”的“土壤”。[鏈接]

  小才:洞察|如何進行“係統思考”?[鏈接]

  小才:係統是由相關“要素”按照一定“結構”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其中:

  (1)結構決定功能;(2)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小才:關於“係統”的簡單定義:


  係統=要素+結構+功能+整體

  小盧:生活目標明確的人,每一天都朝著理想邁進一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人,忙忙碌碌卻不見成果。混日子固然輕鬆,但也意味著原地踏步。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一旦認準目標,就請風雨兼程義無反顧。


  秋實:教出樂觀的孩子


  樂觀不是虛空誇出來的,而是要經過一次次的征服,體驗到正麵情感的積累,逐漸去形成樂觀的解釋風格,這樣一層層地打造,孩子才會真正地樂觀自信。


  “我能行,我要努力”這句話很簡單,但如何能夠根植於孩子的內心,這就需要我們用樂觀的金字塔模型去逐層打造,找到樂觀孩子的培養路徑。


  1.讓孩子獨立思考,當他無法前進,請給予指導,不要給予答案。


  2.一旦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你就不能對他的解決方式過分苛求。


  3.人們對自己講的話,會決定自己的感受。


  4.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講的話,還吸收你講話的方式。


  5.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是自己先獲得拒絕悲觀的技能。


  6.讓孩子知道,“對自己講話”是完全正常的,並且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行為。


  7.思維是可證實且可改變的,孩子不必一定要相信進入腦中的第一個想法。


  ……………………


  小才:2021|中國宏觀經濟十大趨勢。[文件]

  小才:案例|“海航”背後的資本迷局。[鏈接]

  小盧:一個人,如果因眼前的迷茫困頓而一路垂頭喪氣,那他就會錯過清風、鮮花和許多值得欣喜的事物。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要想有所成就,就要經受得住考驗。遇到難題,保持好心態,踏踏實實做好該做的,驚喜或許就在前方等你。


  秋實:父母的肯定,是照亮孩子的光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每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自信心,最初都來源於父母。


  孩子從不到2歲開始,就會通過言行舉止觀察父母的反應,喜歡看父母表揚自己,哪怕是一個讚許的目光和笑容。對於父母讚許的事情,孩子也總是愛在他們麵前重複做。


  父母的肯定和欣賞,會給孩子信心和勇氣,讓他有足夠的底氣去探索這個世界,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愛著、關注著,自我價值感得到提升。


  ……………………


  小才:前瞻|駕馭不確定的全球形勢。[文件]

  小才:人物|社會企業家“張謇”啟示。[鏈接]

  小盧:人這輩子,有時春風得意,有時舉步維艱;有時一切順利,有時處處碰壁,可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該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淡然地麵對這一切。唯有如此,才能在處境突變時不會有失落和痛苦,才能笑對人生的起起落落。


  風雲:不同的學科應該通過研究、探討,提出一定時期內其研究對象的“最好的狀態”,然後再具體研究,通過怎樣的方式和方法達到這個“最好的形態”。


  秋實:包辦與依賴

  父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本來是方的,愣是被磨的沒有棱角,變成圓的,沒有了自己的主見。


  凡事聽命父母,一直被牽著鼻子走。等父母老了,孩子該聽誰的,到時候失去主心骨,以後的日子該怎麽過。


  有的大學生畢業找互聯網工作,還要問一下不會看郵件的父母的意見。有些孩子特別依賴父母,不喜歡自己動腦思考,背靠大樹好乘涼,反正一切由父母包辦,自己不會受委屈。可結果呢?

  ……………………


  小才:2020|城市互聯網移動化程度。[文件]

  小才:案例|華晨集團“破產”啟示錄。[鏈接]

  小盧:自律不是咬牙切齒的前進,而是把模棱兩可的三分鍾熱度變成一往無前的決心;把搖擺不定的“我願意”變成清晰的“我會完成”。雖然前進路上難免會感到疲憊,但是隻要心中還有著最真摯的熱忱,你終將抵達想去的遠方。


  秋實:投資認知


  信任別人首先是等同於信任自己。相信伴侶或者是孩子,首先修的是對自己的信任。


  用一秒鍾看到本質的人,和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認知資本”才是社會未來最大的資本。人的認知一旦得到突破,思維就會徹底打開,不僅可以看到一個更加透徹、真實的世界,還能一眼看到本質,瞬間抓到要點。


  好的認知更能駕馭生活,還可以輕而易舉的引領大眾。財富永遠都會流向最匹配它的人,就是那些“高認知”的人。


  未來最好的投資,就是對自己認知的投資。


  ……………………


  小才:“十四五”的世界與中國經濟。[文件]

  小才: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

  我命由我不由天。——張伯端《悟真》


  心元:我選修過這位老師的《貝多芬音樂賞析》。[鏈接]

  小才:職場|順勢而為,贏得先機。[鏈接]

  小盧: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難免遭遇挫折。有的人把挫折當作失敗,失去了進取的勇氣;有的人則告訴自己:“我不是失敗,隻是還沒有成功。”心中有目標,腳下有力量,把一個個挫折都跨過去,我們就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


  秋實:孩子為什麽脾氣大?


  孩子愛發脾氣、大喊大叫,其實都是家長沒有做好六件小事導致的。


  相信不少家長都頭疼過,自己孩子愛發脾氣、大喊大叫的問題。但是孩子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溫和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也大多溫和,脾氣暴躁的家長培養的孩子也大多暴躁。家長們想一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出錯了?

  1、家長學會控製情緒。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情緒感染,也會模仿大人和大人學習。所以,如果家長們情緒很大,愛發脾氣,那麽孩子也會被影響。當孩子遇到不順心、討厭的事情時,也會采取發脾氣的方法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因此,如果孩子做錯了,家長們一定要先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不要在孩子麵前發脾氣。


  2、給孩子尊嚴。孩子也需要尊嚴,希望得到尊重,就算孩子犯錯了,家長也應給予孩子尊重。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逼迫孩子承認,不要喋喋不休抓住這個錯誤不放。要給孩子彌補錯誤的機會,給孩子尊重,不要以為小孩子是不需要麵子和尊嚴的。因為這樣不僅起不到家長想要的教育作用,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教孩子正確的宣泄情緒。如果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發脾氣,那麽家長可以先觀察,不要打擾孩子。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詢問原因,並哄哄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教教孩子如何正確的宣泄情緒,比如和家長們說說,發泄出來,找好朋友一起出去玩,玩喜歡的餓遊戲、看喜歡的電視節目等等。讓孩子學會遠離負麵情緒。


  4、別打罵孩子。如果孩子發脾氣,家長選擇打罵孩子來製止,那麽孩子會對家長有抵觸心理,或者感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而沒有安全感。更甚者,孩子有樣學樣,也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5、用笑容感染孩子。心情是會互相感染的,孩子發脾氣,暴躁的不得了,家長們可以選擇笑臉相迎,孩子看到微笑著的父母心情也會平複一些。微笑永遠是最有魔力的表情。


  6、學會溝通。家長們要懂得溝通,用語言來化解孩子的壞脾氣,尤其是孩子發完脾氣後,不要“冷處理”孩子,而是主動的迎上去。


  ……………………


  小才:前瞻|自然、商業與人類未來。[文件]

  小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小才: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


  小才:多了解一點經濟、教育、職場等方麵的知識,無論是對於個人發展、子女教育,還是自主創業,都有莫大的益處。


  小盧:精神繃得太緊,就容易急躁。嚐試給自己一份鬆弛的柔軟,對暫時不順心的事,抱以理解與包容,你會發現,你與他人之間多了幾分親和,與周圍的世界也多了幾分契合,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秋實:迎接美好


  美好的清晨,想像自己含一顆糖,然後輕輕地告訴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是甜的哦!


  讓我們帶著這份甜甜的感覺來開啟美好的一天吧。成年人的歡喜,都是自己給的。每個人人生的樣子,都是自己創造的。若要如何,全憑自己!


  親愛的,漫漫人生,我們都是自己的擺渡人,持續學習持續成長,每天遇見新的你,然後溫情地告訴自己,人生短暫不留遺憾,加油哦朋友們!

  ……………………


  小才:重磅|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文件]

  小才:洞察|迎接數字化時代的挑戰。[鏈接]

  小盧:無懼困難的人,往往看起來自信滿滿,臉上掛著一抹暖暖的微笑。他們並非生活上事事如意,隻是明白,能擊敗苦難的永遠是樂觀與微笑。新的一天,願你更加自信從容地麵對生活。


  秋實:謙德


  《了凡四訓》中提到丁敬宇“受侮不答、聞謗不辯”,蘇東坡寫詩“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生活、工作中常有受委屈、不被理解、不被肯定的時候。想在此時不生氣、不怨人、不糾結,就要有足夠的謙德。


  1.內心強大而不是要強。內心強大的人不與他人計較。


  2.每日所做,盡心盡力,沒有瑕疵。小人使壞也不必擔心。


  3.他人擔負惡名,成就我們成長。要感恩才是。


  4.得理不饒人,易換來對方的得理不饒人。


  5.不寬恕人,如同下地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此類謙德在接受的時候,難度係數很高,心坎高,一時過不去很正常。但是,跨過之後,必受益。


  ……………………


  小才:2020|“新健康”消費趨勢報告。[文件]

  小盧: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沒有誰生來完美。有缺憾不足,證明有可改之處,也就有了進步空間。盡力發揮長處,不斷完善短處。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終將成就大不同。


  秋實:能帶來正能量的5個好習慣

  1、麵帶笑容,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壞,也讓人願意接近,在自己周圍形成一片友好的氣場。


  2、言語溫文有禮,讓人心生好感,產生投桃報李的效果。


  3、不浪費,是對萬物的尊重,心存感激的人,運氣不會差。


  4、善待親人,尤其是父母,自有善報。


  5、助人為樂,善念一生,好運隨來。


  朋友們早晨好,吉祥美好的一天從微笑開始!


  ……………………


  小才:前瞻|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文件]

  小才:人物|用心靈跳舞的譚元元。


  小才:譚元元舞蹈《梁祝》。[視頻]

  小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小盧:人生總會遇到一些迷茫彷徨的節點,但歲月不會憑空給你驚喜。沒有誰的經驗能全盤指導你的人生,你才是自己的過來人。勇敢去嚐試,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在增加麵對這世界的底氣。努力這件事,值得你去堅持一輩子。


  秋實:叛逆


  孩子叛逆,是不願失控的父母,和渴望獨立的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


  叛逆的誤區,是父母從自身想當然的經驗出發,以屏蔽危險的方式,阻擋了孩子體驗人生的可能。


  但父母們偏偏忘記了,孩子的成長,不來自父母的說教,恰來自自己的經曆、體悟和由此帶來的行動及自我改變。


  所以,緩解叛逆的最好辦法,不是當一個大包大攬,什麽都替孩子做主的父母,也不是當一個甩手掌櫃,任孩子自己瞎撲騰,而是當一個麥田的守望者,在“管”與“不管”之間守望。


  遠遠看著,在孩子需要時,你伸出一雙溫暖而有力的大手,告訴孩子:“你不必複製父母的人生,但你值得用自己的汗水,澆灌出一塊不一樣的麥田。”


  ……………………


  小才:洞察|關於“大服務業”的認識。[文件]

  小盧:真正的失敗,是你決定放棄的那一刻。一次次的拖延與懊悔,虛度的是光陰,浪費的是生命。每個人都渴望進步,可實現夢想少不了吃苦和付出。這世上沒有平白無故的成功,也沒有憑空而起的樓閣。人生最好的時光,永遠是現在。


  秋實:因材施教


  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背景環境不同、生理基礎不一樣,從而形成的個性也會存在許多差異。


  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個體的差異性;尤其在家庭教育中,作為家長,更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優點所在,從而因材施教。


  ……………………


  誌剛:成年人的持續學習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一)


  你得知道,當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人類文明已經存在了數千年!


  這數千年裏麵出現過許多英明神武智力超群的人們,已經對這個世界的各個角度進行過研究思考和實踐。


  同理,當你到某家機構去負責一些具體的事情和任務的時候,這樣的活動或者任務已經被做過很多次了,你的前輩們可能摔過很多跟頭才做到現在的水平,積累成模板、流程和製度規定以及他們頭腦裏的敏感、警惕和直覺。


  如果不是實在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你應該知道這麽多的前輩們、上千年的思考和實踐,一定有許多東西值得你去借鑒。


  而在你真正有所創見之前,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先去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用過的方法犯過的錯誤進過的大坑,如果你不去做這個,而是想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搞定,那就尷尬了:

  因為你認為的大部分創新和值得自豪的地方,都已經有人做過而且比你做得還好。


  這個借鑒,就是學習。


  ……………………


  (二)


  按照認識論的觀點,人類的知識都來自於實踐。


  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 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 事實上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 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識。這些知識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經驗的東西。


  任何追求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愛學習並擅長學習的,他基於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去持續不斷的學習、實踐和思考。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

  “我所認識的、在漫長的生活歲月中能夠保持效能的所有人,幾乎都和我一樣在不斷地學習。無論是企業主管還是學者,無論是軍隊的高級將領還是一流的醫生,無論是教師還是藝術家,無一不是如此。”


  在日常的觀察中我們也發現,無論哪個領域的卓越者,即便是我們傳統上認為起點比較低的人(基礎學曆低,例如許多企業家是小學、中學畢業而沒有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在他們後來的實踐中通過跟人學習、在幹活中摸爬滾打等方式,都養成了對於知識的敏感度和極強的學習動力,並形成適合自我的獲取知識的方法。


  (三)


  基於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這些各個領域的高手們,積累了自己所在領域海量的知識(數量),當你與他們交流時會發現你知道的他們大都知道,你最近剛學習到的覺得很時髦的知識,可能他們十年前就了然於胸,可怕的是還有許多“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對於他們就是常識(這也許就是常說的認知上的差異)。


  他們對於知識掌握的深度要遠遠超過普通人(深度):不僅僅知道是什麽,而且明白如何去做、解決什麽場景下的問題、並且知道為什麽要用這些知識。雖然掌握的內容很多,但他們的大腦裏麵卻清爽無比,因為他們平時記憶的隻是結構和高階的概念,遇到問題時他們可以從上到下的快速定位去查找。


  更可怕的是,他們還能快速學習新內容。因為他們有明確的知識獲取目標,所以他們的敏感性很高,當遇到自己不懂而且又需要的知識時,他們行動力超強,很快可以利用自己高超的學習能力轉化成自己的。同樣看到碎片化的內容,因為他們具備了成熟的知識結構和體係,可以快速吸收。


  (四)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如果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強悍的學習能力是基礎條件:對於現代人而言,如果沒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任何領域超越他人的。


  當然,僅僅學習能力強並不一定能成為專家,因為成為專家還涉及到其他因素,譬如實踐機會、思維方式方法等。但起碼可以讓你超越社會上90%以上的人。因為大部分人其實是不學習的,即便在那些所謂“愛學習”的人中間,大部分也因為不得法而令自己的學習無效。


  那如何真正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呢?

  在講這個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當前環境下職場人學習的2個變化。


  (五)


  變化1:知識資源和來源渠道不是問題,對學習內容要求變高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有許多聰明的中國人因為缺乏接觸到知識(書籍、教育機會)的機會,而無法學習。


  那個年代,知識的載體主要是書本和學校教育,但當時書籍極端短缺,教育機會也很少,所以有許多人即便有很好的天賦但從小沒有機會去讀書、沒有機會去讀中學、大學。


  1983年全國大學的錄取率是23%(當時許多地方還有預選,並不是每個高中生都可以參加高考),而2013年的錄取率是76%,當時的年代又沒有互聯網,有多少青年即便是想學習,因為沒有資源和渠道而不知道在哪裏學?


  今天,互聯網環境下的知識資源和渠道的過剩大家都有感觸,如果你願意可以在網上聽全球最知名大學的課程,既有視頻又有作業;你可以用互聯網的方式請教各個領域的專家,他們還願意共享自己的知識出來。


  傳統的教育愛講陳述性和概念性知識,譬如“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考試的時候就考這個“1840”,這是一個事實。還有“牛頓第二定律是指xxxx”是一個概念和定律,當年需要記牢,因為考試的時候要考。但現在有了互聯網後,你記不住也沒關係,查一下就行(基礎知識需要記憶這個沒錯)。


  在這種狀況下,對於知識掌握的層次要求就變高了,僅僅記住很多陳述性和概念性的知識已經不行了,還要知道如何做、在什麽地方用,為什麽要用它等更高層次的知識。


  (六)


  變化2:會考試的人不一定代表會學習

  大部分人都是久經各類考試過來的,所以容易高估自己的學習能力,認為會考試就是會學習。


  但成年人的學習能力不等於學校的考試能力:所有的考試都有自己的範圍(教學大綱、目標),用來測量範圍內理解和掌握程度。


  成年人麵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當準備開始學習時,卻發現不知道“範圍”是什麽,即該學什麽、目標是什麽,加之互聯網造成的信息泛濫和知識充裕,對大部分被教育“喂養”出來從來沒有自己判斷而缺乏選擇能力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成了“我也愛學習,但不知道學什麽,那就什麽也不學了”,還有少部分的人,就“什麽都學”,造成許多原來“學習很好”的孩子也不會學習。


  (七)


  成年人的學習能力跟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說,知識需要管理。不學習不行,學習也不一定行。在當今的環境下,學習方向的選擇成為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你不知道學什麽,如果你不能多年聚焦於一個領域學習,你學多個領域的常識而無法在那怕一個細微領域達到一定的高度,這樣的學習就不會帶競爭優勢。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呢?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麵。


  (八)


  學什麽?

  第一個誤區是根本沒有方向,什麽都想學。舉個例子:

  一個學鋼鐵冶煉的女孩,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


  這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孩子,由於不喜歡做鋼鐵行業,加之是女生,在大學時同時讀了北京大學的一個法律專業的第二學位,畢業後找了一家很輕鬆的行業協會任職。


  但當時的協會其實沒有很多的法律方麵的工作,所以這個女孩的工作就比較輕鬆,她的許多同事都是喝茶購物消磨時光。但這個女孩子雖然工作本身沒有壓力,卻做到了一直堅持學習。


  當年《大長今》這部韓劇火的時候,她就報了一個韓語培訓班學習韓語。她也喜歡巴黎的浪漫,就學習法語,此外還學習了日語、西班牙語。眼界開闊了,就又跑到德國讀了一個國際貿易的碩士。


  二年後學成畢業再回到北京,找到一家做外貿的單位上班,薪水四千多塊錢,這個時候已經畢業八年了。


  為什麽這個愛學習的女孩,學了這麽多領域和門類,卻仍然沒有較高的競爭力?

  如果這個女孩在現在,估計一定是得到、樊登讀書會和混沌研習社的重度用戶。


  這背後是不知道自己該學什麽,沒有自己的專業,每個領域都是入門水平。


  我們一直認為,如果你上班很多年了,還不知道自己該看什麽書,需要那些讀書會去給你推薦,這無疑是很可怕的。


  第二個誤區是學的內容不對。


  知識一定是來自於實踐並被驗證過的內容,而許多人學的卻是所謂大咖大師們的個人感觸,不是這些內容沒有用,而是不適合初級用戶。


  按照探索、新手、勝任、高手和專家的順序,起碼要到勝任以上的人大致才能夠對這些內容具備評估和判斷的能力,否則的話永遠是頂禮膜拜、每次感覺都是醍醐灌頂,但因為你沒有一個領域的基礎結構,學多少這些都是碎片化的,弄一腦袋的雞毛也連接不成一隻雞。


  第三個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問題。


  新手在一個領域其實是不知道合理的結構是什麽的,這個需要實踐,幹活的時候發現自己需要就應該迅速去補充;需要貴人指引,高手告訴你應該學什麽;需要遍曆發現自己缺什麽。


  第四個是掌握學習一個領域、行業、企業、人、問題等的框架和模型。學習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學什麽,而一個複雜的問題一定是需要多個維度的內容,如果對這些維度沒有框架,那學習的時候就類似於盲人摸象,如果時間足夠並且你的運氣做夠好,到最後也許能夠拚出來,但誰知道呢?


  (九)


  怎麽學?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讀書、上課,但對於職場人來說,這些當然需要,但還有更重要的是要跟人去學習、在實踐中學習。


  對於成年人而言,這兩項學習的方式更加重要而且有效。


  你可以發現,那些真正NB的人一定是善於跟自己的同事、上司甚至社會上的陌生人學習(參加各種實體和虛擬的論壇、研討、社會化的軟件上等),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對於職場人而言,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是實踐!


  真正學會一個東西有兩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實踐。


  第一個階段是覺得自己大腦明白了(通過讀、聽或看等其他方式),但這個時候不是真的明白,需要在第二個階段去做出來,去真正實踐,做完以後能夠再提煉成經驗、教訓,將之前明白的道理賦予它情景,並能夠修正之前不合適的地方,最牛的是還可以進行套路化,然後能夠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說給別人聽,讓其他人明白。


  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探索、新手、勝任、高手和專家的分層中,不同層級的人最佳學習方式是不一樣的。


  層級越低的人越需要係統化的學習,譬如在新手期最好的學習方式應該是讀係統化、體係化的書籍和尋找更多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去網上四處遊蕩,碎片化獲取知識。


  這個時候你想跟人交流,人們也不願意去跟你溝通,因為你基本知識欠缺,可能很難交流。想想為什麽高手不願意跟你聊天?而層次高的人則需要閱讀更多相關領域的內容產生啟發和激發,便於創新和深度思考。


  (十)


  在具體學的時候,主要包括:


  (1)專家型學習:學習過程是一個建構的過程,將新輸入的知識與個人既有的知識進行關聯,使知識從點到塊到麵到體。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建立個人知識體係的過程,裏麵涉及到分類、概念能力等。頂尖高手的學習方法

  (2)遍曆:將前人在這個領域的知識結構都了解以便,通過這個過程查漏補缺,然後去真正完善自己所學到的。遍曆:高段位學習者達到頂尖水平的一種方法


  (3)基於項目的學習:在完成任務和項目的時候,去分析自己欠缺的,然後快速學習,學習結果直接在項目中驗證與使用,在結束項目後進行總結和提煉,以輸出帶動輸入,做完事情後能夠提升所學。


  在學習上的捷徑是要學會“用”互聯網而不是僅僅“看”互聯網,這是個人學習和成長的一個利器。


  但很不幸,我們發現大部分人其實是不會用的。


  (十一)


  個人成長到底有沒有捷徑?怎麽進行真正的學習?

  其實這個社會上,學習的方法已經足夠多了。


  但所有方法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真正去用,才知道到底有沒有效,而很多人人卻認為自己理解了學習方法就是完成學習了,這真是一個悲劇。


  我甚至認為,哪怕你任何方法都不會,隻要方向明確、有很多實踐的機會,真正下功夫去學,也會成為很厲害的人。


  下功夫不是頭腦一熱去讀幾本書、參加幾次交流就行的,而是需要持續性、需要數量的。堅持持續的閱讀、訓練、實踐、反思、總結,多年如一日。所有的學習並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閱讀和實踐。沒有一個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來的。


  但問題是,許多人是“理論上認為自己愛學習”,但實際上卻沒有行動,啥也沒做。


  (十二)

  結語

  如果你想要有星辰大海般的知識,首先要理解關於知識和學習的許多新特征,知道不僅僅要學是什麽,還要學如何做;知道不同層級人的學習方式是有差異的,知道個人感觸雖然看起來很爽,但卻沒什麽卵用。


  其次是你要有一個大的方向,控製你對於知識的貪欲,三年隻學一個內容,學到底為止。再次要知道如何去學,學習除了看書上課外更重要的是要去幹活、去交流,去轉化成自己的。


  最最重要的是,要去真的學:瞄準一處,竭盡全力,不眠不休。


  運氣時好時壞,但知識伴隨一生。這是德州撲克裏麵一句很著名的話。打牌都需要知識,人生何嚐不更是如此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