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伏淵潛龍> 47、教育競爭

47、教育競爭

  小健:加了很多群,看來看去還是咱們這個群好,議題很廣泛,講話都文明,政策水平高,還能學寫字!

  小芳:複製粘貼的嗎?嘴巴這麽甜!

  小峰:嗬嗬,我也好像在哪看過這句話。


  小健:寫文章就是要有真情實感,我對咱這群這就是啊!


  小芳:[A+]

  ……………………


  小海:[鏈接《曝海某區孩子的日常:頂配的娃,硬核的媽,背後真相戳心了》](文章見附錄)


  小芳: @小海——不敢打開看啊!海某區+孩子+媽媽+房子,這幾個關鍵詞,自動規避了。


  治平:這也太瘋狂了吧?這還有童年嗎?我作為小城學渣的家長,表示極度不理解!一個學習機器的人生,真的有快樂嗎?我嚴重懷疑這些家長有病!為啥搞得這麽極端呢?人生非得這麽惡性競爭嗎?這麽小的孩子不累死了?


  小芳:以前在河東時,會認同高考資源不公平,相信了很多年,直到看到別人都是怎樣培養孩子的。我不提了。


  昨天看一高中同學還在說:“如果全國一張卷,京城孩子被河東孩子分數暴擊。”氣得我直接把他微信刪了!


  小海:有一句話,基本上可以說清楚海某區家長的心思:“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瘋狂的青春期,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期。”


  小芳:@高治平——你不知道史家小學有多好,看了就會覺得值!我在史家小學斷斷續續泡了快一年時間,那才叫一個震撼!

  ……………………


  小海:這是一個幼教專家發的朋友圈:


  有時候,我會想,所謂的教育專家,在別人的教育選擇上,配發言嗎?你在別人眼裏,過得是多麽卑微。有豪車廣廈嗎?有錦衣玉食嗎?你憑什麽用你眼下的卑微生活告訴別人不要強迫孩子參與競爭?


  家長更喜歡聽那些不卑微的成功人士的育兒經,要奮鬥要戰鬥要搏鬥!占有了頂級教育資源,才有可能成功。


  大家不在一個頻道,甚至不在一個宇宙。教育專家們,對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不夠狠。感覺活得很舒展的,是脫口秀大會裏那個京城拆二代,有錢才是硬道理。


  ……………………


  小芳:我同事京城坐地戶,孩子一歲時賣了房,花700萬在史家小學片區買了老破小,改變決定跑外地做機構總去了,為了孩子寧願兩地分居!


  小海:我認識的這個幼教專家說:“對照了文中的海某區媽媽,我絕不苛責孩子了,首先是我做不到啊,沒錢投入,心不夠狠,對自己要求也不嚴格,再加上胸無大誌,缺乏為國育兒的精神境界,唉!我簡直就不配當媽啊!”


  深刻內疚了一下,太慚愧了!


  ……………………


  治平:我的人生觀跟這些人確實不在一個宇宙。我的想法是: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一輩子不管兩輩子的事。孩子混啥樣我才不管。等我臨死,吃光花淨,一分錢也不給孩子留。你沒本事要飯去活該!


  孩子能學成啥樣,完全順其自然。我在小城市認識的大款,文化層次高的不多。當然他們比大城市的人,都是小款了。


  不過我覺得錢混得太多,就是累贅。過分追求金錢地位的社會是病態的社會,由此催生了病態的教育。


  小芳:我相信代際的累積效應,每一輩人都要努力。


  治平:高層次的人,生活並不一定快樂,我覺得海某區那些父母累死累活的,純粹就是為孩子犧牲了人生的幸福。隻有當他們累出大病來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有多愚蠢!


  ……………………


  小芳:我特別喜歡我那個同事的狀態,人生每個階段都很努力。孩子三年級,她就開始每天陪孩子學英語,孩子四年級孩子學擊劍,孩子五年級,她開始學外語,練口語,孩子六年級那時我懷二寶,她幾次摸我的肚子,很真誠地祝福我。


  孩子小升初,他們一家直接去了加拿大,陪孩子度過了語言和生活轉換的困難期,自己也拚命學外語。第二年她還生了二寶。她是比我大五歲的糖尿病人,孕期每天走十公裏左右,怕血糖影響。


  現在她每天雖然不工作,但一直帶娃,陪大寶參加美國加拿大的擊劍比賽,自己也學擊劍參加業餘組比賽。還喜歡上了海邊石頭,像專家一樣地研究。


  這就是代際的累積作用。


  她的爸爸媽媽年輕時來京。她從小在京城長大,孩子小學上了中關村三小,然後又過跟一般人不一樣的生活。


  我們這代人都是剛爬出窩,但我們努力,孩子的起點會高一點,即使不顯著,但代代下來都有點起色。


  不要相信別人不快樂,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常態下都是快樂的。


  這個同事比我大五歲,體力保持得好多了。她老公還是馬拉鬆愛好者,到處跑馬拉鬆。不評價愛好,但這個自律也是值得佩服的。


  我昨天還跟我老公說,人要時常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是個好爸爸(媽媽)嗎?

  我是個好老公(妻子)嗎?

  我是孩子的榜樣嗎?


  然後就知道自己哪裏有不足,哪裏需努力了。


  ……………………


  小芳:用手機打這麽多字,最近不常見。有感而發,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小麗:社會在製造焦慮。


  治平:讓他們傻兮兮樂嗬嗬地充當人類進化的階梯吧!我隻抓住自己的眼前的快樂。我絕不為孩子犧牲。我就是徹底自私的小人物。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小芳:唉!為你的孩子無奈!


  治平:我絕不逼孩子學習。即使他現在選擇退學,我也支持。我不為這個社會培養別人榮耀的墊腳石。


  治平:楚王請莊子做相,莊子持竿不顧。試想,莊子會給他孩子報那麽多興趣班嗎?

  小麗:占據最優勢資源的永遠是少數。無論怎麽拚命,總有人擁有更好資源。我倒覺得,如何讓更多人享受到好資源,才是健康社會應該考慮的。


  ……………………


  小芳:資源永遠不會平衡,隻會隨著社會發展,資源量大了,普通人獲得的更多一些。


  小麗:那些占據優勢資源的人,隻想著自己怎麽搶占好資源,並沒想到,資源,隻有更好,沒有最好。其實他們是很累很累的。


  小芳:不扯了,反正我不是海某區家長,我家孩子也沒上名校。我隻是理解。


  小麗:社會越發達,差距隻能更大。


  ……………………


  小芳:馬太效應理解下,資源隻會向更多的人傾斜,比如當老師也會有體會,學生榮譽獲得多的孩子以後獲得榮譽更容易。這就是馬太效應。


  治平:畸形的社會氛圍,才會有這種畸形的教育。我甚至想說,海某區的教育,簡直不是教育,而是摧殘!這是對祖國花朵的粗暴摧殘,是最典型的揠苗助長!

  小芳:不扯了,咱倆不在一個頻道,而且我不喜歡一個不負責任隻顧自己的男人。


  小麗:唉,焦慮啊!加油吧!


  小芳:每個人隻取一瓢飲,做好自己的選擇即可。自己的孩子是普娃,自己是普通人,自己擁有的資源很普通,做好自己的安排就可以了。不用焦慮,也不用憤世嫉俗。


  ……………………


  治平:@小芳——我是批判這種教育方式,沒針對你啊!


  鄭淵潔讓他兒子小學畢業就退學了。他不想讓孩子成為教育惡性競爭的犧牲品。


  我認為做好自己,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最好的負責任。


  前天跳樓自殺的14歲孩子,與畸形教育有沒有關係?


  小麗:@治平@小芳——百家爭鳴,各抒己見。聊聊天,挺好的。沒有對錯,隻有合不合適。社會本身就是金字塔結構。總有人追逐塔尖位置。


  ……………………


  治平:@小芳——早就知道你不喜歡啊!從來沒有一個女孩喜歡我這樣的怪人!


  小芳:前天跳樓自殺的14歲孩子,我在我的頭條上發表過我的觀點,跟教育畸形不畸形沒太大的牽扯。


  治平:史家小學這麽牛,也不過是大咖們常去罷了。它自己出了幾個大咖?

  小芳:唉,你去過嗎?臆測而已。不聊了。


  治平:我孤陋寡聞,正好可以請教一下啊!


  小芳:你見過史家小學原校長卓某嗎?見過現在校長王某嗎?所以不要聊了……


  治平:嗬嗬,京城人我就見過你這一個!

  小芳:我不是京城人,打住吧!

  ……………………


  治平:別不高興啊?開個玩笑而已,別惱了!


  小健:這個話題討論起來很紮心的,哪個家庭不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量力而行、因人而異罷了,各種觀點沒有對錯,有條件的還想更好,沒條件的或是埋頭努力,或是聽專家建議自我緩解焦慮。就像金庸小說一樣,總要給弱勢群體來點精神鴉*片,以便更安份地活著,都挺好。


  治平:嗬嗬,其實我說的是大實話。真不認識一個京城人,如果你不算的話。就好像南京人,我隻認識小健一樣啊!


  ……………………


  小洋:這房子好安,建議大家都買這種房子住!(視頻:一排排的小房子,鐵窗高牆,到處都是鐵欄杆阻擋)

  治平:這是啥房子?咋感覺怪怪的,不像平常居住的。


  小海:監獄。是吧?

  小洋:這是看守所,壞人在判刑之前,就關在這裏邊。外麵的那個是放風的。


  小峰:據我所知,精神病院也這樣。


  治平:嗬嗬,按小峰這麽說來,我覺得這房子最適合海某區那夥家長住!

  ……………………


  小才:老馬同誌曾說過一句話: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從宏觀層麵講,矛盾是一種客觀現象)


  《易經》也有類似的表述:


  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治平:小才搞得忒深奧,翻譯一下唄!


  小才:人生(人事),就是一種矛盾綜合體。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矛盾的碰撞中得以顯現。


  治平:還是太玄啊!就事論事,發表點看法吧!


  小才:存在即合理。——黑格爾

  治平:他這話是蒙人的。因為一切存在都會消亡。這樣說來,豈不是所有存在都是不合理的了?


  ……………………


  小才: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經》


  治平:這個太高深,不懂啊!可能他說的是元素吧?


  小才:最高深的學問是大乘佛學:緣起性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逢。


  治平:嗬嗬,不行了,受你刺激,抽空得看點佛經了!

  小才:建議先看“中觀學”和“唯識學”,也多看看釋迦牟尼的傳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治平:我怕看多了,遁入空門了,連孩子也不想要了,更別說給他報啥學習班了!


  ……………………


  小才:@高治平——你說的“遁入空門”,是偽佛教(偽佛學),假冒偽劣。大乘佛教倡導積極入世:普渡眾生。用主席的話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治平:嗬嗬,這麽說來,主席思想也跟釋迦牟尼一脈相承啊!


  小才:大道至簡,萬法歸一。


  治平:扯蛋通天,牛的一比!(撤回了此條消息)


  小洋:@小才——三教合流了!


  小才:中華文化就是“三位一體”!

  小洋:所有的道理隻有一句話:活著,活好,好好活!


  ……………………


  小才:風動,幡動,實乃“心動”。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治平:感覺小才不在大學當個哲學教授,嚴重屈才了!

  小才:興趣而已。


  治平:咱班牛人真多,榮幸之至啊!

  小峰:嚇得我都不敢說話了!


  小才:補充一句:人生在世,玩什麽遊戲,就得遵守其遊戲規則。沒有規則的遊戲,是不可持續的,很容易變成“獨角戲”。


  小麗:得了,都吃飯去吧!

  小才:像現任的某國總統,搞“雙標”,甚至“多標”,總有一天會GAME OVER的。


  小麗:風起雲湧,你來我往,此起彼伏,生生不息。唯有吃飯才是硬道理!


  小鵬:小才啊!


  治平:小鵬感歎的啥?說個半截話,好像正說著,被你老婆捂住嘴了!哈哈哈!


  小峰:@高治平——別瞎嘞!


  ……………………


  ——附錄:

  曝海某區孩子的日常:頂配的娃,硬核的媽,背後真相戳心了……(作者桑榆晚)


  (一)


  前段時間一個視頻火了,是一間舊房改造。


  在京城,一家三口,蝸居在隻有10平米的老舊平房裏。


  10平米的家,睡覺是上下鋪,上廁所要去外麵的公廁,洗澡也要去公共浴室,兒子寫作業要在院子裏……


  等到設計師一年後回訪時,驚訝發現,他們又生二胎了。


  有網友忍不住在彈幕裏問:

  這家人是瘋了嗎?這樣的條件居然還敢生二胎?


  幹嘛不把房子賣了?就算偏一點,也能買個兩居室啊!

  去二三線城市買個大house住著,不行嗎?


  居住條件這麽普通,夫妻倆工作也不差,賣了換套房子,也是明智的。


  直到看到一個重要的信息……


  這套10平米小平房地處東羅圈胡同,視頻裏一閃而過了一個鏡頭。這……不是?

  這房子的對口學校,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史家胡同小學!(孩子的照片上寫著“史家胡同小學”)

  史家胡同小學,京城最有名的牛小之一。有多牛?


  它的學科成績也許不是排名第一的,但在這裏上學的孩子,眼界和視野絕對是頂配。頂配到什麽程度呢?


  史家小學的校慶在大會堂舉行,還有國外的副總統參觀;四年一屆的運動會,各路奧運冠軍到場助陣。


  史家小學的孩子,六一會跟姚明、濮存昕一起過;


  講授禮儀課,會邀請到《甄嬛傳》裏的溫太醫;


  希拉裏訪華時,接機獻花的兩個孩子都來自史家小學……


  在這樣的牛小,孩子是怎麽樣的呢?

  學習,毋庸置疑。


  一個孩子從史家小學升入一個也很不錯的初中後,驚訝發現,班上的同學,英語詞匯量竟然隻有3000。而她的詞匯量,夠英語六級。


  在這裏,孩子需要臨摹的生字(紅色),都是語文老師自己一筆一劃寫上去。每個孩子的作業本都是這樣。


  因為老師覺得,印刷體的文字,並不適合孩子手寫臨摹。


  一個研究過牛小的媽媽曾經說:這些孩子,普遍寫字都要好看些。


  知乎上還有人說,他們的校服都比別人美,審美想來都不一般。


  還有不止一位校友這樣回答:


  “即使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的學校也非常牛,但從來不提,隻會反複說自己是史家胡同小學畢業的。”


  很多從這樣“牛小”畢業的人都說,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時間管理能力,學習效率高,後勁兒非常大。


  而這些,也隻是京城一部分孩子的縮影。


  ……………………


  (二)


  海某區娃的日常。很早之前就有一個傳說。


  問:孩子4歲,英語詞匯量1500,夠嗎?

  答:美國夠了,海某區不夠。


  這個段子的原版答案是:“在中國肯定不夠”。


  但是,隻用了幾天時間,主角就從“中國”變成了“海某區”,然後瘋傳。


  為什麽是海某區?因為這裏是中國教育之巔。


  最豪華的師資、最頂尖的教學團隊、中國最好的大學、一雙手都數不過來的985和211……這裏都有。


  在海某區,課本知識、奧數、英語這些都隻是標配。真實的海某區孩子,恐怕比1500個英語單詞誇張多了。


  比如,他們的學習內容,從深度到廣度,從基礎學業到課外特長,一個不落;

  小學畢業要完成PET(PET:劍橋英語測試,詞匯量要求3500,相當於雅思4.0-5.0分);


  同樣是學課外英語,海某區孩子一年兩冊,速度是朝陽孩子的兩倍;

  不止文化課,數學思維、跆拳道、機器人、手工、圍棋,一樣都不落下。


  還記得《三十而已》裏,顧佳執意要讓孩子學馬術嗎?“聽說申請國外的名校,騎馬是加分項。”


  在海某區,很多父母的目標至少是清北。普通的彈琴、繪畫、唱歌、跳舞這些特長,已經不夠了。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都要排在最低端。


  在樂器類裏: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


  在運動類裏: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遊泳>跑步。


  有一個海某區媽媽說,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雞娃母親,她給孩子報了馬術、鋼琴、滑冰、大提琴、還有畫畫。


  問她為什麽覺得自己不合格,她說:給孩子報班,通常有三個目的:

  1. 為了拿證書,為以後的學業鋪路;


  2. 給孩子陶冶情操,緩解學習壓力;


  3. 讓孩子培養一門拿得出手的特長,未來也許用得上。


  而她讓孩子學的這麽雜,其實是無法真的培養出一門特長,也拿不了證書,隻是陶冶情操,所以根本談不上雞娃。


  有些人說,這樣對孩子來說,壓力太大,孩子不快樂,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實際上,大多數還真不是這樣。


  京城衛視2018年紀錄片《起跑線》中,記錄了幾個海某區娃的日常。


  一個7歲女孩,從2歲開始,就已經在上鋼琴班、朗誦班、聲樂班、舞蹈班……幾年,十多個興趣班,花費超過20萬。


  爸爸心疼孩子,說邏輯數學班,別再學了吧。


  女孩反倒不樂意,說自己對數學很感興趣。


  這樣的孩子,學得夠多了吧。


  媽媽說:我們不是多的,朋友家孩子學得更多。


  同樣,也是7歲的京城女孩,多米。她同時學習滑冰、鋼琴、古箏、舞蹈、奧數、英語、素描,七個興趣愛好班。


  媽媽勸多米:“太多了,你別學了。”


  多米卻回答:“不,我想學。”


  “你不可能擋她道。”媽媽很無奈。


  海某區娃,日常作息什麽樣?


  這是一個普通7歲娃的日常作息表。這樣精準的時間安排,雷打不動。(圖表略)

  之前有一位家長在網上說,看孩子太辛苦,想給剛上小學的孩子砍掉幾節課外班。


  孩子卻跑去和爺爺奶奶告狀,說媽媽為了省錢,不給我上課。


  不太存在什麽真正的“快樂教育”,學習本身也許就是快樂。


  ——這就是海某區娃的日常。


  ……………………


  (三)


  海某區娃背後,站的是海某區媽。


  海某區教育很拚,頂配的娃背後,站著的是全國最特殊的一群家長。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謀劃布局。


  比如之前朋友圈裏流傳的一位海某區“雞血家長”,出產房不到3小時,給大娃指導英語和奧數,給剛出生的二娃聽詩詞。


  前段時間改政策,為了趕上按片劃分學校的最後一波,1000萬一套的學區房,賣瘋了。


  中介深諳家長心理,一看父母舉棋不定,就說:“您這邊肯為孩子付出多少?”


  一句話直擊家長內心。家長說:“我買!”


  同事孩子,剛滿一歲。


  她老公說:你算算,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初中前,落一個京城戶口,需要做什麽?

  我同事,馬上開始算,算了一下午。


  最後,結論是:

  要先離婚,然後,城郊區買套房,再複婚,房子賣掉;再離婚,城裏買套房;再複婚……


  他們真的太有效率了,轉天就辦了離婚手續。


  從孩子不到一歲,精準算好了之後的每一步,且嚴格執行。


  發現京城戶口無望怎麽辦?

  身邊另一個媽,著急忙慌辦了天津戶口,上午離婚,下午買房,趕在孩子小升初前,把孩子轉了過去,自己不惜天天坐高鐵上下班。


  他們為什麽如此執著於雞娃?


  很簡單。


  這群最雞血的家長群,以985/211名校碩博為主,是全國各地來京城打拚並最終紮根的人。


  他們的思想高度統一:相信教育,相信高考能創造人生的奇跡。


  他們比任何地方的父母,都更了解讀書對一個人命運的改變。


  之前就有新聞,爺爺奶奶花上百萬給孫女補課。這錢花的,值不值?

  作為60年代畢業的本科生,這對爺爺奶奶太知道知識、教育是如何改變命運的了。他們的回答當然隻有一個字:值。


  作為讀書的紅利擁有者,海某區媽們自然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掉隊,拚盡全力,也要把孩子送進好學校。


  為孩子鋪平道路,用心良苦。


  ……………………


  (四)


  海某區家長,拚的是什麽?

  拚財力。


  據家長們說,以一年300個課時左右來算,一個孩子每年在課外培訓上,至少10多萬。花費上百萬,也不算稀罕。


  這些錢花出去,一定有效果?


  當然不一定。但是海某區家長對教育的投入,就四個字:豁得出去。


  一個海某區爸直言不諱問妻子:你來算算,孩子教育上,要花多少錢?我往死裏賺。


  他們的孩子,剛滿一周歲。


  之所以這麽拚,是相信教育的力量,是重視家庭的力量。


  家長拚時間,孩子拚努力。


  海某區家長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時間。


  這樣培養一個孩子,背後都有至少一個忙到炸裂的家長。


  家長忙,孩子自己也不會鬆勁兒。


  在人大附中裏,甚至還流傳著聽起來非常過分的順口溜:今天不努力,明天上隔壁。


  而這裏的隔壁,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普通孩子朝思暮想的雙一流高校。


  拚環境。


  那對一家三口蝸居10平米房子的父母,家裏不要衣櫃,隻要書櫃。每天就是看書,閱讀。


  還認識一個海某區媽媽,和爸爸、兩個娃一起,每天雷打不動,晚上8點—9點,一個小時,邊泡腳邊讀書。


  他們的二娃,今年才3歲。


  武亦姝的爸爸,下午4點半下班關機,在家讀書。


  家庭如此,學校如此,孩子耳濡目染,剩下的造化好壞,隻是一個概論問題。


  ……………………


  (五)


  其實,說了這麽多,並不代表所有的海某區孩子都理應優秀。


  在學生時代,一個人成功的主要標誌就是考試成績,這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但在培養孩子上,卻是父母的知識、財富、地位、性格、精力、運氣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有一句話,基本上可以說清楚海某區家長的心思:

  “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瘋狂的青春期,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期。”


  如果家長心生焦慮,那也大可不必。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徑,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賽道,不用羨慕別人的資源,也不必因為自身局限煩惱。


  總結一句話,看最好的別人,做更好的自己。


  ……………………


  網友留言精選:


  1、千城:上周末在海某區區一個商場裏做發禮物的兼職,看到一個目測三歲的小女孩,穿著海某區體校的校服,先在一家鋼琴店彈了首二級的鋼琴曲,又在兒童樂園展示了她良好的平衡力和運動技能……


  雖然我還未婚未育,但真的感受到了壓力!!男朋友京城人,在海某區某研究院讀研,我也住在海某區區,準備考研,而且即使考不上也大概率會一直在這裏工作。emmmm我學了八年畫畫,將來娃的美術班錢能省下,他爹書法好,這也省了,我學古代文學的,娃語文我應該還可以輔導一把,考研之後我還想學意大利語,嗯這個大概也可以順便教娃吧……啊等等我一個未婚少女為啥要想這些!!!我太難了啊!!!


  2、隨心所欲:優質的教育資源都在海某區!想不拚都難!因為你身邊的人都在拚!但是我並不看著他們(海某區)眼紅!不論在哪兒最好自己,給孩子幸福和快樂就好!不論怎麽學,孩子學會做一個好人就行,不一樣的人生,一樣的精彩!


  3、素年錦時:看完此文,之前還在猶豫的要不要給孩子報的兩個備選興趣班,果斷報吧!

  4、海蓉:看完我默默地流了一把汗~我孩子8歲問他想學什麽~他說沒有想好~每天就做完作業隻知道滿世界瘋跑玩~我有點開始擔心焦慮了……怎麽辦……


  5、snow:作為海某區媽媽,此貼太真實了,亞曆山大!


  6、等一朵花開的時間:我是四五線小縣城的家住農村,兒子幼兒園開始就學小提琴那時候整個幼兒園就他一個人學,鄉鎮沒有藝術學校,我們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到縣城學,上一年級就開始學書法,到三年級開始學編程,四年級開始就自己坐公交車去縣城上課了,現在初一是中學裏唯一一個會小提琴的,學習成績不算冒尖,文化課從來沒參加補習,小時候很羨慕其他同學最好作業可以玩,他卻還要練琴寫字,現在都是其他同學羨慕他,每次學校有舞台活動他都能亮相,好多女娃娃喜歡他,學一門藝術還是很有用的,目前看,起碼找女朋友不用愁了。


  7、Sparkfly:確實如此,一個好的學校,真的有一個高起點的未來。感覺又開了眼界,然後默默看看身邊的娃……


  8、幸福裏:所以“寒門再難出貴子”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報了三個興趣班,今年二年級,因興趣班時間衝突,剪掉了一個圍棋課,隻剩英語、街舞兩個興趣班了!孩子還想學吉他、鋼琴,畫畫書法,但是時間、精力、金錢跟不上農村孩子好難!感覺這樣對不住孩子了!


  9、方家有兒女:離海某區十萬八千裏的我,已收藏兩篇凱叔的雞娃文章,身邊沒有雞娃的,我就自己雞娃。


  10、董鶯鶯:我們也一直想著砍興趣班,但和小朋友(5歲)商量,一個都不肯砍,還要求加兩個……我表示你不累,我們好累……然後想想,你喜歡,就去學吧!


  11、陌忘微笑:看了看自己,看了看我娃,我覺得我跟海某區差著一個光年的距離,不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盡我最大努力來培養我的孩子,她能走到那一步就看她自己的能力到哪一步,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


  12、尚:感覺又刷新了認知,雖然在財力上,資源上,和他們不一樣;但是道理還是一樣,很不希望孩子這麽累,但是說真的,孩子現在不辛苦,怕長大了埋怨家長啊,怎麽我小時候你不讓我學什麽什麽,為什麽你那會兒不讓我好好學習啊,很無奈,但是也沒辦法,我們隻能去適應這種競爭,給孩子最好的。


  13、莫晗佳:我家寶寶兩歲十個月,四家線下早教班,5門課程,包括英語、數學、科學創造力、專注力、積木,另外在家還要每天學習語文和綜合訓練……身邊的很多人都覺得我太瘋狂,太誇張了,這麽搞沒必要。隻是我不想告訴他,我兒子已經跳級了,因為綜合能力強,已經跳到跟四周歲左右的孩子一起學習,並且他還是最出色的。


  14、樂:最近發現很多雞娃的文章,沒有天生的地域優勢,隻能後天靠努力彌補了,先雞自己再雞娃,父母才是孩子日常模仿的對象。


  15、上弦月:我隻想說,一所好學校太重要了。可是那是在城市,可以選擇。我們農村的孩子,是比都不敢比的。農村的孩子普遍家庭作業作業很多,每天下午5點半放學,然後就開始刷卷子,朗讀,背誦。作業全部完成也要10點了。趕緊睡覺。本來就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所以想要改變命運,就是將來考高分,考一所好大學。加油!

  16、晶晶:海某區的家長想砍掉1/N個興趣班孩子不同意,我這邊小心翼翼的想增加一個(僅有的一個)文化課外輔導班,孩子能給我拉出來一張河馬那麽長的臉,再加上一個仇恨的眼神……我一定是生了個“謝謝惠顧”!

  17、劉莉:搞清楚自己的位置比較好,盲目跟風,人財兩空。


  我這邊是一個四線小城市,經常遇到一些帝都回來度假的家長說興趣班就是玩唄!深聊才知道人家說的是,我們這裏的興趣班老師專業性太差,教的那些錯誤的動作會導致孩子無法更快更好。


  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你花再多的錢,不走出去,也就是本地水平。而且那些對孩子身體有害的錯誤動作,很多時候我這樣的家長也不懂,培訓機構把娃練廢了的,也不是沒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