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大學霸> 1595章 老鳥!

1595章 老鳥!

  華興科技集團公司自己在航空產業領域紮根多年,而且在海外各個國家經營,通過各種摔打磨練,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驗,已經變成了絕對的老鳥。


  在這個基礎上華興科技集團公司也是在對營運模式做出了創新,幫助國內這些內陸省份成立的航空公司和機場管理公司用各種技術手段來實現盈利,已經不僅僅隻是賣飛機產品這麽簡單了。


  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旗下的航空企業從開始的主機廠進化到現在的技術服務商差不多花了十來年的時間,現在正在憑借著自己在通信信息技術以及自己在航空產業上的多年數據積累開始幫助國內的航空公司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


  華興科技集團公司航空技術專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幫助航空公司用最短的決策時間來恢複航班的延誤和取消,提升旅客出行服務體驗。


  因為各種惡劣天氣等不可控因素,航空公司的航班被取消調整是常有的事情,而而航班恢複需要考慮飛機、航線、機組、旅客等諸多因素,決策難度大、效率低、耗時長,是困擾民航業的世界性難題,華興科技集團公司現在已經讓大量的數學家來為解決這些問題來提供各種算法模型來開發軟件係統。


  航空公司在應對這些不可控因素時決策不當或不及時,會給旅客出行帶來諸多不便,也影響到航企運行的安全、正常、服務和效益。


  而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旗下的航空企業也是利用總公司建立的各種數據平台及時獲得各種數據來支撐這套智能算法,幫助航空公司用最短的時間進行決策調度,甚至提前進行預測,功能十分強大。


  其實能做到這個地步還是得益於華興科技集團公司自己有各種遙測衛星,並且可以得到全國各地的氣象觀測站的數據,可以得到全國各地最新的天氣預測數據,並且打通了全國機場的氣象數據共享,並且也能從自己飛機產品上的氣象雷達設備上得到數據,這些數據讓華興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智能航班調度軟件係統具有極高的反應速度,依靠著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本身強大的算力在極短的時間裏麵就可以做出決策調整以及預測,並且幫助這些航空公司在最短的時間裏麵將這些信息發送到乘客的各種終端上麵。


  當然,華興科技集團公司也是讓數學家深入研究航油消耗的影響因素,估算各項因素變化對油耗的影響,建立智能算法絞盡腦汁地對燃油消耗進行精細化的管理。


  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很早就開始了大數據挖掘技術方麵的研發,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旗下的航空企業自然是要導入運用的,現在這方麵的技術研發不隻是一舉打破被歐美壟斷的局麵,而且有了更多的技術創新。


  這些技術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向來都是自己先用,等到技術成熟後再推廣給國內外的企業客戶。


  中原省和楚北省航空公司在華興科技集團公司的幫助下搞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升級,用各種技術手段來幫助這些航空公司來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省各種開支和實現營收業務的多樣化,實現常年的盈利。


  所以國內的航空公司這些年來也是陸續從華興科技集團公司采購各種各種設備係統和軟件係統,這些方麵的業務隻是很少為外界所得知而已。


  現在的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可以做到為國內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提供全套的產品技術服務,從公司營運到飛機產品以及機組人員培訓提供全都包含在裏麵,基本上不用這些剛成立的航空公司操什麽心,交付的飛機一到位就可以開始掙錢了。


  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在這方麵的技術實力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內陸省份的官府雖然急吼吼地組建航省屬航空公司,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是運營起來卻是老練得很,很快就能實現盈利。


  其實十年前兔子國內民航局直屬的航空公司還在跟地方上的航空公司爭利,這些國有的航空公司主要是依托帝都市金山市以及羊城市三大國際機場進行經營,嚴格控製支線飛機的經營範圍和經營區域,取消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重點旅遊城市以外的城市直飛三大機場的航線航班。


  當年為了避開這些政策,中華福克集團公司也是打了擦邊球,對引進的F100機型也是做了修改,將F100改到了幹線客機的行列,所以成立的中原省航空公司跟楚北省航空公司發展得比較順利。


  盛科航空科技公司成立後也是對引進到國內的飛機產品進行了修改,都是以100座以上幹線客機。


  當年民航局這麽做主要是為了兼並地方企業祭出來的殺招,雖然民航局沒有成功讓地方航企完全納入到自己的大規劃中來,但是國內的航企兼並重組在九年前算是完成了,不過這個政策差不多也將國內支線客機市場給套上了緊箍咒。


  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以打擦邊球的方式賣幹線飛機,避開了國內民航局對支線客機的各種管製,賣得還是相當好的。


  不過國有兩大國有航空公司工業集團公司就比較慘,研製的全都是100座以下的支線客機,在國內根本就沒有市場,後來自己旗下的航空公司隻得全都換成了F100以及F150和F200機型。


  中原省航空公司和楚北省航空公司為了發展還在多個城市的機場設立了分公司和派駐飛機,就是為了避開民航局的政策,總算是順利地發展起來了。


  之前商飛集團公司從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手裏接過支線客機的研製任務後在福克集團公司的幫助下順利地搞了出來,但是在國內還是賣得不好,民航局方麵為了自己的利益始終不放開支線客機的這個口子。


  商飛集團公司隻好跟著中華福克集團公司一起出海到海外尋找訂單。


  最後還是楊傑通過收購龐巴迪飛機業務的時候將D係列幹線客機轉手給了商飛集團,現在這款客機也是順利地進入了飛行測試階段,這款飛機也是商飛集團極為重視的一款飛機。


  因為中原省和楚北省大搞航空產業賺得盆滿缽滿,各省也是並且紛紛向中央要政策,逼著民航局將手中的權限下放到了各省,掀起了建設通用機場的熱潮,一大批航空公司紛紛出現。


  華興科技集團公司這個老鳥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幫助這些新成立的航空公司非常順利地開展業務,可以說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