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李承開炮
資本天然有派係。
早些年在香江,英資就分為怡和和匯豐兩大派係,彼此爭鬥不休。八十年代回歸定論,怡和撤走,匯豐做大,華資崛起。九七之後,英資全麵萎縮,華資的派係劃分,越來越明顯,最主流的為潮汕團體,長三角地區的江浙滬團體,以及越來越興旺的江門及順德團體。
汪慧中汪家源自皖省,可謂“四不靠”,看似誰也沒得罪,實則誰也不待見。
聽到愛德華茲的話,他的眼睛摸著下巴,也許這還真是一次不錯的機會,隻是,競爭對手貌似很強啊!華裔首富的兒子,嘖嘖,也不知江門的那幫人像不像威爾斯講述中那麽給力?
作為多年的好友,愛德華茲看出帕特裏克動心了,笑眯眯遞給他一杯咖啡,聳聳肩說道,“我給你的建議是,今明兩天去拜訪南豐的陳紗王,還有唐鶴千等紗幫老人,可能對於你有幫助。”
愛德華茲雖然是愛爾蘭人,可他對香江華資諸多派係深有研究。
他提到的兩人,一位是南豐集團的陳挺驊,寧波人,一位是南海紗廠的唐鶴千,無錫人。這兩位都是香江地區江浙滬資本的中堅力量。
長三角地區財團,在六七十年代,曾經占據香江紡織業的七成以上出口市場,著名企業有南海紗廠、麗新紗廠、南豐紡織等等,因而又有“紗幫”的稱呼。雖然紗幫資本在進入九十年代之後有所衰退,但是他們抱團很緊,又和國內關係密切,實力不容小覷。
如果江門資本和潮汕資本對立,那麽“紗幫”極有可能成為這次會長博弈的勝負手!
愛德華茲的建議,得到汪慧中的認可,兩人湊在一起商議著如何從這場博弈中拿到最大的利益。
…………
將淘氣小貝克送回家交給保姆後,李承轉身回公司。
王明喜送來一份發言稿——作為瀚唐半導體產業園的老板,李承受邀在明晚的聚會上發言,介紹他對香江科技產業轉型的看法。
李承翻看一遍後,眉頭微微皺起。
現任秘書王明喜,並非瀚唐體係的人,原本是饒老在香江中大辦公室的特別助理。可是在去年,饒老徹底辭去中大、浸信會大學的教學授課工作,隻保留港大一間辦公室,又恰逢李承缺秘書,便將他招攬到身邊擔綱行政助理。
王明喜的文字能力當然沒問題,隻是行文上顯得文縐縐。李承的本意是讓他準備一份有力度、深深刺激一下到場嘉賓的有關香江製造業空洞化的文稿,結果他寫出的內容,言辭過於敦厚。
算了,還是自己來吧。
該怎樣刺激這幫老爺們呢?李承手中轉動著圓珠筆沉思許久。
…………
7月5日晚,白加道十五號政務司官邸大廳。
一位位衣冠楚楚的嘉賓,端著酒杯,三五成群,或輕笑或嚴肅或皺眉或震驚或低語,目光都鎖定在演講台上的那位年輕人。
“……香江是有製造業基因的。我收集來的數據表明,從1950年到1970年的二十年中,香江GDP的年度複合增長10.5%,總出口額的年度複合增長7.7%,而本港製造的各種產品,出口額的年度複合增長高達15.1%,這些無不表明,香江的製造業在蓬勃發展……”
“讓我們銘記一個時間和一組數據。”
“那就是1970年!在這一年中,香江的工業占本地生產總值37.3%,其中製造業占比30.9%;出口額裏,本港製造產品占比從1950年的10%增加到69.6%。”
“可以這麽說,”台上的年輕人看看下麵的嘉賓,攤攤手笑道,“香江,隻用二十年,就變成了一個很有競爭力的輕工業城市!”
“但是!”他的麵孔變得嚴肅起來。
“遺憾的是,這是香江製造業及工業體係,最後的曆史高點!”
“此後,一路下滑!三十年後的今天,工業占本地生產總值8.13%,其中製造業占比9.4%,本港製造產品占比僅為16.11%。”
“香江的工業化之路,越走越窄!”
台上年輕人所列舉的數字,無疑是非常震撼。坐在台下的董特撐著下巴,沒想到李承今天的發言,放了這麽一炮!
陳方司長以及政務司、財政司等諸多要員,眼神閃爍。
他們不知道嗎?
肯定比李承還要清楚,隻是,知道又能怎樣?
資本的趨利性,不是他們所能改變的!香江政府從回歸的一開始就注定是個“小政府”,受港島各方資本鉗製太多,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悲劇”!
今天這位年輕人捅破之後,但願能引起部分人的反思。
更驚訝於李承發言的,是今天請來的那些資本大鱷和賢達們!
這家夥雖然沒有點名戳破香江製造業為什麽空心化,可是在場的哪一位不是精明透頂?
這不是典型的指桑罵槐,說大家急功近利嗎?
所以,現場有不少人,麵露“嗤笑”——讓你上去講兩句,你還真的把自己當成董特?
鹹吃蘿卜淡操心!
還有些人將目光轉向與四叔和彤叔,這兩位可以算得上與李承共同進退的,今天李承的話何嚐不是將他們倆也網羅進去?
四叔笑吟吟地看著台上,其實也有些驚訝。
在此之前,李承並沒有和他提及過這次發言,不過,他大抵能猜到李承的想法——當一個人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更偏向於追求社會責任以及“領袖影響”。
他正在朝這方向努力。
隻聽台上李承繼續說道,“香江的工業之火,始終未曾熄滅,我認為要感謝這三家。”
“蔣震先生的震雄注塑集團,在國際注塑行業中端市場,仍在倔強的往上爬。”
“汪鬆亮汪公創辦的德昌電機,不以利小微薄而舍棄,多年來專注本行注重研發,讓德昌電機成為國際電機行業第二梯隊的主力,從而向世界彰顯香江工業依舊還活著。”
“還有一家是黃子欣梁棪華合作創辦偉易達,雖然規模不算大,可畢竟在堅守香江的電子製造和遊戲機市場,沒有被歐美和東洋的產品全部吞噬。”
“正因為他們完全不在意香江人忽視他們的存在,依舊在堅定而微弱的閃爍著,才能夠為香江工業之火保留一絲希望。”
“如果港府希望聽到我的建議,那麽我會說,請各位賢達,還有港島市民,對這些生存不易的製造企業,投入更多一些的關注。”
台下響起一片掌聲,又見台上的年輕人笑笑壓壓手,“大家別急著鼓掌,今天受陳方司長邀請講幾句,那我就多講幾句,還沒說完。”
一陣哄堂大笑後,李承繼續說道,“接下來我要說的內容,與香江製造業未來發展有著很大關係,但同時又是很多香江人‘引以為豪’一點,那就是‘積極、不幹預政策’!”
台下頓時鴉雀無聲。
“積極、不幹預政策”是香江七八十年代,夏鼎基擔任財務司和政務司主官時,明確規定的政府對市場的原則與態度。一直以來,這條政策是“香江自由港”的標榜與見證。
而今天,台上這位年輕人,明顯要對這條政策“開炮”!
明天的媒體新聞版麵,估計都會是這位的發言!
四叔同時也替李承捏把汗,這小子,連開兩炮,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好在李承接下來的話,又讓他鬆口氣,總算還有些商場智慧。
“對於去年去世的夏鼎基爵士,我非常尊敬,也認同他當時提出的這一主張,在推動香江成為真正的國際貿易港、國際金融港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環境在變化,香江的區域功能也在發生變化,所以,相關的政策也應該有所調整。”
“在六七八十年代,香江在東亞及東南亞的整個區位中,它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貿易港。而今天,隨著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分流,全球貿易流通便利化,以及國內全麵開放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香江的貿易港定位,隻會被越來越削弱。”
“假如有一天,香江沒了全球貿易港的優勢地位,香江的經貿發展,動力在哪兒?”
李承停頓片刻,目光在台下掃過,有些人在低語有些人在沉思。
今天之所以說這些,他並沒有指望這番話就能改變這些資本擁有者的看法,從而改變香江的資本結構和產業態勢,這是不可能的。
說這麽多“場麵話”,當然也希望有人有所觸動,但他更主要的目的,還是“取其上而得其中”,將香江產業多元化、香江製造業必須實體化的輿論造起來,讓那些地產商不敢覬覦數碼園那片“旺地”,繼而更順利的推進“汪慧中擔綱數碼園會長”一事。
你當他中間突然提出三家企業,真的隻是為表揚?
“所以,香江產業必須多元化,香江的製造業必須實體化,香江的工業必須實施宏觀調控!”
“在這一點上,可以放開眼看看我們的鄰居,他們是最好的鏡子!”
“在人口數量和香港接近的新加坡政府,這些年一直在堅持實行和香江截然相反的‘積極、直接幹預’由政策,80年代初推進轉型,提出‘自動化、機械化、電腦化’生產,並‘建立起軟件發展中心和電腦製造中心’。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新加坡的產業結構,要遠遠比香江更合理,更有競爭力!”
“再看看近在咫尺的彎彎:八十年代初,政府製定“十年經濟發展計劃”,確定八個發展產業:能源、高科技工業、資訊、自動化、生物工程、電視技術、食品、醫藥,現如今,卓有成效!”
“在遠一點的韓城,同樣是八十年代,政府主導‘半導體工業扶持/育成/振興計劃’,1982年,三星建立半導體研究與開發實驗室,研發64K存儲器,從此奮起追趕東洋。”
“再回頭審視我們自己,八十年代人均GDP最高的香江,沒有商業界自發革新,更沒有政府和政策宏觀調控和積極幹預,讓絕佳的……從勞動密集型電子製造切入高附加值電子製造的機會,從香港身邊晃晃悠悠走過去!”
“所幸,今天有數碼園計劃,讓我們補上這一課!”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遲做勝過不做!”
“謝謝大家給我這個後輩,胡言亂語的機會!”
李承話音未落,董特從位置上站起,高舉雙手帶頭鼓掌——這番話,毫無疑問是他想說但是卻有礙於身份而不好明說的!
一時間,滿堂掌聲!
今晚過後,估計李承又要多個綽號——李大炮!